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63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包括:气化炉、电炉、尾气分析装置、配气仪、气化控制仪、控制器、进气管、通气管和排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内部上端设置配气仪;在所述气化炉的外侧上端设置气化控制仪,且气化控制仪与配气仪相配合运用;在所述气化炉的侧壁底端设置控制器;在所述气化炉的左侧设置进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右侧设置电炉,且气化炉与电炉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在所述电炉的右侧设置尾气分析装置,且尾气分析装置与电炉之间通过排气管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利,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焦炭测量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炉都采用了大喷煤的操作,由于煤粉中的氢含量较高,随着煤比的增加,煤气中的氢含量也随之增加,所以,焦炭反应性的测量要考虑氢的影响。当前已有的焦炭反应性检测设备都是在不考虑煤气中水蒸气的影响下检测的,并且对于反应过程中的气体成分不清楚,所以现有检测设备的缺点是无法近似模拟高炉内煤气环境,检测结果不能完全代表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情况,对焦炭热性能的检测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包括:气化炉、电炉、尾气分析装置、配气仪、气化控制仪、控制器、进气管、通气管和排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内部上端设置配气仪;在所述气化炉的外侧上端设置气化控制仪,且气化控制仪与配气仪相配合运用;在所述气化炉的侧壁底端设置控制器;在所述气化炉的左侧设置进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右侧设置电炉,且气化炉与电炉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在所述电炉的右侧设置尾气分析装置,且尾气分析装置与电炉之间通过排气管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与本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并且控制本装置的运行。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不少于一根,且根据配气种类的多少进行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电炉包括焦炭反应器、电心热电偶、可移动热电偶、热电偶套管和料层;在所述电炉的内部中心设置焦炭反应器,且焦炭反应器固定在电炉的内部上端中心;在所述焦炭反应器的内部底端设置料层;在所述焦炭反应器的内部中心设置电心热电偶,且电心热电偶的上端延伸出焦炭反应器;在所述电心热电偶的一侧设置热电偶套管,且热电偶套管固定在焦炭反应器上;在所述热电偶套管内设置可移动热电偶;在所述电炉的内部一侧设置排气管,且排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焦炭反应器的底端,另一端延伸出电炉并设置在尾气分析装置上。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通气管和排气管均匀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热电偶套管由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制成。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利,控制器电连接配气仪,用于控制焦炭反应性气体的组成和出气量;控装器电连接气化挖制仪,用于控制气化控制仪的出气量;控制器电连接热电偶,用于控制热电偶的加热温度;控制器电连接尾气分析装置,用于检测尾气组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气化炉,2-电炉,21-焦炭反应器,22-电心热电偶,23-可移动热电偶,24-热电偶套管,25-料层,3-尾气分析装置,4-配气仪,5-气化控制仪,6-控制器,7-进气管,8-通气管,9-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包括:气化炉1、电炉2、尾气分析装置3、配气仪4、气化控制仪5、控制器6、进气管7、通气管8和排气管9;在气化炉1的内部上端设置配气仪4,在气化炉1的外侧上端设置气化控制仪5,且气化控制仪5与配气仪4相配合运用;在气化炉1的侧壁底端设置控制器6,在气化炉1的左侧设置进气管7,在气化炉1的右侧设置电炉2,且气化炉1与电炉2之间通过通气管8连接;在电炉2的右侧设置尾气分析装置3,且尾气分析装置3与电炉2之间通过排气管9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6与本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并且控制本装置的运行。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7不少于一根,且根据配气种类的多少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电炉2包括焦炭反应器21、电心热电偶22、可移动热电偶23、热电偶套管24和料层25;在电炉2的内部中心设置焦炭反应器21,且焦炭反应器21固定在电炉2的内部上端中心;在焦炭反应器21的内部底端设置料层25,在焦炭反应器21的内部中心设置电心热电偶22,且电心热电偶22的上端延伸出焦炭反应器21;在电心热电偶22的一侧设置热电偶套管24,且热电偶套管24固定在焦炭反应器21上;在热电偶套管24内设置可移动热电偶23,在电炉2的内部一侧设置排气管9,且排气管9的一端设置在焦炭反应器21的底端,另一端延伸出电炉2并设置在尾气分析装置3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7、通气管8和排气管9均匀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偶套管24由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制成。本技术采用标准焦炭反应器,根据GB/T4000-1996《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制造,适用于高炉炼铁用焦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强度的测定,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加赘述。测定加热炉时,焦炭反应器21的使用完全按照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试验过程,其原理是: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置于反应器中,在1100+5℃时与二氧化碳反应2小时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CRI%)。反应后的焦炭,经I型转鼓试验后,大于lO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CSR%)。测定过程为:称取200±0.5g焦炭试样(大约38-42个之间),在反应器底部铺一层高约100mm的高铝球(大约40个),上面平放筛板。然后装入焦炭试样(料层25),注意装样前调整好高铝球高度,使焦炭反应器21内料层25处于加热炉恒温区内,将固定在上盖上的中心热电偶22插入料层25中心位置,上盖上还设有热电偶套管24,其下部插入高铝球中。用螺丝将上盖与焦炭反应器21筒体固定,将焦炭反应器21置于炉顶的托架上吊放在加热炉内,托架与加热炉盖间放置石棉板隔热。将进气管7、排气管9分别与供气系统、排气系统连接。将可移动热电偶23插入反应器热电偶套管24内,检查气路,保证严密。用控制器调节加热炉加热进行试验,中心热电偶22用于测定反应器内料层25的温度。试验过程中,通过机械手操纵可移动热电偶24以中心热电偶22为参照上下移动,其步进精度为1~10mm,测量温区长度为100~150mm,测量精度为1100℃±5℃。最终测量结果通过外接线从可移动热电偶23的输出端传到测温仪上,并通过测温仪上的屏幕显示。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电炉、尾气分析装置、配气仪、气化控制仪、控制器、进气管、通气管和排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内部上端设置配气仪;在所述气化炉的外侧上端设置气化控制仪,且气化控制仪与配气仪相配合运用;在所述气化炉的侧壁底端设置控制器;在所述气化炉的左侧设置进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右侧设置电炉,且气化炉与电炉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在所述电炉的右侧设置尾气分析装置,且尾气分析装置与电炉之间通过排气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电炉、尾气分析装置、配气仪、气化控制仪、控制器、进气管、通气管和排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内部上端设置配气仪;在所述气化炉的外侧上端设置气化控制仪,且气化控制仪与配气仪相配合运用;在所述气化炉的侧壁底端设置控制器;在所述气化炉的左侧设置进气管;在所述气化炉的右侧设置电炉,且气化炉与电炉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在所述电炉的右侧设置尾气分析装置,且尾气分析装置与电炉之间通过排气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本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并且控制本装置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焦炭热性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不少于一根,且根据配气种类的多少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光耀王培培陈洪博刘小芳赵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今日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