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39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本方法根据高架桥施工图确定种植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和植被类型,并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计算附属结构的重量以及所占用的净空高度,验证附属结构的重量是否满足高架桥抗倾覆稳定性要求,根据雨水设计径流量确定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在高架桥上进行现浇或者预制,安装完成附属结构在高架桥上的设置;在附属结构中布置和种植相应的植被,并及时观察检测植被的生长状况;定期对种植的植被进行养护、管理、修剪,保证高架桥的安全运行和绿化景观效果。本方法通过设置附属结构种植相应植被,提高高架桥的绿化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绿化景观,确保高架桥结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绿化
,尤其涉及一种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高架桥设施的大量建设,高架桥附属设施的各项装置也正进一步迭代更新,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架桥是城市的重要道路,是保证城市交通、提高城市通行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中大量的高架桥形成了城市交通的骨架,大量的高架桥虽然在提供了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灰色面,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高架桥的建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环境。近来,为了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大力推行绿化种植,其中包括高架桥的绿化。高架桥绿化不仅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海绵城市水弹性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对于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景观提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架桥的绿化主要采用爬藤类植物,绿化品种单一,缺乏美观性,且由于受高架桥桥面、桥墩结构的限制,难以种植其他类型的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本方法克服传统高架桥绿化的缺陷,通过设置附属结构种植相应的植被,以提高高架桥的绿化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绿化景观,并确保高架桥结构的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整理收集高架桥施工图,根据高架桥施工图确定种植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和植被类型;步骤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高架桥排水设计方案以及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步骤三、计算附属结构的重量以及所占用的净空高度,验证附属结构的重量是否满足高架桥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其中,K为增加附属结构后高架桥的抗倾覆稳定系数,K0为高架桥所要满足的抗倾覆稳定系数,f(Gy,Ny)×d1为高架桥自身的抗倾覆力矩,f(w,F)×d2为附属结构的抗倾覆力矩,f(Gx,Nx)×d3为高架桥自身的倾覆力矩,f(w,F)×d4为附属结构的倾覆力矩,若K≥K0,验证通过,否则重新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步骤四、根据雨水设计径流量确定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其中雨水设计径流量小的地区采用将盆栽置于水槽的附属结构种植植被,雨水设计径流量中等地区采用植被种植区域与储水装置连通的附属结构种植植被,雨水设计径流量大的地区采用植被种植区域与储水装置隔离的附属结构种植植被,并能将多余水排除种植区域;步骤五、根据确定的附属结构,在高架桥桥墩及桥面下部进行现浇或者预制,并安装完成附属结构在高架桥上的设置;步骤六、根据植被种植的技术要求在附属结构中布置和种植相应的植被,并及时观察检测植被的生长状况;步骤七、定期对种植的植被进行养护、管理、修剪,保证高架桥的安全运行和绿化景观效果。进一步,验证附属结构所占用的净空高度是否满足高架桥设计净空要求,如不满足则重新设计附属结构,直至满足高架桥的设计净空要求。进一步,雨水设计径流量按下式计算:Q=q×ψ×s其中,Q为雨水设计径流量,q为设计暴雨强度,ψ为径流系数,s为汇水面积。进一步,雨水设计径流量中等地区,附属结构中植被种植区域与储水装置之间采用格栅连通。进一步,雨水设计径流量大的地区,附属结构中储水装置采用三通接管分别连通高架桥桥面排水管道和落水管道。由于本专利技术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方法根据高架桥施工图确定种植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和植被类型,并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计算附属结构的重量以及所占用的净空高度,验证附属结构的重量是否满足高架桥抗倾覆稳定性要求,根据雨水设计径流量确定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在高架桥上进行现浇或者预制,安装完成附属结构在高架桥上的设置;在附属结构中布置和种植相应的植被,并及时观察检测植被的生长状况;定期对种植的植被进行养护、管理、修剪,保证高架桥的安全运行和绿化景观效果。本方法克服传统高架桥绿化的缺陷,通过设置附属结构种植相应的植被,以提高高架桥的绿化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绿化景观,并确保高架桥结构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方法中雨水设计径流量小的地区附属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方法中雨水设计径流量中等地区附属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方法中雨水设计径流量大的地区附属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整理收集高架桥1施工图,根据高架桥1施工图确定种植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和植被类型;步骤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高架桥1排水设计方案以及绿色植被2的范围、高度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3的具体结构形式;步骤三、计算附属结构3的重量以及所占用的净空高度,验证附属结构3的重量是否满足高架桥1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其中,K为增加附属结构3后高架桥1的抗倾覆稳定系数,K0为高架桥1所要满足的抗倾覆稳定系数,f(Gy,Ny)×d1为高架桥1自身的抗倾覆力矩,f(w,F)×d2为附属结构3的抗倾覆力矩,f(Gx,Nx)×d3为高架桥1自身的倾覆力矩,f(w,F)×d4为附属结构3的倾覆力矩,Gy为高架桥重力的竖向分力,Gx为高架桥重力的水平分力,Ny为高架桥所受外力的竖向分力,Nx为高架桥所受外力的水平分力,d1为竖向分力到物体形心点的距离,d3为水平分力到物体形心点的距离;w为附属结构中水对高架桥的作用力,F为附属结构对高架桥的作用力,d2为附属结构合力的竖向分力到物体形心点的距离,d4为附属结构合力的水平分力到物体形心点的距离;若K≥K0,验证通过,否则重新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3的具体结构形式;步骤四、根据雨水设计径流量确定附属结构3的具体结构形式,其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雨水设计径流量小的地区采用将盆栽21置于水槽4的附属结构3种植植被,雨水设计径流量中等地区采用植被种植区域22与储水装置5连通的附属结构3种植植被,雨水设计径流量大的地区采用植被种植区域22与储水装置5隔离的附属结构3种植植被,并能将多余水排除种植区域22;其中,雨水设计径流量大小应根据当地年最大降雨量时,水槽中的水不至于淹没盆栽及植被而定,无淹没定义雨水设计径流量小,淹没盆栽定义雨水设计径流量中等,淹没植被定义雨水设计径流量大。步骤五、根据确定的附属结构3,在高架桥1桥墩及桥面下部进行现浇或者预制,并安装完成附属结构3在高架桥1上的设置;步骤六、根据植被2种植的技术要求在附属结构3中布置和种植相应的植被2,并及时观察检测植被2的生长状况;步骤七、定期对种植的植被2进行养护、管理、修剪,保证高架桥1的安全运行和绿化景观效果。优选的,验证附属结构3所占用的净空高度是否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整理收集高架桥施工图,根据高架桥施工图确定种植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和植被类型;/n步骤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高架桥排水设计方案以及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n步骤三、计算附属结构的重量以及所占用的净空高度,验证附属结构的重量是否满足高架桥抗倾覆稳定性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高架桥附属结构种植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理收集高架桥施工图,根据高架桥施工图确定种植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和植被类型;
步骤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高架桥排水设计方案以及绿色植被的范围、高度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
步骤三、计算附属结构的重量以及所占用的净空高度,验证附属结构的重量是否满足高架桥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其中,K为增加附属结构后高架桥的抗倾覆稳定系数,K0为高架桥所要满足的抗倾覆稳定系数,f(Gy,Ny)×d1为高架桥自身的抗倾覆力矩,f(w,F)×d2为附属结构的抗倾覆力矩,f(Gx,Nx)×d3为高架桥自身的倾覆力矩,f(w,F)×d4为附属结构的倾覆力矩,
若K≥K0,验证通过,否则重新确定所需设置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
步骤四、根据雨水设计径流量确定附属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其中雨水设计径流量小的地区采用将盆栽置于水槽的附属结构种植植被,雨水设计径流量中等地区采用植被种植区域与储水装置连通的附属结构种植植被,雨水设计径流量大的地区采用植被种植区域与储水装置隔离的附属结构种植植被,并能将多余水排除种植区域;
步骤五、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杰李印冬谢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