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58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搪玻璃釜体和搪玻璃釜盖,其中,搪玻璃釜体内侧设有导流筒和位于导流筒内侧横向中间位置的推进式搅拌桨,推进式搅拌桨的叶片位于导流筒内侧竖向中间位置,搪玻璃釜盖上设有第一物料加料口和第二物料加料口,第二物料加料口内设有第二物料加料管,该第二物料加料管直接伸入至导流筒内侧壁的竖向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反应釜可以消除化工合成反应时局部过热现象、增强搅拌效果、减少副产物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合成反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反应釜。
技术介绍
搪玻璃反应釜是化工合成反应常规设备,一般的搪玻璃反应釜通过釜口上方管式流加物料,且只带有普通搅拌桨,这种物料加入方式无法使加入的物料快速、均匀、充分地分布于反应釜内,造成反应局部过热现象,且普通搅拌桨的搅拌效果较差,影响物料的反应速度,使产品中的副产物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化工合成反应时局部过热现象、增强搅拌效果、减少副产物生成的新型反应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搪玻璃釜体和搪玻璃釜盖,其中,搪玻璃釜体内侧设有导流筒和位于导流筒内侧横向中间位置的推进式搅拌桨,推进式搅拌桨的叶片位于导流筒内侧竖向中间位置,搪玻璃釜盖上设有第一物料加料口和第二物料加料口,第二物料加料口内设有第二物料加料管,该第二物料加料管直接伸入至导流筒内侧壁的竖向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反应釜将第二物料通过第二物料加料管加入到导流筒内侧竖向中间位置,第二物料与推进式搅拌桨叶片处于同一平面,加强了推进式搅拌桨对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直接机械剪切作用,提高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搅拌程度;在推进式搅拌桨和导流筒的配合下,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向下流动并从导流筒下方流出,再沿导流筒外侧壁与搪玻璃釜体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向上流动,进而使第一物料与和第二物料在导流筒内外循环,进一步强化了物料的混合效果,可以消除化工合成反应局部过热现象,加快了反应速度,减少了副产物生成。r>进一步地,搪玻璃釜体和搪玻璃釜盖之间设有法兰,两个法兰盘之间设有吊拉板,吊拉板通过左吊拉管和右吊拉管与导流筒连接并吊拉导流筒,使导流筒悬浮于搪玻璃釜体内。进一步地,导流筒内侧壁设有导流筒径向的多块上挡流板和多块下挡流板,多块上档流板和多块下档流板均匀分布于导流筒周向内侧壁上,防止物料随搅拌转动,而形成涡流。具体地,上挡流板和下挡流板的高度为导流筒高度的1/6-1/4,以强化推进式搅拌桨的搅拌效果。进一步地,搪玻璃釜盖横向中间侧壁上设有放置推进式搅拌桨的搅拌口,搅拌口外侧设有与推进式搅拌桨配套的减速机,该减速机用于降低推进式搅拌桨的转速,以满足工艺要求。进一步地,搪玻璃釜体设有反应釜夹套,反应釜夹套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通过往反应釜夹套通入冷却水或蒸汽来控制搪玻璃釜体内的反应温度,可以进一步消除化工合成反应局部过热现象。进一步地,导流筒位于搪玻璃釜体下封头以上0.5m-1.0m高度,导流筒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反应效果。进一步地,导流筒外径为搪玻璃釜体内径的1/3-1/2,导流筒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搅拌效果。进一步地,导流筒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以保证导流筒在强腐蚀性物料反应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反应釜示意图;其中,1、搪玻璃釜体,11、导流筒,111、上挡流板,112、下挡流板,12、推进式搅拌桨,121、叶片,13、反应釜夹套,131、冷却水进口,132、冷却水出口,133、蒸汽进口,134、冷凝水出口,2、搪玻璃釜盖,21、第一物料加料口,22、第二物料加料口,23、第二物料加料管,24、搅拌口,25、减速机,3、法兰,4、吊拉板,41、左吊拉管,42、右吊拉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在本技术中,术语“径向”、“周向”、“下方”、“向上”、“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或组成部分,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部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搪玻璃釜体1和搪玻璃釜盖2,其中,搪玻璃釜体1内侧设有导流筒11和位于导流筒11内侧横向中间位置的推进式搅拌桨12,推进式搅拌桨12的叶片121位于导流筒11内侧竖向中间位置,搪玻璃釜盖2上设有第一物料加料口21和第二物料加料口22,第二物料加料口22内设有第二物料加料管23,该第二物料加料管23直接伸入至导流筒11内侧壁的竖向中间位置。搪玻璃釜体1和搪玻璃釜盖2之间设有法兰3,两个法兰盘之间设有吊拉板4,吊拉板4通过左吊拉管41和右吊拉管42与导流筒11连接并吊拉导流筒11,使导流筒11悬浮于搪玻璃釜体1内。导流筒11内侧壁设有导流筒11径向的三块上挡流板111和三块下挡流板112,三块上档流板111和三块下档流板112间隔120°均匀分布于导流筒11周向内侧壁上。上挡流板111和下挡流板112的高度为导流筒11高度的1/5,以强化推进式搅拌桨12的搅拌效果。导流筒11位于搪玻璃釜体1下封头以上1.0m高度,导流筒11外径为搪玻璃釜体1内径的1/2,导流筒11过高或过低、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搅拌效果和反应效果。导流筒11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以保证导流筒11在强腐蚀性物料反应中的稳定性。搪玻璃釜盖2横向中间侧壁上设有放置推进式搅拌桨12的搅拌口24,搅拌口24外侧设有与推进式搅拌桨12配套的减速机25,该减速机25用于降低推进式搅拌桨12的转速,以满足工艺要求。搪玻璃釜体1设有反应釜夹套13,反应釜夹套13上设有冷却水进口131、冷却水出口132、蒸汽进口133、冷凝水出口134,通过往反应釜夹套13通入冷却水或蒸汽来控制搪玻璃釜体1内的反应温度,可以进一步消除化工合成反应局部过热现象。本实施例的新型反应釜实际使用时,先将第一物料通过第一物料加料口21加入搪玻璃釜体1内,使第一物料没过导流筒11上平面,控制减速机25使推进式搅拌桨12以一定转速转动,并向反应釜夹套13的蒸汽进口133通入蒸汽,待第一物料的温度达到要求后停止蒸汽的通入;再将第二物料通过第二物料加料管23加入至导流筒11竖向中间位置,同时向反应釜夹套13的冷却水进口131通入冷却水,第二物料与第一物料在推进式搅拌桨12的搅拌下充分混合反应,并受推进式搅拌桨12的作用向导流筒11下部流动,物料从导流筒11下方流出后,再沿导流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搪玻璃釜体和搪玻璃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搪玻璃釜体内侧设有导流筒和位于导流筒内侧横向中间位置的推进式搅拌桨,推进式搅拌桨的叶片位于导流筒内侧竖向中间位置,所述搪玻璃釜盖上设有第一物料加料口和第二物料加料口,第二物料加料口内设有第二物料加料管,该第二物料加料管直接伸入至导流筒内侧壁的竖向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搪玻璃釜体和搪玻璃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搪玻璃釜体内侧设有导流筒和位于导流筒内侧横向中间位置的推进式搅拌桨,推进式搅拌桨的叶片位于导流筒内侧竖向中间位置,所述搪玻璃釜盖上设有第一物料加料口和第二物料加料口,第二物料加料口内设有第二物料加料管,该第二物料加料管直接伸入至导流筒内侧壁的竖向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搪玻璃釜体和搪玻璃釜盖之间设有法兰,两个法兰盘之间设有吊拉板,吊拉板通过左吊拉管和右吊拉管与导流筒连接并吊拉导流筒。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辉苏天伟仇文仲赵磊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秦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