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器及其防击穿装置和使用方法,防击穿装置包括电晕线、堵头、套筒和超疏水涂层;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预设有用于安装堵头的安装孔,堵头配合密封安装在安装孔中,电晕线竖直穿插于堵头中的孔洞,电晕线下端靠近静电除尘器底部且留有距离;套筒上端固定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面,且套筒套设在电晕线外围;套筒内壁及套筒上端面包围的盖板下端面涂抹有超疏水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套筒遮挡烟气和超疏水涂层防止结露的双重保护,从根本上杜绝高湿烟气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结露现象,同时对电晕线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流场扰动,有效地防止了电晕线与集尘板连通造成击穿,保证了静电除尘器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除尘器及其防击穿装置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除尘
,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及其防击穿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静电除尘器是高效除尘设备的典范,具有除尘效率高等众多优点。静电除尘器由放电电极,收尘极板组成。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利用高压放电使气体电离,当含尘气流进入电场后,粉尘颗粒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板移动,从而实现粉尘与气体的分离,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柴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作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排放源,对其排放的控制和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柴油发动机产生的烟气具有温度高,湿度大的特点,其产生的高温高湿烟气(温度500℃—700℃,相对湿度50%-80%的烟气)极易在静电除尘器盖板内侧冷凝或结露,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吸附烟气中的颗粒物。当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小水滴及颗粒物凝聚成团,将电极线与收尘极板连通起来,极易发生击穿。目前因此,在处理高湿烟气时,静电除尘器的防击穿问题亟待解决。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及其防击穿装置和使用方法。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防击穿装置;所述防击穿装置包括电晕线、堵头、套筒和超疏水涂层;所述堵头轴向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晕线的孔洞;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预设有用于安装堵头的安装孔,所述堵头配合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电晕线竖直穿插于堵头中的孔洞,电晕线上端位于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外,电晕线下端靠近静电除尘器底部且留有距离;所述套筒上端固定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面,且套筒套设在电晕线外围;所述套筒内壁及套筒上端面包围的盖板下端面涂抹有超疏水涂层。所述电晕线下端距离静电除尘器底部距离3~5cm。所述堵头为“凸”字型结构,堵头的材质优选具有良好热惰性的橡胶,下部略伸出盖板。所述套筒、堵头、电晕线同轴心设置,套筒的上端面粘焊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面。所述套筒上部为圆筒结构,下部为倒圆锥筒结构,下端内径小于上端内径;套筒上部内径为3cm,套筒整体高度为6cm;所述套筒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所述超疏水涂层均匀涂抹在套筒所包含的盖板下端和套筒内壁上。工作状态下,所述有机玻璃套筒和超疏水涂层形成双重防护,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高湿烟气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结露的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盖板上设置螺栓接口,方便移除盖板,观察收尘极板积碳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下端配有橡胶密封圈,防止运行过程中密封不严烟气外溢。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安装有上述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小室、防击穿装置安装室和尾气处理室;防击穿装置安装室的两侧及底部安装有收尘极板,所述收尘极板为U型板结构,收尘极板外侧连接设置有接地螺栓;所述烟气小室下部开孔并连接设置烟气入口通道,烟气小室与防击穿装置安装室之间设置有均流板,收尘极板与均流板的底部和两侧固定连接,防击穿装置固定安装在防击穿装置安装室的顶部盖板上,尾气处理室开孔并连接设置烟气出口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小室的长度10cm,宽度7cm,高度20cm;所述均流板钻有10个直径3cm的圆孔;所述收尘极板由3块不锈钢钢板组成,粘焊于均流板后方。第三方面,提供上述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1):柴油机产生的尾气通入烟气入口通道,高温高湿的烟气在烟气小室向上部扩散并充满整个小室;烟气通过均流板上的10个直径3cm的圆孔进入静电除尘器,控制烟气入口速度为0.2-0.3m/s,较低的烟气入口速度使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场相对稳定,对电晕线振荡较小;步骤(2):橡胶堵头固定电晕线,减少振荡;有机玻璃套筒环绕于电晕线四周,避免高湿烟气流入套筒内造成结露击穿;以高压电源对电晕线通高压电使气体电离,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板运动,实现粉尘与气体分离;步骤(3):除尘过后的烟气进入尾气处理室经过尾气处理装置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烟气出口通道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源用于提供电晕放电所需的电压,电压范围0-12kV,电晕线直径1mm,电晕线间距8cm,电晕线与收尘极板间距3.5cm,两侧收尘极板间距7cm,烟气入口速度0.2-0.3m/s。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尘极板材质选用U型不锈钢内衬,长30cm,安装于烟气小室后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尘极板的下方设置螺栓接出,以便将静电除尘器接地。有益效果:1.未加装防击穿装置的静电除尘器在运行20-30分钟之后,盖板下端围绕着电极线四周会结露,产生大量的小水滴,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将吸附烟气中的碳颗粒。本专利技术在静电除尘器上加装了防击穿装置,也就是在盖板下端粘焊了有机玻璃套筒,并在套筒内壁及盖板下端涂抹超疏水涂层,利用双重防护,在气流扰动较强烈,烟气仍可进入套筒内部时,利用超疏水涂层的疏水性,使水滴在套筒内壁和盖板底部滑落,避免水滴在电极线四周聚集,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高湿烟气结露的现象,有效地防止了电极线与集尘板连通造成击穿,保证了静电除尘器的稳定运行,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防击穿装置还包括橡胶堵头,堵头呈凸状,材质优选具有良好热惰性的橡胶,下部略伸出盖板。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极线与盖板相接触。在静电除尘器中,运行时烟气扰动大,振动幅度大,橡胶堵头对电晕线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流场扰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装有防击穿装置的静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气入口通道,2烟气小室,3均流板,4收尘极板,5烟气出口通道,6防击穿装置,61电晕线,62堵头,63套筒,64超疏水涂层,7接地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防击穿装置(6);所述防击穿装置包括电晕线(61)、堵头(62)、套筒(63)和超疏水涂层(64);/n所述堵头(62)轴向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晕线(61)的孔洞;/n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预设有用于安装堵头(62)的安装孔,所述堵头(62)配合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电晕线(61)竖直穿插于堵头(62)中的孔洞,电晕线(61)上端位于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外,电晕线(61)下端靠近静电除尘器底部且留有距离;/n所述套筒(63)上端固定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面,且套筒(63)套设在电晕线外围;/n所述套筒内壁及套筒上端面包围的盖板下端面涂抹有超疏水涂层(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防击穿装置(6);所述防击穿装置包括电晕线(61)、堵头(62)、套筒(63)和超疏水涂层(64);
所述堵头(62)轴向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晕线(61)的孔洞;
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预设有用于安装堵头(62)的安装孔,所述堵头(62)配合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电晕线(61)竖直穿插于堵头(62)中的孔洞,电晕线(61)上端位于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外,电晕线(61)下端靠近静电除尘器底部且留有距离;
所述套筒(63)上端固定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面,且套筒(63)套设在电晕线外围;
所述套筒内壁及套筒上端面包围的盖板下端面涂抹有超疏水涂层(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线(61)下端距离静电除尘器底部的距离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62)为“凸”字型结构,堵头的材质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3)、堵头(62)、电晕线(61)同轴心设置,套筒(63)的上端面粘焊在静电除尘器顶部盖板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3)上部为圆筒结构,下部为倒圆锥筒结构,下端内径小于上端内径;套筒上部内径为3cm,套筒整体高度为6cm;
和/或,所述套筒(63)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6.一种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器防击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静电除尘器包括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东,岳从佳,陈永平,徐成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