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57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架体、基台、仓门和检测台,所述基台下方的两侧安装有仓门,所述基台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架体,所述基台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台,所述架体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联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一主动齿轮背后的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驱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驱动,由于第一从动齿轮深入盖板内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上升,待齿条上升至高点,即聚力弹簧压缩至最瘪,后驱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一侧螺筒内第二螺杆驱动,让第二螺杆上最左侧驱动块右移,同时会带动上方固定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齿轮板右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减震器
,具体为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前减震器焊接位置处在进行焊接完成后,出厂前需要进行冲击力的自动化监测,主要就是通过外部冲击直击减震器的焊接处,从而来了解减震器焊接处的强度,该种过程是减震器生产期间必不可少的程序,更是为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做保证,目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的自动化监测设备种类较多,且基本上都已经满足了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传统的减震器焊接冲击力监测设备也仍会有一定的缺陷需要去解决,如现有的该种监测设备一般采用的是液压气缸进行释放冲击力,从而对减震器焊接处进行冲击施力,但该种冲击效果并不是很好,冲击力度可能不足,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冲击力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架体、基台、仓门和检测台,所述基台下方的两侧安装有仓门,所述基台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架体,所述基台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台,所述架体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齿板导槽、第二伺服电机、第一电机放置台、螺筒、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盖板、聚力弹簧、齿条、齿轮板、第三伺服电机、第二电机放置台、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齿架、加固板、挑杆、铰接座、缓冲弹簧、驱动块、第二螺杆和滑块,所述架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贯穿并延伸出架体的下方,所述齿条的顶端连接有聚力弹簧,所述架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侧贯穿出螺筒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放置台,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的一侧套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顶端连接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顶端贯穿出螺筒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背面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放置台,所述第二电机放置台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传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架体底端的一侧连接有齿架,所述齿架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侧与齿条底端的一侧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内部的两侧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插入齿板的两侧凹槽内,所述齿板利用两侧凹槽与导槽配合滑块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齿板的下方设置有挑杆,所述挑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挑杆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挑杆的另一侧延伸并贯穿进入到检测台的内部,所述检测台内部一侧的上方活动铰接有加固板。优选的,所述架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巨齿轮、厚齿轮、第一螺杆和限位板,所述架体一侧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架体的另一侧,所述输出轴的一侧连接有巨齿轮,所述巨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厚齿轮,所述厚齿轮的一侧焊接固定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检测台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架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防偏移轮、伸缩腔、固定杆、滑动轴和卡合弹簧,所述架体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部中间位置处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计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一侧中空部分连接有滑动轴。优选的,所述巨齿轮的直径大于厚齿轮的直径,所述巨齿轮的厚度或宽度小于厚齿轮的厚度或宽度,所述巨齿轮利用第一伺服电机与厚齿轮啮合传动。优选的,所述聚力弹簧的上方与盖板焊接固定,所述齿条利用聚力弹簧在盖板的内部设计为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螺杆连接传动,所述驱动块与第二螺杆之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延伸至盖板的内部与齿条啮合传动。优选的,所述加固板利用挑杆翻转调节,所述加固板与挑杆之间设计为翻转结构。优选的,所述滑动轴的一侧连接有防偏移轮,所述滑动轴的一侧连接卡合弹簧,所述卡合弹簧的一侧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在固定杆设计为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防偏移轮在架体的内部共设置有两组,且防偏移轮与齿条相贴合,所述防偏移轮呈对称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启动第一主动齿轮背后的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驱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驱动,由于第一从动齿轮深入盖板内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上升,待齿条上升至高点,即聚力弹簧压缩至最瘪,后驱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一侧螺筒内第二螺杆驱动,让第二螺杆上最左侧驱动块右移,同时会带动上方固定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齿轮板右移,移动的过程第一从动齿轮不再啮合齿条,与此同时受到聚力弹簧的作用,齿条受到很大一个向下的力,齿条部分贯穿架体,让齿条从架体底部用快速力下压,提供一个很强的冲击力,并对准底部检测台上工件,进行强有力的冲击,实现冲击力的测试,齿条底部部分也有部分齿片,且一侧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带动一侧第二从动齿轮及一侧的齿板在导槽上滑动,齿板受到受到齿条下落的瞬间力会在导槽上滑动,同时下压底部挑杆,挑杆利用铰接座活动铰接,为此左侧挑杆升高,由于挑杆左侧插入检测台内部,同时检测台内部一侧活动铰接加固板,挑杆左侧挑起带动加固板底部传动,让加固板底部向右转动,顶部向左转动伸出检测台,最终加固板对放置在检测台上的工件右侧加固,提供一个右侧加固力,有效提高冲击力的稳定。2、通过将待检测的减震器装置放置到检测台上,后启动架体一侧底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贯穿架体连接有巨齿轮,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带动巨齿轮转动,顺势带动底部啮合的厚齿轮转动,由于厚齿轮一侧焊接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一侧贯穿检测台,从而带动第一螺杆在检测台上左右移动,于此同时厚齿轮也随之移动,由于厚齿轮厚度较宽,不影响与巨齿轮当的啮合,后利用第一螺杆端头限位板对检测台上工件侧边限位,从而提高工件放置在检测台上的稳定,从而避免冲击力造成工件掉落情况发生。3、通过在架体内部两侧设置有两个伸缩腔,伸缩腔的内部一侧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采用滑动轴连接有防偏移轮,利用防偏移轮与贯穿架体部分的齿条相接触,能够提升齿条在架体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偏移,同时利用滑动轴一侧卡合弹簧进行滑动调节,使其回正,完成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螺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槽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限位组件;201、第一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架体(1)、基台(3)、仓门(4)和检测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3)下方的两侧安装有仓门(4),所述基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架体(1),所述基台(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台(5),所述架体(1)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联动组件(6),所述联动组件(6)包括齿板(601)导槽(602)、第二伺服电机(603)、第一电机放置台(604)、螺筒(605)、第一主动齿轮(606)、第一从动齿轮(607)、盖板(608)、聚力弹簧(609)、齿条(610)、齿轮板(611)、第三伺服电机(612)、第二电机放置台(613)、第二主动齿轮(614)、第二从动齿轮(615)、齿架(616)、加固板(617)、挑杆(618)、铰接座(619)、缓冲弹簧(620)、驱动块(621)、第二螺杆(622)和滑块(623),所述架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罩设有盖板(608),所述盖板(608)的内部设置有齿条(610),所述齿条(610)的下方贯穿并延伸出架体(1)的下方,所述齿条(610)的顶端连接有聚力弹簧(609),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螺筒(605),所述螺筒(60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螺杆(622),所述第二螺杆(622)的一侧贯穿出螺筒(605)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60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03)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放置台(604),所述第二螺杆(622)的表面的一侧套设有驱动块(621),所述驱动块(621)的顶端连接有齿轮板(611),所述齿轮板(611)的顶端贯穿出螺筒(605)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606),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06)的背面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61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612)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放置台(613),所述第二电机放置台(613)与第三伺服电机(612)连接传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0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607),所述架体(1)底端的一侧连接有齿架(616),所述齿架(616)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614),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14)的一侧与齿条(610)底端的一侧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14)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615),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15)的一侧啮合有齿板(601),所述齿板(601)的一侧设置有导槽(602),所述导槽(602)内部的两侧固定有滑块(623),所述滑块(623)插入齿板(601)的两侧凹槽内,所述齿板(601)利用两侧凹槽与导槽(602)配合滑块(623)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齿板(601)的下方设置有挑杆(618),所述挑杆(61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座(619),所述挑杆(618)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缓冲弹簧(620),所述挑杆(618)的另一侧延伸并贯穿进入到检测台(5)的内部,所述检测台(5)内部一侧的上方活动铰接有加固板(6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架体(1)、基台(3)、仓门(4)和检测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3)下方的两侧安装有仓门(4),所述基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架体(1),所述基台(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台(5),所述架体(1)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联动组件(6),所述联动组件(6)包括齿板(601)导槽(602)、第二伺服电机(603)、第一电机放置台(604)、螺筒(605)、第一主动齿轮(606)、第一从动齿轮(607)、盖板(608)、聚力弹簧(609)、齿条(610)、齿轮板(611)、第三伺服电机(612)、第二电机放置台(613)、第二主动齿轮(614)、第二从动齿轮(615)、齿架(616)、加固板(617)、挑杆(618)、铰接座(619)、缓冲弹簧(620)、驱动块(621)、第二螺杆(622)和滑块(623),所述架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罩设有盖板(608),所述盖板(608)的内部设置有齿条(610),所述齿条(610)的下方贯穿并延伸出架体(1)的下方,所述齿条(610)的顶端连接有聚力弹簧(609),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螺筒(605),所述螺筒(60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螺杆(622),所述第二螺杆(622)的一侧贯穿出螺筒(605)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60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03)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放置台(604),所述第二螺杆(622)的表面的一侧套设有驱动块(621),所述驱动块(621)的顶端连接有齿轮板(611),所述齿轮板(611)的顶端贯穿出螺筒(605)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606),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06)的背面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61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612)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放置台(613),所述第二电机放置台(613)与第三伺服电机(612)连接传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0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607),所述架体(1)底端的一侧连接有齿架(616),所述齿架(616)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614),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14)的一侧与齿条(610)底端的一侧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14)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615),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15)的一侧啮合有齿板(601),所述齿板(601)的一侧设置有导槽(602),所述导槽(602)内部的两侧固定有滑块(623),所述滑块(623)插入齿板(601)的两侧凹槽内,所述齿板(601)利用两侧凹槽与导槽(602)配合滑块(623)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齿板(601)的下方设置有挑杆(618),所述挑杆(61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座(619),所述挑杆(618)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缓冲弹簧(620),所述挑杆(618)的另一侧延伸并贯穿进入到检测台(5)的内部,所述检测台(5)内部一侧的上方活动铰接有加固板(6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焊接冲击力自动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01)、输出轴(202)、巨齿轮(203)、厚齿轮(204)、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兰莫海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正通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