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36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包含:由型材组装而成的车底板,与车底板铰接用于作业防护的扶手及用于承载物品和/或人员休息的坐席;及设于车底板上用于与轨道移动配合的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型材和格网组装车底板,减轻整车中量,便于实现;通过设置扶手来保障行驶过程中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
本技术涉及铁路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
技术介绍
铁路线路养护是对路基、轨道等进行的维修和保养作业,预防设备发生不正常的永久变形以及各种病害,延缓设备各部件的老化,防止不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消除超限的永久变形和各种病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等。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对设备还制定一套严密的监视、巡守和检查制度。养护作业手段已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机械化,由单项作业机械发展到多功能综合作业机械,由人工操纵发展到半自动或自动控制。在设备检测方面,也由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发展到使用机械、电子设备,如使用超声波或电磁钢轨探伤仪、铁路轨道检查车等进行铁路设备检测。现有检测中轨道检查车结构复杂,体积大,搬运移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重量轻,便于移动。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包含:由型材组装而成的车底板,与车底板铰接用于作业防护的扶手及用于承载物品和/或人员休息的坐席;及设于车底板上用于与轨道移动配合的行走轮。作为本技术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包含并列设置在车底板两侧用于分别配合平行轨道移动的驱动轮和辅助轮,其中,驱动轮由无刷轮毂电机驱动。作为本技术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还包含设置在车底板上的脚踏制动器及脚踏加速器,所述脚踏制动器和脚踏加速器分别与无刷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作为本技术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坐席包含:与车底板铰接的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托板;所述支撑架包含:与托板一侧铰接的主支撑,和与托板另一侧卡固的辅助支撑,主支撑和辅助支撑通过长轴铰接。作为本技术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含:与车底板固定的基座,及通过销轴与基座铰接的扶手,销轴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扶手转动角度的伸缩弹簧。作为本技术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外支撑,和连接两个外支撑的U型支撑,U型支撑的两个支腿呈向车内倾斜的结构与外支撑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型材和格网组装车底板,减轻整车中量,便于驱动;同时能够实现手推或电动方式来驱动小车在轨道上行走,操作方便,在车底板上设置扶手可起到防护作用;并在检修小车上设置可供休息的坐席,便于长时间检修人员的休整调节身体,提升作业效率;作为坐席的同时,也可用于放置检修工具,不用的时候,可折叠,不占用小车底板空间,使用方便、可靠;制作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移动式小车结构示意;图2为实施例中移动式小车俯视示意;图3为实施例中移动式小车前视示意。图中标号,标号1代表车底板,标号2代表扶手,标号3代表坐席,标号4代表脚踏加速器,标号5代表脚踏制动器,标号6代表辅助轮,标号7代表驱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提供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包含:由型材组装而成的车底板,与车底板铰接用于作业防护的扶手及用于承载物品和/或人员休息的坐席;及设于车底板上用于与轨道移动配合的行走轮。结构简单、紧凑,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型材和格网组装车底板,减轻整车中量,便于实现;通过设置扶手来保障行驶过程中乘员的安全。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包含并列设置在车底板两侧用于分别配合平行轨道移动的驱动轮和辅助轮,其中,驱动轮由无刷轮毂电机驱动。能够同时实现手推或电动方式来驱动小车在轨道上行走,操作方便。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还包含设置在车底板上的脚踏制动器及脚踏加速器,所述脚踏制动器和脚踏加速器分别与无刷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行进中车辆的制动、加速控制更加方便、可靠。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坐席包含:与车底板铰接的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托板;所述支撑架包含:与托板一侧铰接的主支撑,和与托板另一侧卡固的辅助支撑,主支撑和辅助支撑通过长轴铰接。采用折叠马扎的原理实现坐席功能,支撑材质可采用不锈钢钢管来实现,结构简单。如图1所示,托板一侧设置有用于与主支撑端部铰接的基座一,车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主支撑另一端部铰接的基座二;车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辅助支撑的基座三。通过设置基座将各部件进行铰接,组装方便,便于实现。便于组装拆卸,使用方便。基座三包含挡条,及用于将挡条与车底板型材连接的固定螺栓。基座一通过螺钉和自锁螺母与托板固定,在自锁螺母和托板之间还设置有垫圈。基座二通过T型螺栓和紧固螺母与车底板固定。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性能稳定。托板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顶接辅助支撑的卡块,坐席展开后能够通过卡块进行稳固支撑,性能稳定,折叠方便。长轴与主支撑和辅助支撑连接处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便于较好地固定长轴的轴向运动。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含:与车底板固定的基座,及通过销轴与基座铰接的扶手,销轴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扶手转动角度的伸缩弹簧,实现扶手的可折叠功能。扶手材质可采用不锈钢钢管,重量轻、美观,通过将基座与检修车底板螺纹固定,组装方便,在检修小车行进过程中的铁路轨道检测进行防护,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外支撑,和连接两个外支撑的U型支撑,U型支撑的两个支腿呈向车内倾斜的结构与外支撑固定,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技术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中术语“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其特征在于,包含:/n由型材和格网组装而成的车底板,/n与车底板铰接用于作业防护的扶手及用于承载物品和/或人员休息的坐席;/n及设于车底板上用于与轨道移动配合的行走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由型材和格网组装而成的车底板,
与车底板铰接用于作业防护的扶手及用于承载物品和/或人员休息的坐席;
及设于车底板上用于与轨道移动配合的行走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含并列设置在车底板两侧用于分别配合平行轨道移动的驱动轮和辅助轮,其中,驱动轮由无刷轮毂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检修用移动式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在车底板上的脚踏制动器及脚踏加速器,所述脚踏制动器和脚踏加速器分别与无刷轮毂电机控制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琛李金文郑继平李贺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通号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