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04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机壳;支撑腿,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外壁四角;出料口,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机壳的底端;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顶端,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内腔;旋转箱,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支撑柱,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腔底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的内腔顶端;第一齿轮,过盈配合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旋转柱,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该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解决了塑钢型材配料装置不能自动添加塑钢所需的原料和只具备一个搅拌板使配料时间漫长以及不具备清理设备内壁的装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钢型材
,具体为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塑钢型材是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所成型材,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是60MM平开门窗系列型材和80MM推拉系列门窗型材,在加工成门窗材料时,需要对塑钢型材进行切割,使其大小长度与所需尺寸相等,在切割时经核查那个需要用塑钢型材切割设备,来对塑钢型材进行切割。现有技术的配料装置需要手动的添加各种原料,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现有技术的配料装置在搅拌时,只会通过一个搅拌板来进行搅拌,使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搅拌,另一方面,由于塑钢材料搅拌之后会出现粘稠的情况,但是设备不具备将机壳内壁的粘连的原料清理的装置,造成原料的浪费和机壳内壁不好清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塑钢型材配料装置不能自动添加塑钢所需的原料和只具备一个搅拌板使配料时间漫长以及不具备清理设备内壁的装置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机壳;支撑腿,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外壁四角;出料口,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机壳的底端;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顶端,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内腔;旋转箱,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支撑柱,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腔底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的内腔顶端;第一齿轮,过盈配合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旋转柱,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第二齿轮,数量为两个,分别过盈配合于两个所述旋转柱的外壁;固定杆,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箱的底端左右两侧;刮板,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底端;搅拌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柱的底端;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外壁右侧。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下料筒,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外壁右侧;料斗,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料筒的顶端;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顶端右侧;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下料筒的内腔。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顶端呈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下料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箱进行旋转,可带动两个第二齿轮在不能旋转的第一齿轮的作用下,跟随旋转箱旋转的同时进行自转,进而使两个搅拌板在跟随旋转箱旋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可缩短设备的搅拌时间,通过旋转箱打动固定杆和刮板的旋转,可将机壳内壁粘连的塑钢型材刮净,可节约成本,节约资源的浪费,通过控制气缸带动挡板的滑动,可实现设备的自动加料,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设备能够配备更多的塑钢型材配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中:1、机壳,2、支撑腿,3、出料口,4、电机,5、旋转箱,6、支撑柱,7、第一齿轮,8、旋转柱,9、第二齿轮,10、固定杆,11、刮板,12、搅拌板,13、下料筒,14、料斗,15、气缸,16、挡板,17、密封块,18、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机壳1、支撑腿2、出料口3、电机4、旋转箱5、支撑柱6、第一齿轮7、旋转柱8、第二齿轮9、固定杆10、刮板11、搅拌板12,支撑腿2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于机壳1的外壁四角,出料口3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机壳1的底端,电机4固定安装于机壳1的顶端,且输出端延伸至机壳1的内腔,旋转箱5过盈配合于电机4的输出端,支撑柱6一端固定安装于机壳1的内腔底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旋转箱5的内腔顶端,第一齿轮7过盈配合于支撑柱6的外壁,旋转柱8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旋转箱5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第二齿轮9数量为两个,分别过盈配合于两个旋转柱8的外壁,固定杆10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旋转箱5的底端左右两侧,刮板11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固定杆10的底端,搅拌板12固定安装于旋转柱8的底端,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壳1的外壁右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上料机构包括:下料筒13、料斗14、气缸15、挡板16,下料筒13固定安装于机壳1的外壁右侧,料斗14,固定安装于下料筒13的顶端,气缸15固定安装于机壳1的顶端右侧,挡板16固定安装于气缸15的右侧,且延伸至下料筒13的内腔,在气缸15和挡板16的配合下,可使料斗14内配比好的原料自动添加到机壳1的内腔进行搅拌,避免了工人经常加料的操作,节约时间,较少工人的工作量。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出料口3的顶端呈倾斜设置,防止出现死角,使搅拌好的原料残留在机壳1的内腔,减少资源浪费,方便对机壳1的内壁进行清洁。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齿轮7和两个第二齿轮9相啮合,通过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的配合,搅拌板12和旋转柱8在跟随旋转箱5旋转的同时,进行自转,使搅拌时间缩短。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机壳1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19,通过观察窗18可判断加料的多少和设备的搅拌情况,方便操作人员做出判断,防止设备的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延长工作时间。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下料筒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块17,密封块18的设置为了避免挡板16在将下料筒13封闭时出现漏料的情况,保证设备的稳定性。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将原料按照比例加入至料斗14的内腔,启动气缸15,控制气缸15收缩,使其带动挡板16向左侧进行滑动,可使配比好的原料沿着下料筒13进入机壳1的内腔进行搅拌,通过观察窗18观察机壳1内腔下料多少,当达到机壳1的最佳容量之后,控制气缸15带动挡板16将下料筒13封紧,在密封块17的作用下,杜绝了挡板16在密封时出现漏料的情况,与此同时,启动电机4使电机4带动选转箱5进行旋转,进而使旋转柱8和搅拌板12进行旋转,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选转箱5内腔的支撑柱6顶端的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1);/n支撑腿(2),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四角;/n出料口(3),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机壳(1)的底端;/n电机(4),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顶端,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机壳(1)的内腔;/n旋转箱(5),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n支撑柱(6),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底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5)的内腔顶端;/n第一齿轮(7),过盈配合于所述支撑柱(6)的外壁;/n旋转柱(8),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5)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n第二齿轮(9),数量为两个,分别过盈配合于两个所述旋转柱(8)的外壁;/n固定杆(10),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箱(5)的底端左右两侧;/n刮板(11),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0)的底端;/n搅拌板(12),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柱(8)的底端;/n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型材自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
支撑腿(2),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四角;
出料口(3),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机壳(1)的底端;
电机(4),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顶端,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机壳(1)的内腔;
旋转箱(5),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
支撑柱(6),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底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5)的内腔顶端;
第一齿轮(7),过盈配合于所述支撑柱(6)的外壁;
旋转柱(8),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箱(5)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
第二齿轮(9),数量为两个,分别过盈配合于两个所述旋转柱(8)的外壁;
固定杆(10),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箱(5)的底端左右两侧;
刮板(11),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0)的底端;
搅拌板(12),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柱(8)的底端;
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哲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天和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