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82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助剂领域。其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15‑30份、调粘剂3‑6份、消泡剂0.01‑0.1份、分散剂0.5‑2份和着色剂0.5‑2份,水60‑8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水洗剂无粉尘污染、省时省力、附着性能、缓凝效果优异且能有效避免少刷、漏刷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助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件露骨料工艺用水洗剂是用于混凝土预制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使该接触面的预制板骨料露出并呈现粗糙面效果,以提高预制件与后浇混凝土结合的牢固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5.5中规定: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预制剪力墙的顶部与底部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侧面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预制柱的底部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现有技术中,用于混凝土预制件侧面粗糙面的生产工艺包括凿毛工艺、喷砂工艺及水洗工艺等。凿毛工艺为使用凿毛机在预制构件表面加工出粗糙面,该工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粉尘飞扬、污染环境、费时费力的缺点;喷砂工艺为采用喷砂机在预制构件表面喷涂浇筑浆料,该工艺存在处理深度浅的缺点,进而导致混凝土预制件与后浇混凝土结合不牢;水洗工艺即为在预制件混凝土浇筑前,将水洗剂涂刷于预制件模具内侧面,但现有水洗剂多存在附着性能差、缓凝效果差等缺陷,导致后期露骨料效果差,进而导致混凝土预制件侧面与后浇混凝土结合不牢,另外,现有技术的水洗剂在使用过程中还易存在少刷、漏刷水洗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粉尘污染、省时省力、附着性能、缓凝效果优异且能有效避免少刷、漏刷现象的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15-30份、调粘剂3-6份、消泡剂0.01-0.1份、分散剂0.5-2份和着色剂0.5-2份,水60-81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25份、调粘剂3.5份、消泡剂0.03份、分散剂1份和着色剂1份,水70份。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20份、调粘剂4份、消泡剂0.05份、分散剂1份和着色剂1份,水65份。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15份、调粘剂3份、消泡剂0.01份、分散剂0.5份和着色剂0.5份,水60份。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30份、调粘剂6份、消泡剂0.1份、分散剂2份和着色剂2份,水81份。所述缓凝剂为Ⅰ类组分、Ⅱ类组分、Ⅲ类组分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Ⅰ类组分为多元醇、多元醇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Ⅱ类组分为柠檬酸、葡萄糖酸钠、氨基羧酸、氨基羧酸盐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Ⅲ类组分为磷酸盐、偏磷酸盐、硼砂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Ⅰ类组分、Ⅱ类组分、Ⅲ类组分类别不同,但均具有优异的缓凝效果,Ⅰ类组分中,多元醇及多元醇衍生物的缓凝原理是通过羟基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与水化产物表面上的氧离子形成氢键,其他羟基又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来阻碍水泥水化,实现缓凝效果;Ⅱ类组分的缓凝原理为,各组分均可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钙离子形成不稳定络合物,附着在水泥颗粒表面进而阻碍水泥水化;Ⅲ类组分的缓凝原理为各组分通过电解质在水泥矿物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层,阻碍粒子相互结合,进而延缓水泥的水化进程。所述调粘剂为离子型纤维素胶、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现有技术中的调粘组分在使用过程中易结团及产生絮状物,进而导致附着性差,本专利技术的调粘组分与水洗剂中其他组分相容性好,在水洗剂中分散均匀,且附着性能优。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所述分散剂为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中的一种或两种;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均为高效减水剂,现有技术中的水洗剂均不掺加分散剂,本专利技术所加入的减水剂分散组分,可使涂刷在模具侧面的露骨料剂在与浇筑混凝土接触后,减水作用产生的多余水分更有利于露骨料剂中缓凝组分分散并发挥缓凝作用。所述着色剂为氧化铁蓝或氧化铁红;通过引入着色组分,可以直观的观察水洗剂在模具侧面的涂刷状况,避免少刷、露刷。所述水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出相应重量数的缓凝剂、调粘剂、消泡剂、分散剂、着色剂和水,将缓凝剂、分散剂、着色剂、消泡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直至无明显剩余未溶解组分,得到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继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调粘剂,持续搅拌至调粘剂均匀溶解后停止搅拌,得到水洗剂。本专利技术的水洗剂主要用于混凝土预制件与后浇混凝土的侧面接触面,其中,使用时,首先将本专利技术的水洗剂涂刷于混凝土预制件模具的内侧面,之后进行预制件混凝土的浇筑,其中缓凝组分的作用是延缓预制件混凝土浇筑后,其与模具接触面的混凝土的缓凝时间;调粘组分的作用是提高水洗剂在模具内侧面的附着力,避免水洗剂因重力作用流淌;消泡组分主要用于消除水洗剂中的的气泡,继而避免引起跑存在而影响水洗剂的使用效果;分散组分主要为减水剂,有利于水洗剂中缓凝组分分散进而提高缓凝效果,着色组分的作用是便于施工者直观的观察水洗剂在模具侧面的涂刷状况,避免少刷、露刷现象。露骨料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预制件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结合的牢固程度及结合效果,为了提高预制件混凝土浇筑后其侧面的缓凝效果,进而更好的提高混凝土预制件的露骨料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水洗剂无粉尘污染、省时省力、附着性能、缓凝效果优异且能有效避免少刷、漏刷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20份、调粘剂4份、消泡剂0.05份、分散剂1份和着色剂1份,水65份。缓凝剂为多元醇,调粘剂为离子型纤维素胶,具体的为羟甲基纤维素钠,消泡剂为乳化硅油,分散剂为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按1:1的重量比组合使用,着色剂为氧化铁蓝;所述水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缓凝剂20份、调粘剂4份、消泡剂0.05份、分散剂1份、着色剂1份和水65份,将缓凝剂、分散剂、着色剂、消泡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直至无明显剩余未溶解组分,得到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继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调粘剂4份,持续搅拌至调粘剂均匀溶解后停止搅拌,得到水洗剂。实施例2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25份、调粘剂3.5份、消泡剂0.03份、分散剂1份和着色剂1份,水70份。缓凝剂为多元醇、葡萄糖酸钠及柠檬酸组合,三种组分的重量比为1:1:1,调粘剂为离子型纤维素胶,消泡剂为乳化硅油,分散剂为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按1:1的重量比组合使用,着色剂为氧化铁蓝;所述水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缓凝剂25份、调粘剂3.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15-30份、调粘剂3-6份、消泡剂0.01-0.1份、分散剂0.5-2份和着色剂0.5-2份,水60-8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15-30份、调粘剂3-6份、消泡剂0.01-0.1份、分散剂0.5-2份和着色剂0.5-2份,水60-8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凝剂25份、调粘剂3.5份、消泡剂0.03份、分散剂1份和着色剂1份,水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Ⅰ类组分、Ⅱ类组分、Ⅲ类组分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Ⅰ类组分为多元醇、多元醇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类组分为柠檬酸、葡萄糖酸钠、氨基羧酸、氨基羧酸盐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Ⅲ类组分为磷酸盐、偏磷酸盐、硼砂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骨料表面水洗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玲刘宗武孙长彪张爱军张国辉王诗涵王刚陈玉财杨世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