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3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托架模组,涉及硬盘托架领域,安装在硬盘上,硬盘托架模组包括解锁开关、托架后座、托架底座和托架前座,解锁开关和托架后座的一端相合连接,托架后座的另一端与硬盘连接,托架底座与托架后座的底部相合连接,解锁开关的底端位置设有托架前座;解锁开关、托架后座和托架底座合围成内部空心的矩形体结构,内部空心区域设有长型的导光柱,导光柱的一端通过托架后座固定;托架后座靠近解锁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扳手,卡扣扳手的一端铰接在解锁开关上,另一端可拆卸镶嵌入托架前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锁止功能,在未解锁情况下无法将硬盘拔出,保障了数据存储安全;安装的抗电磁干扰弹片,具备完善的电磁屏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盘托架模组
本技术涉及硬盘托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托架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E1.s固态硬盘并未普及,但该种硬盘凭借其小巧的体积在密集式存储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先天优势,并且凭借其支持热插拔,12V供电和更易散热的特点在未来大有可能取代M.2固态硬盘,但与E1.s相匹配的硬盘托架并不多见或存在种种技术缺陷:①电磁屏蔽能力弱;②由于结构紧凑的原因,托架不能很好的将硬盘健康灯或工作灯引出至前面板,如无导光柱设计。③托架结构设计简单或不存在锁扣将硬盘固定在机框内的功能,只靠硬盘连接器插拔力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托架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安装在硬盘上,硬盘托架模组包括解锁开关、托架后座、托架底座和托架前座,所述解锁开关和托架后座的一端相合连接,托架后座的另一端与硬盘连接,所述托架底座与托架后座的底部相合连接,所述解锁开关的底端位置设有托架前座;所述解锁开关、托架后座和托架底座合围成内部空心的矩形体结构,内部空心区域设有长型的导光柱,导光柱的一端通过托架后座固定;所述托架后座靠近解锁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扳手,卡扣扳手的一端铰接在解锁开关上,另一端可拆卸镶嵌入托架前座。解锁开关、托架后座、托架底座和托架前座组装简便,硬盘和托架后座通过十字形螺钉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解锁开关的中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的第一卡件,第一卡件上设置有穿孔,托架后座上设有对应的穿孔,解锁开关和托架后座通过穿孔和拉铆连接。r>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底座上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的第二卡件,第二卡件上设置有穿孔,托架后座上设有对应的穿孔,托架底座和托架后座通过穿孔和拉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后座上设置有若干对插槽,插槽上设有可拆卸卡嵌的抗电磁干扰弹片。进一步的,所述解锁开关的顶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的第三卡件,底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的第四卡件。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扳手的顶部与第三卡件重叠,重叠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穿孔,卡扣扳手和托架后座通过穿孔和拉铆连接,拉铆上设有第一扭簧。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前座包括镶嵌体和固定体,镶嵌体与解锁开关的第四卡件重叠,重叠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穿孔,托架前座和托架后座通过穿孔和拉铆连接,拉铆上设有第二扭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凹槽,卡扣扳手的底端可拆卸卡嵌入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锁止功能,在未解锁情况下无法将硬盘拔出,保障了数据存储安全;安装的抗电磁干扰弹片,具备完善的电磁屏蔽能力,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导光柱不占用额外空间,使结构紧凑,将硬盘灯信号传达至卡扣扳手位置以便观察;防反设计,以避免硬盘与连接器发生碰撞;尺寸小巧,避免占据过多机箱内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硬盘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硬盘;2-解锁开关;3-托架后座;4-托架底座;5-托架前座;6-穿孔;7-拉铆;8-导光柱;9-卡扣扳手;10-第一扭簧;11-第二扭簧;12-插槽;13-抗电磁干扰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参考图1-4,安装在硬盘1上,硬盘1托架模组包括解锁开关2、托架后座3、托架底座4和托架前座5,解锁开关2和托架后座3的一端相合连接,解锁开关2的中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3的第一卡件,第一卡件上设置有穿孔6,托架后座3上设有对应的穿孔6,解锁开关2和托架后座3通过穿孔6和拉铆7连接。托架后座3的另一端与硬盘1连接,托架底座4与托架后座3的底部相合连接,托架底座4上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3的第二卡件,第二卡件上设置有穿孔6,托架后座3上设有对应的穿孔6,托架底座4和托架后座3通过穿孔6和拉铆7连接,解锁开关2的底端位置设有托架前座5;解锁开关2、托架后座3和托架底座4合围成内部空心的矩形体结构,内部空心区域设有长型的导光柱8,导光柱8的一端通过托架后座3固定;解锁开关2的顶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3的第三卡件,底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3的第四卡件,托架后座3靠近解锁开关2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扳手9,卡扣扳手9的一端铰接在解锁开关2上,另一端可拆卸镶嵌入托架前座5,卡扣扳手9的顶部与第三卡件重叠,重叠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穿孔6,卡扣扳手9和托架后座3通过穿孔6和拉铆7连接,拉铆7上设有第一扭簧10,托架前座5包括镶嵌体和固定体,镶嵌体与解锁开关2的第四卡件重叠,重叠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穿孔6,托架前座5和托架后座3通过穿孔6和拉铆7连接,拉铆7上设有第二扭簧11,固定体上设有凹槽,卡扣扳手9的底端可拆卸卡嵌入凹槽中。托架后座3上设置有若干对插槽12,插槽12上设有可拆卸卡嵌的抗电磁干扰弹片13。卡扣扳手9附带装饰性前面板作用,托架前座5为锌合金开模件,解锁开关2为塑料开模件,第一扭簧10和第一扭簧11用于卡扣扳手9和解锁开关2的解锁和解锁后的复位,托架后座3用于实现和硬盘1的固定,同时具有布置抗电磁干扰弹片13和固定导光柱8的作用。硬盘1在插入机箱时,必须将卡扣扳手9打开,否则无法插入机框内。其次,在卡扣扳手9打开并插入机箱的情况下,若发生硬盘反插的情况,硬盘1和托架可与机框发生干涉无法插入,必须倒正硬盘1方向才可插入。导光柱8设计为直出设计,尽可能地避免了扭曲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将硬盘1的指示灯情况传达至卡扣扳手9位置。抗电磁干扰弹片13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结构简单易安装。解锁开关2、托架后座3、托架底座4和托架前座5组装简便,硬盘1和托架后座3通过十字形螺钉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具备锁止功能,在未解锁情况下无法将硬盘1拔出,保障了数据存储安全;安装的抗电磁干扰弹片13,具备完善的电磁屏蔽能力,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导光柱8不占用额外空间,使结构紧凑,将硬盘1灯信号传达至卡扣扳手9位置以便观察;防反设计,以避免硬盘1与连接器发生碰撞;尺寸小巧,避免占据过多机箱内部空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安装在硬盘上,其特征在于,硬盘托架模组包括解锁开关、托架后座、托架底座和托架前座,所述解锁开关和托架后座的一端相合连接,托架后座的另一端与硬盘连接,所述托架底座与托架后座的底部相合连接,所述解锁开关的底端位置设有托架前座;所述解锁开关、托架后座和托架底座合围成内部空心的矩形体结构,内部空心区域设有长型的导光柱,导光柱的一端通过托架后座固定;所述托架后座靠近解锁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扳手,卡扣扳手的一端铰接在解锁开关上,另一端可拆卸镶嵌入托架前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安装在硬盘上,其特征在于,硬盘托架模组包括解锁开关、托架后座、托架底座和托架前座,所述解锁开关和托架后座的一端相合连接,托架后座的另一端与硬盘连接,所述托架底座与托架后座的底部相合连接,所述解锁开关的底端位置设有托架前座;所述解锁开关、托架后座和托架底座合围成内部空心的矩形体结构,内部空心区域设有长型的导光柱,导光柱的一端通过托架后座固定;所述托架后座靠近解锁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扳手,卡扣扳手的一端铰接在解锁开关上,另一端可拆卸镶嵌入托架前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开关的中部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的第一卡件,第一卡件上设置有穿孔,托架后座上设有对应的穿孔,解锁开关和托架后座通过穿孔和拉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托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底座上设有镶嵌入托架后座的第二卡件,第二卡件上设置有穿孔,托架后座上设有对应的穿孔,托架底座和托架后座通过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崑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