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2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包括针筒(1)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1)内的活塞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前端形成有用于连接胃管或肠管的连接部(3),且所述连接部(3)呈逐级渐粗的多级阶梯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与胃管或肠管连接时,可在连接处形成一个密闭系统,从而不容易泄漏液体,同时能完全冲洗管壁附着物,可以预防或处理胃管或肠管堵管的问题,避免因现有胃管或肠管使用过程容易有堵管的异常事件,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堵管冲洗装置,具体是关于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病人大多有胃管或肠管,在泵入或注射肠内营养物质过程中极其容易堵管,即使每4-6个小时给予冲洗,管路内壁仍旧会因为营养液的沉淀及附着而导致堵管。现有一些可以预防堵管的胃管或肠管,但存在以下几个缺点:①临床使用过程根据病人年龄选择6号至16号胃管或肠管,管路型号越小管径越细越容易堵管;②临床建议使用管径较细的胃管或肠管,增加病人舒适体验,预防鼻窦炎;③防堵管的胃管或肠管,均为增加侧孔设计,不能预防营养物质的沉淀造成的堵管。目前,临床工作常用普通注射器冲洗胃管或肠管,使用普通注射器进行单人操作冲洗时是一手持普通注射器冲管,另一手固定普通注射器及管路,容易导致冲洗时压力过大而断开普通注射器与管路的连接,同时由于普通注射器连接处在管路最外侧,因此冲洗过程中常会从胃管或肠管连接处漏水,并且当胃管或肠管部分或完全堵塞时注射器会冲洗困难,只能拔除管路重新留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以彻底解决胃肠管堵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的活塞芯杆,所述针筒的前端形成有用于连接胃管或肠管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呈逐级渐粗的多级阶梯锥形结构。所述的防堵管冲洗装置,优选地,在所述针筒的外部设置有圆台形手持部。所述的防堵管冲洗装置,优选地,所述针筒的容积为10-20ml,内径为13mm。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与胃管或肠管连接时,可在连接处形成一个密闭系统,从而不容易泄漏液体,同时能完全冲洗管壁附着物,可以预防或处理胃管或肠管堵管的问题,避免因现有胃管或肠管使用过程容易有堵管的异常事件,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堵管冲洗装置包括针筒1以及设置在针筒1内的活塞芯杆2,针筒1的前端形成有用于连接胃管或肠管的连接部3,且该连接部3呈逐级渐粗的多级阶梯锥形结构,由此当该连接部3与胃管或肠管连接时,由于阶梯锥形结构能够增加与胃管或肠管连接处的摩擦力,因此当胃管或肠管与针筒1的连接部3固定好后即可在连接处形成一个密闭系统,从而不容易从管路末端及与针筒1的连接处泄漏液体。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针筒1的外部设置有圆台形手持部4,手持部4的设计可以方便操作者固定针筒1,避免在单手连接针筒1及胃肠管时,因针筒1外表面光滑且无固定装置易导致冲洗压力过大而造成针筒1及胃肠管断开之现象。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针筒1的容积为10-20ml,内径为13mm,相比容积为20ml、内径为19mm的普通注射器,在同等力量进行冲洗时该防堵管冲洗装置能够产生更大压力,从而更易完全冲洗管壁附着物。本技术在使用时,先用防堵管冲洗装置抽取10-20ml温水,然后将针筒1的连接部3同胃管或肠管的末端连接,用脉冲式手法冲洗管路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包括针筒(1)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1)内的活塞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前端形成有用于连接胃管或肠管的连接部(3),且所述连接部(3)呈逐级渐粗的多级阶梯锥形结构;/n在所述针筒(1)的外部设置有圆台形手持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胃肠管的防堵管冲洗装置,包括针筒(1)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1)内的活塞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前端形成有用于连接胃管或肠管的连接部(3),且所述连接部(3)呈逐级渐粗的多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