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03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织带机,所述织带机设有出料台,所述出料台的出料方向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和滚压装置;所述滚压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压辊、第一固定架和驱动单元,两个所述压辊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压辊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带在通过两个压辊之间时,驱动单元驱动压辊转动,压辊在转动时可以为织带提供牵引力,使得织带不断向前移动,并且织带会受到两个压辊的挤压作用,使得织带可以更加平整,从而避免织带产生翘曲或褶皱,提高了织带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织带设备
,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织带机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者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现有的织带机在生产条状织带时,通常可以同时加工多条织带,由于织带机自身设置的参数和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条状织带在出料时容易出现翘曲和褶皱的情况,不同织带甚至同一条织带总会出现不同部位的褶皱,不仅影响织带质量,也不方便后续的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织带机,所述织带机设有出料台,所述出料台的出料方向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和滚压装置;所述滚压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压辊、第一固定架和驱动单元,两个所述压辊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压辊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出料台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以及与其中一个所述压辊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联动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为皮带或者链条。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和出气管,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设于所述出料台上,所述出气管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设有气体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体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多个所述出气口的开口方向均与所述出料台相对。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台设有除尘口,所述除尘口位于所述除尘装置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台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两根固定条,两根所述固定条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台的两侧。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整形装置,在织带沿着出料台的出料方向上移动时,先经过除尘装置清除织带表面上的灰尘,再通过滚压装置对织带进行滚压,避免将灰尘压印在织带表面而影响其质量,织带在通过两个压辊之间时,驱动单元驱动压辊转动,压辊在转动时可以为织带提供牵引力,使得织带不断向前移动,并且织带会受到两个压辊的挤压作用,使得织带可以更加平整,从而避免织带产生翘曲或褶皱,提高了织带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为。请参考图1至图4,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于工作台1上的织带机2,织带机2设有出料台3,出料台3的出料方向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4和滚压装置5;滚压装置5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压辊51、第一固定架和驱动单元53,两个压辊51固定设于第一固定架上并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驱动单元53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压辊51的转动。本实施例的织带在沿着出料台3的出料方向上移动时,先经过除尘装置4清除织带表面上的灰尘,再通过滚压装置5对织带进行滚压,避免将灰尘压印在织带表面而影响其质量,织带在通过两个压辊51之间时,驱动单元53驱动压辊51转动,压辊51在转动时可以为织带提供牵引力,使得织带不断向前移动,并且织带会受到两个压辊51的挤压作用,使得织带可以更加平整,从而避免织带产生翘曲或褶皱,提高了织带的质量。请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53包括固定设于出料台3上的电机531、与电机531转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532、以及与其中一个压辊51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从动轮533,主动轮532和从动轮533通过联动件53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轮532和从动轮533可以是带轮,此时的联动件534为皮带。当然,主动轮532和从动轮533也可以是链轮,此时的联动件534为链条。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4包括第二固定架和出气管41,第二固定架固定设于出料台3上,出气管41固定设于第二固定架上。其中,出气管41设有气体通道411、进气口412和出气口413,气体通道411分别与进气口412和出气口413连通。进气口412可以连接气泵,用于将气体输送到气体通道411内,气体从进气口412进入到气体通道411,再从出气口413吹出以清除织带上的灰尘。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口413为多个,出气口413可以是圆形,多个出气口413均位于出气管41的一侧,多个出气口413的开口方向均与出料台3相对。当然,出气口413也可以是一个,设置成一个的出气口413为长条形,以保证其吹气范围。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台3还设有除尘口,除尘口位于除尘装置4的下方。除尘装置4吹走织带上的灰尘后,灰尘从除尘口落下以便于收集,避免灰尘四处分散而影响周围环境。请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包括两块固定板52,两块固定板52分别位于出料台3的两侧。两个压辊51固定于两块固定板52之间。第二固定架包括两根固定条42,两根固定条42分别位于出料台3的两侧,出气管41固定在两根固定条42的端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虽然对本技术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
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织带机(2),所述织带机(2)设有出料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台(3)的出料方向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4)和滚压装置(5);所述滚压装置(5)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压辊(51)、第一固定架和驱动单元(53),两个所述压辊(5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53)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压辊(51)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织带机(2),所述织带机(2)设有出料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台(3)的出料方向上依次设有除尘装置(4)和滚压装置(5);所述滚压装置(5)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压辊(51)、第一固定架和驱动单元(53),两个所述压辊(5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53)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压辊(51)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53)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出料台(3)上的电机(531)、与所述电机(531)转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532)、以及与其中一个所述压辊(51)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从动轮(533),所述主动轮(532)和从动轮(533)通过联动件(5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534)为皮带或者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织带机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4)包括第二固定架和出气管(41),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设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华张志刚余召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骏鹏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