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及动力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91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及动力电池顶盖,其中注液孔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盖板上的注液孔和密封钉,所述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所述钉头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相适配,所述钉柱与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所述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注液孔下部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由于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安装后钉头顶面与盖板面保持平齐,密封圈抵靠在注液孔台阶面上,可以避免焊接前密封钉脱出或者移位,密封效果好、装配效率高,也不会出现像现有技术中的铝钉在沉头孔内放不平整、胶钉掉入电池内部等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及动力电池顶盖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及动力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电芯、用于容纳电芯的金属壳体和电池顶盖,电芯顶部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顶盖上设有正极柱、负极柱、注液孔和防爆阀。装配时,先将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与正极柱和负极柱焊接连接,然后将电芯置于壳体内,并将电池顶盖与壳体焊接密封,组装成半成品电池,再经过注液、化成和容量等一系列工序即得到动力电池。电池在注液后,需要对顶盖上注液孔进行密封处理,使电芯与外界环境隔绝,保证电池工作所需的化学环境,且能够防止电解液泄漏。目前的注液孔密封结构大多如图1所示,包括柱状胶钉5和片状铝钉6,具体为注液后先往盖板1上的注液孔2中塞胶钉5预密封,并将铝钉6放置在注液孔2上端的沉头孔21中,然后流转至焊接工位将铝钉6与盖板1激光密封焊接。上述注液孔密封结构组装效率低,且胶钉容易掉入电池内部、铝钉容易放不平整以及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注液孔密封结构存在组装效率低,且胶钉容易掉入电池内部、铝钉容易放不平整以及掉落的问题,提供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及动力电池顶盖,该密封结构在装配时可以提高密封钉装配效率,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不会有密封胶钉掉入壳体内部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盖板上的注液孔和密封钉,所述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所述钉头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相适配,所述钉柱与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所述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注液孔下部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本技术中的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安装时钉柱插入注液孔中,而钉头则位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内,可以使得钉头顶面与盖板面保持平齐,通过在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安装密封圈,并使密封圈与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可以避免焊接前密封钉脱出或者移位,同时装配时提前将密封圈套在密封钉上,可以提高密封钉装配效率,也不会出现像现有技术中的铝钉在沉头孔内放不平整、胶钉掉入电池内部等异常情况。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孔与注液孔上端沉头孔连接的边角设有倒角。如此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注液孔边角与密封钉上钉头与钉柱过渡处干涉,同时也防止边角毛刺损坏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钉头为上大下小的倒圆台形结构,所述沉头孔的内壁对应设为锥形面。采用上述方案,在对钉头与沉头孔顶部配合间隙进行焊接时,锥形面可以避免激光焊接漏光,造成爆点或者其它焊接不良影响气密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钉头的顶面设置有圆环形状的凹槽。通过在钉头顶面设置凹槽,一方面可以用于焊接应力释放,防止焊接时开裂,另一方面凹槽可以方便激光定位或抓取定位及确认正反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圈上嵌入密封槽内的截面积大于密封圈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如此使得密封圈大部分是嵌入在钉柱上的密封槽内,可以避免安装时密封圈脱落或者移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孔下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处设有过渡圆角,所述密封圈上对应设有与所述过渡圆角相适配的圆角面,从而使得密封圈与注液孔下部扩孔段贴合面更多,可以增加密封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槽的截面形状为U型。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以上所述的注液孔密封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安装时钉柱插入注液孔中,而钉头则位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内,可以使得钉头顶面与盖板面保持平齐,通过在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安装密封圈,并使密封圈与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可以避免焊接前密封钉脱出或者移位,同时装配时提前将密封圈套在密封钉上,可以提高密封钉装配效率,也不会出现像现有技术中的铝钉在沉头孔内放不平整、胶钉掉入电池内部等异常情况;2、通过在注液孔与注液孔上端沉头孔连接的边角设有倒角,能够避免注液孔边角与密封钉上钉头与钉柱过渡处干涉,防止边角毛刺损坏密封圈;3、通过将钉头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倒圆台形结构,沉头孔的内壁对应设为锥形面,在对钉头与沉头孔顶部配合间隙进行焊接时,锥形面可以避免激光焊接漏光,造成爆点或者其它焊接不良影响气密性;4、通过在密封钉的钉头上设置凹槽,一方面可以用于焊接应力释放,防止焊接时开裂,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激光定位或抓取定位及确认正反面。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注液孔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注液孔密封结构示意图。图3为盖板上注液孔结构示意图。图4为密封钉立体图。图中标记:1-盖板,2-注液孔,21-沉头孔,22-扩孔段,23-倒角,24-过渡圆角,3-密封钉,31-钉头,311-凹槽,32-钉柱,321-密封槽,4-密封圈,5-胶钉,6-铝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注液孔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盖板1上的注液孔2和密封钉3,所述密封钉3具有圆片状的钉头31和圆柱形的钉柱32,所述钉头31与注液孔2上端的沉头孔21相适配,所述钉柱32与注液孔2相适配,所述注液孔2下部设有扩孔段22,所述钉柱32上开有环形密封槽321,所述密封槽321中设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与注液孔2下部扩孔段22内壁挤压配合,且密封圈4上侧抵靠在扩孔段22与注液孔2之间的台阶面上。本技术中的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安装时钉柱插入注液孔中,而钉头则位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内,可以使得钉头顶面与盖板面保持平齐,通过在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安装密封圈,并使密封圈与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可以避免焊接前密封钉脱出或者移位,同时装配时提前将密封圈套在密封钉上,可以提高密封钉装配效率,也不会出现像现有技术中的铝钉在沉头孔内放不平整、胶钉掉入电池内部等异常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孔2与注液孔2上端沉头孔21连接的边角设有倒角23。如此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注液孔边角与密封钉上钉头与钉柱过渡处干涉,同时也防止边角毛刺损坏密封圈。本实施例中,所述钉头31为上大下小的倒圆台形结构,所述沉头孔21的内壁对应设为锥形面。采用上述方案,在对钉头与沉头孔顶部配合间隙进行焊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盖板上的注液孔和密封钉,所述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所述钉头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相适配,所述钉柱与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所述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注液孔下部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盖板上的注液孔和密封钉,所述密封钉具有钉头和钉柱,所述钉头与注液孔上端的沉头孔相适配,所述钉柱与注液孔相适配,所述注液孔下部设有扩孔段,所述钉柱上开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注液孔下部扩孔段内壁挤压配合,且密封圈上侧抵靠在扩孔段与注液孔之间的台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与注液孔上端沉头孔连接的边角设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头为上大下小的倒圆台形结构,所述沉头孔的内壁对应设为锥形面。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张万财王欢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