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以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03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结构以及电机。固定结构包括:螺纹紧固件,其包括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螺杆部(11)带有外螺纹;减震垫(2),减震垫(2)具有开口(21),螺杆部(11)穿过开口(21),螺母部(12)位于减震垫(2)的上侧;卡片(3),其包括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底面(31)和顶面(32),底面(31)与顶面(32)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中,底面(31)位于减震垫(2)的下侧并且顶面(32)位于减震垫(2)的开口(21)中,卡片(3)具有延伸穿过底面(31)和顶面(32)的通孔(33),该通孔(33)至少部分地构造成小于螺杆部(11)的直径。在根据本申请的固定结构中,螺纹紧固件不容易与电机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结构以及电机
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结构以及带有这样的固定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与待安装电机的物体(例如车辆)的一种固定方式是:电机与支架固定连接,再通过螺纹紧固件将支架固定在车辆、例如车架处。用于车辆的电机在发货时可以选择同时将螺纹紧固件附接在电机的支架处,在安装电机时只需将螺纹紧固件拧紧到车辆处,安装简单方便。然而,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螺纹紧固件与电机(支架)脱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螺纹紧固件易于与电机脱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固定结构,其包括:螺纹紧固件,其包括螺杆部和螺母部,所述螺杆部带有外螺纹;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具有开口,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开口,所述螺母部位于所述减震垫的上侧;卡片,其包括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中,所述底面位于所述减震垫的下侧并且所述顶面位于所述减震垫的开口中,所述卡片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通孔,该通孔至少部分地构造成小于所述螺杆部的直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电机,其包括前述固定结构,并且支架与电机固定连接或者是电机的一部分。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卡片具有不在同一水平面中的底面和顶面,通孔延伸穿过卡片,并且通孔具有小于螺纹紧固件的螺杆部的直径的部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通孔对于螺杆部的限制,使螺纹紧固件不容易与电机脱离。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固定结构;图2示意性显示了图1中的固定机构中的卡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包括:螺纹紧固件,其包括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所述螺杆部11带有外螺纹,所述螺杆部11和所述螺母部12可以分别单独地构造为螺杆和螺母,或者所述螺杆部11和所述螺母部12可以集成为螺钉(此时螺母部为螺钉的螺钉头);减震垫2,减震垫2可以构造为弹性件,所述减震垫2具有开口21,所述螺杆部11穿过所述开口21,所述螺母部12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上侧;卡片3,其包括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底面31和顶面32。所述底面31与所述顶面32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中,所述底面31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下侧并且所述顶面32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开口21中,所述卡片3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底面31和所述顶面32的通孔33,该通孔33至少部分地构造成小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从而能够卡住所述螺杆部11。固定结构例如用于将电机固定到待安装的物体(例如车辆)处。减震垫2用于缓冲振动,减少所安装到的物体(例如车辆)的振动对电机造成不利影响。卡片3例如由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成本低并且可制造性好。需要说明的是:螺纹紧固件的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可以构造成分开的,即通过螺杆部11的外螺纹与螺母部12的内螺纹的配合使螺母部12旋拧到螺杆部11上;螺纹紧固件的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可以构造成一体的,即螺纹紧固件为带有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的螺栓。在根据本申请中的固定机构中,卡片3具有不在同一水平面中的底面31和顶面32,通孔33延伸穿过卡片3、具体地延伸穿过底面31和顶面32,并且通孔33具有小于螺纹紧固件的螺杆部11的直径的部分,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通孔33对于螺杆部11的限制,螺杆部11卡接在卡片3中,使螺纹紧固件不容易从通孔33中脱出,即螺纹紧固件不容易与减震垫以及用于安装的支架脱离,并且因此不容易与电机脱离。所述卡片3包括位于所述底面31和所述顶面32之间的过渡段34,所述过渡段34大致在竖直方向延伸。在此并不要求过渡段34严格地在竖直方向延伸,例如过渡段34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也是可以的,此时卡片3呈截圆锥形。在所述顶面32处,所述通孔33构造成小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同时在除了所述顶面32以外的部分处,所述通孔33构造成大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首先,通孔33只是部分地小于螺杆部11的直径,相对于通孔33整体小于螺杆部11的直径的方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阻力过大而螺杆部11难以拧入的问题;其次,通孔33在卡片3的最上方、也就是顶面32处构造成小于螺杆部11的直径,在运输或者安装的过程中,即使螺杆部11的下端碰到障碍物使螺杆部11向上移动,也能够最大可能地通过在顶面32处的通孔33卡住螺杆部11,避免螺杆部11与电机脱离。在所述顶面32处,所述卡片3设有沿着所述通孔33的径向延伸的弱化槽35。由于在顶面32处通孔33构造成小于螺杆部11的直径,螺杆部11卡接在卡片3的顶面32处,此时卡片3的顶面32发生弹性变形。通过沿着通孔33的径向延伸的弱化槽35,使得卡片3的顶面32易于弹性变形而不损坏。所述螺杆部11包括圆柱部111和渐缩部112,所述圆柱部111的外轮廓为圆柱形,所述渐缩部112的外轮廓从上往下逐渐缩小。通过构造所述渐缩部112使得螺杆部11易于插入待连接的物体的螺纹孔中。在所述顶面32处,所述通孔33构造成小于所述圆柱部111的直径。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过渡段34的长度大于所述渐缩部112的长度。通过这样的构造,在运输或者安装的过程中,即使螺杆部11的下端碰到障碍物使螺杆部11向上移动直至螺杆部11的下端与卡片3的底面31齐平,在卡片3的顶面32处的通孔33也能够卡住螺杆部11的圆柱部111,避免螺杆部11与电机脱离。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螺母部12与所述减震垫2之间的垫片4,用于分散所述螺母部12与所述减震垫2之间的应力,防止应力集中。垫片4例如由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垫片4与所述卡片3的底面31之间的衬套5,其同时布置在所述减震垫2的开口21中。衬套5例如由钢制成,其在两端支撑垫片4与卡片3的底面31,提高螺纹紧固件与所连接的物体之间的连接刚度。所述固定结构还可以包括支架6,所述减震垫2具有环形槽(包括圆孔槽和腰形孔槽)22,所述支架6通过所述环形槽22与所述减震垫2卡接。所述螺杆部11的外螺纹与待连接的物体的内螺纹配合,使得所述支架6与待连接的物体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机包括前述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其因此带有的技术特征以及具有的技术效果相应于前面的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支架与电机固定连接或者是电机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n螺纹紧固件,其包括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所述螺杆部(11)带有外螺纹;/n减震垫(2),所述减震垫(2)具有开口(21),所述螺杆部(11)穿过所述开口(21),所述螺母部(12)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上侧;/n卡片(3),其包括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底面(31)和顶面(32),所述底面(31)与所述顶面(32)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中,所述底面(31)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下侧并且所述顶面(32)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开口(21)中,所述卡片(3)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底面(31)和所述顶面(32)的通孔(33),该通孔(33)至少部分地构造成小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螺纹紧固件,其包括螺杆部(11)和螺母部(12),所述螺杆部(11)带有外螺纹;
减震垫(2),所述减震垫(2)具有开口(21),所述螺杆部(11)穿过所述开口(21),所述螺母部(12)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上侧;
卡片(3),其包括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底面(31)和顶面(32),所述底面(31)与所述顶面(32)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中,所述底面(31)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下侧并且所述顶面(32)位于所述减震垫(2)的开口(21)中,所述卡片(3)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底面(31)和所述顶面(32)的通孔(33),该通孔(33)至少部分地构造成小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3)包括位于所述底面(31)和所述顶面(32)之间的过渡段(34),所述过渡段(34)在竖直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32)处,所述通孔(33)构造成小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在除了所述顶面(32)以外的部分处,所述通孔(33)构造成大于所述螺杆部(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32)处,所述卡片(3)设有沿着所述通孔(33)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鹏程赵湛智周盼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