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装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行粉煤灰装车的车辆停位及放灰操作需要有操作人员在现场进行,装车环节并未达到无人值守,散装头与罐车口对位不准,造成伸缩布套倾斜歪倒;现有国内外的同工况设备,设备是固定的,无法移动。车辆在与设备对接时需要反复移动,罐口对接时还需要人工进行辅助,过程繁琐,人员上下罐车安全隐患大,已有的系统除了不能移动、或者移动需要人工操作外,还存在装载能力小、扬尘大等问题,对环境污染严重,装车效率不高,操作管理存在盲区,“误发”现象时有发生,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很多水泥企业散装车间是24小时工作的,由于环境存在粉尘和噪音问题,对长时间工作的人会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目前的散装水泥发放系统的几个工作环节互相独立,大多数靠人工联络,这其中难免会出现许多困难和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及系统,实现粉煤灰的验配、计量和装车业务一体化集中管控,提高了粉煤灰装车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包括:接收身份验证模块发送的罐车驾驶员身份验证成功信息,打开关卡,允许罐车进入装车区域并停在所述装车区域内;接收位置扫描模块发送的罐车储料罐的罐口的位置信息,控制移动小车带动散装机移动至所述散装机的出料斗的下端开口位于储料罐的罐口的正上方,并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身份验证模块发送的罐车驾驶员身份验证成功信息,打开关卡,允许罐车进入装车区域并停在所述装车区域内;/n接收位置扫描模块发送的罐车储料罐的罐口的位置信息,控制移动小车带动散装机(1)移动至所述散装机(1)的出料斗(2)的下端开口位于储料罐的罐口的正上方,并控制所述散装机(1)的出料斗(2)下降至与罐车储料罐的罐口连通;/n控制卸料机构(3)和散装机(1)开始工作,所述卸料机构(3)的出料口与所述散装机(1)的进料口连通;/n接受设置在储料罐内的料满检测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控制所述卸料机构(3)和散装机(1)停止工作,同时所述散装机(1)的出料斗(2)和所述移动小车均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身份验证模块发送的罐车驾驶员身份验证成功信息,打开关卡,允许罐车进入装车区域并停在所述装车区域内;
接收位置扫描模块发送的罐车储料罐的罐口的位置信息,控制移动小车带动散装机(1)移动至所述散装机(1)的出料斗(2)的下端开口位于储料罐的罐口的正上方,并控制所述散装机(1)的出料斗(2)下降至与罐车储料罐的罐口连通;
控制卸料机构(3)和散装机(1)开始工作,所述卸料机构(3)的出料口与所述散装机(1)的进料口连通;
接受设置在储料罐内的料满检测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控制所述卸料机构(3)和散装机(1)停止工作,同时所述散装机(1)的出料斗(2)和所述移动小车均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卸料机构(3)开始放料后,接收负压测量模块发送的储料罐内的负压值,当储物罐内的负压值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卸料机构(3)降低下料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采用射频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密码识别和手掌静脉识别中的任意一种。
4.一种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煤粉灰无人作业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身份验证模块、定位扫描机构、卸料机构(3)、散装机(1)、移动小车和料满检测模块;
所述收身份验证模块设置在装车区域的入口处,用于获取罐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并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控制装车区域入口处的关卡;
所述定位扫描机构设置在装车区域上方,用于对罐车进行扫描以获取罐车储料罐的罐口的位置信息,并将罐车储料罐的罐口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移动小车通过支架设置在装车区域的上方,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散装机(1)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其出料斗(2)的出料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移动小车下方;
所述卸料机构(3)设置在所述散装机(1)上方,其出料口与所述散装机(1)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罐车储料罐的罐口的位置信息控制移动小车水平移动至所述散装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王俊,罗金华,姜运智,胡鼎,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