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70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属于网箱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网箱清洗设备清洗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包括呈长筒状的机壳,机壳内部分别具有安装腔和吸污粉碎腔,安装腔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机壳上远离电源的一端设置有毛刷,安装腔内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毛刷做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吸污粉碎腔靠近毛刷的一端设置有吸污口,吸污粉碎腔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排污网口,吸污粉碎腔内部设置有吸污粉碎装置;驱动装置和吸污粉碎装置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机壳靠近电源的一端设置有集污网兜,集污网兜设置在排污网口处且两者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清洗效果好,且通过设置吸污粉碎装置能够收集清理的污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
本技术属于网箱清洗设备
,涉及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
技术介绍
网箱在现代的水产养殖中应用甚广,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可机动、见效快等特点。但在养殖活动进行过程中,网箱的网衣上会附着大量的藻类与贝类,会堵住网箱的网眼,影响养殖水体的交换,不利于网箱内养殖废料的排除。同时附着物也会增加网衣的重量,加大网箱自重,降低养殖的安全性,缩短网箱的使用寿命。目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网衣拉起,待附着物晒干后手工去除,工作量较大,费时费力。所以研发一种高效、省力的网箱清洗设备定期进行网箱上附着物清除工作对网箱养殖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563946U;公告日:2020-09-25)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网箱、升降装置、承接板、第一滚轮、拉线、清洗装置,升降装置固定设置在网箱顶部,承接板下底面与升降装置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滚轮设置在网箱顶部一侧,拉线一端与承接板底部固定,清洗装置设置在网箱侧壁外侧,拉线另一端通过第一滚轮与清洗装置连接。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水产养殖用网箱清洗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高,不便于拆装和维修,并且对网箱进行清洗的效果并不好,存在较多的清洗盲区,也没有设置吸收污物的装置,清洗下来的污物依然会落在网箱上,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网箱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并增加吸污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包括呈长筒状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分别具有沿所述机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腔和吸污粉碎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所述机壳上远离所述电源的一端设置有毛刷,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毛刷做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吸污粉碎腔靠近所述毛刷的一端设置有吸污口,所述吸污粉碎腔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排污网口,所述吸污粉碎腔内部设置有吸污粉碎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吸污粉碎装置均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机壳靠近所述电源的一端设置有集污网兜,所述集污网兜设置在所述排污网口处且两者相连通。其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时,操作者手持把手,将毛刷对准网箱上需要清理的位置,打开电源,安装腔内的驱动装置和吸污粉碎腔内的吸污粉碎装置开始工作,驱动装置带动毛刷作上下往复移动,将网箱上的污物清洗下来,操作者通过操作把手改变毛刷的位置,可以将毛刷对准网箱的不同部位进行清理。在毛刷工作时,吸污粉碎装置通过吸污口将毛刷清洗下来的污物吸入吸污粉碎腔,并对被吸入的污物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污物经过排污网口后进入机壳一端的集污网兜内,便于集中清理。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通过设置能够上下往复移动的毛刷对网箱进行清洗,清洁效果好,并且能够手动改变毛刷的朝向,便于对网箱上一些难以清洗的角落进行清洗,清洗的较为彻底。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还设置有吸污粉碎装置,能够吸取并且粉碎毛刷清洗下来的污物,经处理后的污物经过排污网口后进入集污网兜内,能够有效防止毛刷清洗下来的污物再次落到网箱上。在上述的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自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源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旋转电机一、主动轮、从动轮、连杆和滑槽,所述旋转电机一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轮固设在所述旋转电机一的输出轴一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啮合,所述滑槽沿所述机壳的上下方向设置且其内滑动嵌设有钢珠,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从动轮和钢珠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轮一侧的偏心位置,所述毛刷有两个,所述毛刷上连接有毛刷杆且所述毛刷杆也与所述钢珠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电源为可充电蓄电池。进一步的,主动轮的中轴线与旋转电机一的中轴线相一致,从动轮的中轴线与主动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者相垂直,主动轮为斜齿轮,从动轮为圆盘状,从动轮的另一侧具有与主动轮相啮合的斜齿,从动轮的中心位置位于滑槽上端一侧,旋转电机一上的输出轴一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又通过连杆带动钢珠在滑槽内做往复移动,从而钢珠带动两个毛刷做上下往复移动,而且毛刷的上下移动速度会不断变化,从而提高清理效果。作为替代方案,旋转电机一上的输出轴一上固设锥齿轮一,滑槽内位于上端设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锥齿轮二上固设有丝杠,钢珠通过丝母螺接在丝杠上,这样也能够带动毛刷上下移动。在上述的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所述吸污粉碎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吸污粉碎腔内的旋转电机二,所述旋转电机二的输出轴二朝向所述吸污口,所述旋转电机二的输出轴二上依次间隔固设有风扇和刀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二上靠近旋转电机二主体的一端,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二的另一端,所述旋转电机二也和电源电性连接。旋转电机二带动风扇和两个刀片快速运转,风扇朝向吸污口一侧的压强减小,从而产生吸力,利用吸力将被毛刷刷下的污物通过吸污口吸入吸污粉碎腔内,刀片对污物进行粉碎。在上述的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所述电源的一端还设置有挂钩,所述集污网兜挂在所述挂钩上。在上述的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所述旋转电机一和旋转电机二均为防水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设置有两个毛刷,两个毛刷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往复移动,从而能够较好的对网箱进行清洁。2、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能够手动改变毛刷的朝向,便于毛刷对网箱的不同位置进行清洁,能够实现对网箱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洁。3、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中设置有吸污粉碎装置,能够吸取毛刷清洗下来的污物,并经过粉碎后排入集污网兜内,防止污物再次落到网箱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的部分结构主视图一。图3是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的部分结构主视图二。图4是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的左视图。图中,1、机壳;1a、安装腔;1b、吸污粉碎腔;1b1、吸污口;2、电源;3、毛刷;3a、毛刷杆;4、驱动装置;4a、旋转电机一;4a1、输出轴一;4b、主动轮;4c、从动轮;4d、连杆;4e、滑槽;5、排污网口;6、吸污粉碎装置;6a、旋转电机二;6a1、输出轴二;6b、风扇;6c、刀片;7、把手;8、吸污网兜;9、钢珠;10、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用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分别具有沿机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腔1a和吸污粉碎腔1b,安装腔1a的一端设置有电源2,电源2为可充电蓄电池,机壳1上远离电源2的一端设置有毛刷3,安装腔1a内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毛刷3做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4;吸污粉碎腔1b靠近毛刷3的一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包括呈长筒状的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分别具有沿所述机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腔(1a)和吸污粉碎腔(1b),所述安装腔(1a)的一端设置有电源(2),所述机壳(1)上远离所述电源(2)的一端设置有毛刷(3),所述安装腔(1a)内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毛刷(3)做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吸污粉碎腔(1b)靠近所述毛刷(3)的一端设置有吸污口(1b1),所述吸污粉碎腔(1b)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排污网口(5),所述吸污粉碎腔(1b)内部设置有吸污粉碎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4)和吸污粉碎装置(6)均与所述电源(2)电性连接;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机壳(1)靠近所述电源(2)的一端设置有集污网兜(8),所述集污网兜(8)设置在所述排污网口(5)处且两者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包括呈长筒状的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分别具有沿所述机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腔(1a)和吸污粉碎腔(1b),所述安装腔(1a)的一端设置有电源(2),所述机壳(1)上远离所述电源(2)的一端设置有毛刷(3),所述安装腔(1a)内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毛刷(3)做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吸污粉碎腔(1b)靠近所述毛刷(3)的一端设置有吸污口(1b1),所述吸污粉碎腔(1b)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排污网口(5),所述吸污粉碎腔(1b)内部设置有吸污粉碎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4)和吸污粉碎装置(6)均与所述电源(2)电性连接;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机壳(1)靠近所述电源(2)的一端设置有集污网兜(8),所述集污网兜(8)设置在所述排污网口(5)处且两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网箱清洗吸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自所述安装腔(1a)内设置有电源(2)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旋转电机一(4a)、主动轮(4b)、从动轮(4c)、连杆(4d)和滑槽(4e),所述旋转电机一(4a)和电源(2)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轮(4b)固设在所述旋转电机一(4a)的输出轴一(4a1)上,所述主动轮(4b)和从动轮(4c)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宜马家志许星磊唐伟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