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回流盖及自动化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653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回流盖及自动化分析仪。冷凝回流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中间具有用于供冲洗喷头穿过的通孔。冷凝回流盖盖于消解杯口部,在加热消解时,冷凝回流盖中间的通孔起到卸压作用,蒸发的样品遇到冷凝回流盖后冷凝回流到消解杯内;在消解结束后,冲洗喷头穿过通孔进入到冷凝回流盖下方,将残留在冷凝回流盖下表面及消解杯内壁的样品冲洗也回流到消解杯中,能充分有效收集消解物质,提升分析结果准确度,方便实现有机质实验过程中消解回流操作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回流盖及自动化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环境样品分析
,具体是一种冷凝回流盖及自动化分析仪。
技术介绍
在进行环境样品(水样、土壤样品、固体废弃物和大气采样时截留下来的颗粒物等)中的无机元素的测定时,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消解处理。消解处理的作用是破坏有机物、溶解颗粒物,并将各种价态的待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换成易于分解的无机化合物。目前在进行有机质实验过程中,先将样品和消解液加在消解杯中,再采用玻璃漏斗放置在消解杯上,然后进行加热消解处理。其中玻璃漏斗起到将蒸发的样品冷凝回流的目的,在加热完成后,由于会有样品成分残留在玻璃漏斗上,需要试验人员手动对玻璃漏斗进行清洗并将清洗液用于成分分析,整个试验操作较为繁琐,实验效率低。由于玻璃漏斗口部较大,占用空间大,无法应用到自动化分析仪器设备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冷凝回流盖及自动化分析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凝回流盖,用于盖设于消解杯的口部,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中间具有用于供冲洗喷头穿过的通孔。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加热消解时,冷凝回流盖中间的通孔起到卸压作用,蒸发的样品遇到冷凝回流盖后冷凝回流到消解杯内;在消解结束后,冲洗喷头穿过通孔进入到冷凝回流盖下方,将残留在冷凝回流盖下表面及消解杯内壁的样品冲洗也回流到消解杯中,能充分有效收集消解物质,提升分析结果准确度,方便实现有机质实验过程中消解回流操作的自动化。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为平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具有从所述通孔下边沿向下内径逐渐变大的内圆锥面。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具有凹球面,凹球面从所述通孔下边沿向下开口逐渐变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迎合冲洗喷头的冲洗水流方向,冲洗液能更为顺利地回流到消解杯内。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由特氟龙材质制成,或者,至少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材质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特氟龙又称聚四氟乙烯(PTFE),耐酸耐碱、具有疏水性且耐高温,易于清洁。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外轮廓包括处于上部的第一外径部和处于下部的第二外径部,所述第一外径部的直径稍大于消解杯的上开口内径,所述第二外径部的直径略小于消解杯的上开口内径。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冷凝回流盖放置到消解杯上后,第二外径部与消解杯内径匹配,提高冷凝回流盖在消解杯上的位置精度,在加热后,第二外径部受热膨胀能与消解杯内径紧密配合,第一外径部的下表面抵靠在消解杯上口边缘,起到限位和密封作用。进一步地,在平行于盖体上表面的投影面上,所述通孔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盖体正投影面积的1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合理的通孔面积占比,既能确保冲洗喷头的无阻碍进入,又能最大程度降低消解物质的蒸发泄漏量。一种自动化分析仪,包括:消解杯,其用于盛装待消解样品和消解液;上述的冷凝回流盖,在消解处理时,所述冷凝回流盖盖设于消解杯口部;冲洗装置,其包括冲洗喷头、冲洗液供液机构和冲洗喷头移载机构,所述冲洗喷头移载机构带动所述冲洗喷头穿过所述冷凝回流盖的通孔,所述冲洗液供液机构用于给所述冲洗喷头提供冲洗液。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化分析仪能自动完成消解过程中冷凝回流全流程,提高实验效率,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进一步地,所述冲洗喷头上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从内径侧往外径侧斜向上延伸设置的喷液孔。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使水流更好地迎合冷凝回流盖的待冲洗下表面,提高清洁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凝回流盖放置区、以及用于移载所述冷凝回流盖的机械抓手。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冲洗装置能高效清洁冷凝回流盖,冷凝回流盖作为共用部件,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也进一步提高分析仪的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冷凝回流盖底面为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冷凝回流盖底面具有内圆锥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冷凝回流盖底面具有凹球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自动化分析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0-冷凝回流盖;101-盖体;102-通孔;103-平面;104-内圆锥面;105-凹球面;106-第一外径部;107-第二外径部;20-消解杯;30-冲洗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3所示,一种冷凝回流盖,用于盖设于消解杯的口部,包括盖体101,盖体101中间具有用于供冲洗喷头穿过的通孔10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加热消解时,冷凝回流盖中间的通孔起到卸压作用,蒸发的样品遇到冷凝回流盖后冷凝回流到消解杯内;在消解结束后,冲洗喷头穿过通孔进入到冷凝回流盖下方,将残留在冷凝回流盖下表面及消解杯内壁的样品冲洗也回流到消解杯中,能充分有效收集消解物质,提升分析结果准确度,方便实现有机质实验过程中消解回流操作的自动化。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01的下表面为平面10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01的下表面具有从通孔102下边沿向下内径逐渐变大的内圆锥面104。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01的下表面具有凹球面105,凹球面105从通孔102下边沿向下开口逐渐变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迎合冲洗喷头的冲洗水流方向,冲洗液能更为顺利地回流到消解杯内。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01由特氟龙材质制成,或者,至少在盖体101的下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材质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特氟龙材质耐酸耐碱、具有疏水性且耐高温,易于对盖体下表面残留物质的清洁。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01的外轮廓包括处于上部的第一外径部106和处于下部的第二外径部107,第一外径部106的直径稍大于消解杯的上开口内径,第二外径部107的直径略小于消解杯的上开口内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冷凝回流盖放置到消解杯上后,第二外径部与消解杯内径匹配,提高冷凝回流盖在消解杯上的位置精度,在加热后,第二外径部受热膨胀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回流盖,用于盖设于消解杯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中间具有用于供冲洗喷头穿过的通孔,/n其中,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具有从所述通孔下边沿向下内径逐渐变大的内圆锥面;/n或者,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具有凹球面,凹球面从所述通孔下边沿向下开口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回流盖,用于盖设于消解杯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中间具有用于供冲洗喷头穿过的通孔,
其中,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具有从所述通孔下边沿向下内径逐渐变大的内圆锥面;
或者,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具有凹球面,凹球面从所述通孔下边沿向下开口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回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由特氟龙材质制成,或者,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材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回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轮廓包括处于上部的第一外径部和处于下部的第二外径部,所述第一外径部的直径稍大于消解杯的上开口内径,所述第二外径部的直径略小于消解杯的上开口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回流盖,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盖体上表面的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