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09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通过将抗起球改性乳液、渗透剂、柔软剂加入至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将纱线浸没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之后将整理后的纱线烘焙,之后将烘焙后的纱线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该抗起球耐磨纱线;通过将纱线浸没于整理液中处理,整理液中具有抗起球改性乳液,抗起球改性乳液处理纱线后,由该纱线制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以及抗折性能,不易起球起毛与出现折皱,保证面料的美观性,同时抗起球改性乳液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膜,提高了纱线以及面料的耐磨性能,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解决纺织品起毛起球问题的方案很多,常见的方法有:1、纤维方面,选择不易起毛起球的纤维材料,例如:合成纤维通过降低纤维的强力或异形截面丝来提高涤纶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2、纺纱织造方面,综合考虑纤维的细度、长度、卷曲度等各项因素合理配棉,改善纺纱工艺,改变织物组织结构,相对提高紧密度等等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3、整理方面,纱线烧毛、生物抛光、树脂整理也可降低织物起毛起球,织物进行抗皱、硬挺、抗静电、防污、柔软平滑等整理,也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但现有的纱线本身具有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仍然不够好,纺织得到的面料仍然存在易于起毛起球,易于出现折皱,影响织物美观,限制面料发展;因此,亟需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抗起球改性乳液、渗透剂、柔软剂加入至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将纱线浸没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之后将整理后的纱线烘焙,之后将烘焙后的纱线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该抗起球耐磨纱线,解决了现有的纱线本身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仍然不够高,纺织得到的面料仍然存在易于起毛起球,易于出现折皱,影响织物美观,限制面料发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抗起球改性乳液、渗透剂、柔软剂加入至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步骤二:将纱线按照浴比为1:30-50浸没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轧余率控制为70-80%,之后将整理后的纱线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预烘3-5min,之后在温度为170-180℃的条件下烘焙2-3min,之后将烘焙后的纱线进行水洗3-5次,烘干后得到该抗起球耐磨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起球改性乳液的用量为80-150mL/L;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的用量为2g/L;所述柔软剂为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剂的用量为10mL/L。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起球改性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A1:将乙苯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冰盐浴降温至0℃,在搅拌速率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混酸,在温度为0-3℃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6h,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3h,在温度为10-1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产物中加入冰块将其降温,之后继续搅拌使冰块全部溶解,静置分液,收集有机相减压蒸馏,收集245-246℃的馏分,得到中间体1;反应原理如下:A2:将中间体1与催化剂加入到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鼓泡头的三口烧瓶中,在搅拌速率为100-3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从鼓泡头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氧气,升温至150℃引发反应,之后降温至128-132℃的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9h,之后将反应产物降温至0℃以下,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反应原理如下:A3:将中间体2、甲苯、三氟甲磺酸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冷凝回流管的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30-135℃的条件下冷凝回流40-5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将滤饼用煮沸的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3-5次,之后将滤饼加入至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75℃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中间体3;反应原理如下:A4:将无水乙醇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以及冷凝回流管的三口烧瓶中,之后将中间体3与催化剂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加热至回流,逐滴加入水合肼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2mL/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回流反应10-1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趁热过滤,将滤液静置冷却析出晶体,过滤,收集滤饼,得到中间体4;反应原理如下:A5:将三光气溶液加入至安装有磁力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冷凝回流管、温度计以及氮气导管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70-75℃,搅拌速率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对苯二胺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2mL/min,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20-125℃的条件下恒温反应3-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真空抽滤,将滤液在压力为53kPa,温度为95-105℃的条件下蒸馏去除氯苯,之后在压力为1.0-2.0kPa的条件下收集100-116℃的馏分,冷却结晶,得到中间体5;反应原理如下:A6:将中间体4、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冷凝回流管、温度计以及氮气导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加热至回流,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之后逐滴加入中间体5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滴/s,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2h,之后升温至85-95℃继续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体6,将中间体6降温至30℃以下,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继续升温至43-47℃继续反应60-80min,之后加入异丙醇并在搅拌速率为600-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0-20min,然后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搅拌40-50min,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乳化,得到该抗起球改性乳液。反应原理如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1中的所述混酸为质量分数为96%的硝酸与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按照质量比4:7的混合物,所述乙苯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1.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2中的所述催化剂为硬脂酸钴,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中间体1重量的1-5%,所述氧气的流速为35-50mL/min。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3中的所述中间体2、甲苯、三氟甲磺酸的用量比为25g:100mL:0.5-1mL。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4中的所述无水乙醇、中间体3、催化剂、水合肼溶液的用量比为100mL:10g:0.8-1g:20mL,所述催化剂为10%钯碳,所述水合肼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5中的所述三光气溶液为三光气溶解于氯苯形成的质量浓度为100g/L的溶液,所述对苯二胺溶液为对苯二胺溶解于氯苯形成的质量浓度为15g/L的溶液,所述三光气、对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6中的所述中间体4、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的用量比为1g:0.01-0.03g:20-30mL,所述中间体5溶液为中间体5按照1g:20-30mL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所形成的溶液,所述中间体4、中间体5的摩尔比为1:3;所述中间体6、硅烷偶联剂KH-550的摩尔比为1:1,所述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30%,所述中间体6、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2,所述异丙醇的加入量为中间体6重量的30%,所述抗起球改性乳液的固含量为3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抗起球改性乳液、渗透剂、柔软剂加入至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n步骤二:将纱线按照浴比为1:30-50浸没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轧余率控制为70-80%,之后将整理后的纱线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预烘3-5min,之后在温度为170-180℃的条件下烘焙2-3min,之后将烘焙后的纱线进行水洗3-5次,烘干后得到该抗起球耐磨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抗起球改性乳液、渗透剂、柔软剂加入至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整理液;
步骤二:将纱线按照浴比为1:30-50浸没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轧余率控制为70-80%,之后将整理后的纱线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预烘3-5min,之后在温度为170-180℃的条件下烘焙2-3min,之后将烘焙后的纱线进行水洗3-5次,烘干后得到该抗起球耐磨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起球改性乳液的用量为80-150mL/L;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的用量为2g/L;所述柔软剂为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剂的用量为10m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球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起球改性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1:将乙苯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冰盐浴降温至0℃,在搅拌速率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混酸,在温度为0-3℃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6h,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3h,在温度为10-1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产物中加入冰块,之后继续搅拌使冰块全部溶解,静置分液,收集有机相减压蒸馏,收集245-246℃的馏分,得到中间体1;
A2:将中间体1与催化剂加入到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鼓泡头的三口烧瓶中,在搅拌速率为100-3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从鼓泡头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氧气,升温至150℃引发反应,之后降温至128-132℃的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9h,之后将反应产物降温至0℃以下,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
A3:将中间体2、甲苯、三氟甲磺酸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冷凝回流管的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30-135℃的条件下冷凝回流40-5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将滤饼用煮沸的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3-5次,之后将滤饼加入至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75℃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中间体3;
A4:将无水乙醇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以及冷凝回流管的三口烧瓶中,之后将中间体3与催化剂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加热至回流,逐滴加入水合肼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2mL/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回流反应10-1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趁热过滤,将滤液静置冷却析出晶体,过滤,收集滤饼,得到中间体4;
A5:将三光气溶液加入至安装有磁力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冷凝回流管、温度计以及氮气导管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70-75℃,搅拌速率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对苯二胺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2mL/min,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20-125℃的条件下恒温反应3-4h,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刚胡杰王立彭丽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华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