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21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主通道和多段与主通道相平行的内腔,所述主通道的开口位于阀体端面上,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多个设有与对应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每个所述内腔与主通道之间均设有支通道和连接孔,所述支通道和连接孔的两端均分别与主通道和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位于支通道和气孔之间,且连接孔的两端设有弹性密封薄膜,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阀球,并在阀体两侧壁上设有一对与连接孔相连通的腰形孔,所述阀球的中部穿设有一根阀杆,所述阀杆的两端从对应的腰形孔中穿出至阀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善、运行可靠、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
技术介绍
电子扫描压力测量阀是一种通用多点压力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飞行器、地面交通工具(汽车、高铁等)、风力机叶片、发动机等项目的风洞及外场试验中。目前国际上电子扫描阀的商业化仪器主要由PSI、Scanivalve和Kulite等美国公司占据市场,在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冲突形势下,美国对该类仪器在我国航空、航天、发动机等众多领域限制销售,严重影响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而国内的切换阀有采用微型电磁阀技术,通过控制多个电磁阀实现气路切换,但这种类型的切换阀存在着结构复杂、控制耗电量较大的缺陷。其次部分切换阀采用微型气囊技术,通过控制气囊压力从而控制管路导通与堵塞实现气路切换,但需要配置专用压力气源,且因气囊老化需定期更换,增加了切换阀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善、运行可靠、能耗低等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主通道和多段与主通道相平行的内腔,所述主通道的开口位于阀体端面上,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多个设有与对应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每个所述内腔与主通道之间均设有支通道和连接孔,所述支通道和连接孔的两端均分别与主通道和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位于支通道和气孔之间,且连接孔的两端设有弹性密封薄膜,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阀球,并在阀体两侧壁上设有一对与连接孔相连通的腰形孔,所述阀球的中部穿设有一根阀杆,所述阀杆的两端从对应的腰形孔中穿出至阀体外。所述阀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所述弹性密封薄膜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之间以及第二阀板与第三阀板之间,所述主通道由设置在第一阀板表面上的通槽与其中一个弹性密封薄膜围合构成,所述内腔由设置在第二阀板表面上的第一凹槽与另一个弹性密封薄膜围合构成,所述气孔由设置在第二阀板表面上的第二凹槽与另一个弹性密封薄膜围合构成;所述连接孔、腰形孔和支通道均设置在第二阀板上,位于支通道两端的弹性密封薄膜上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和第三阀板具有亚克力板制成。优选的,所述通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弧形槽。优选的,所述弹性密封薄膜由PMP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内腔设置有三段,第一段内腔和该内腔中的气孔构成吹除通道;第二段内腔和第三段内腔相连通构成组合腔,两个支通道分别位于组合腔两端位置,第二段内腔上连接的气孔和第三段内腔上连接的气孔合并构成组合孔,所述组合孔和组合腔构成校准通道。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架,若干所述阀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若干阀体构成阵列排布结构;每列阀体上相同位置的每相邻的两个阀杆首尾相连构成驱动杆,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驱动杆传动相连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驱动杆使阀球在连接孔内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若干对设置在安装架两侧的框架,每行的多根驱动杆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框架上,每对的两个所述框架的一端均连接在同一根吸磁板上,所述吸磁板与安装架之间设有弹簧,每一个吸磁板的一侧均设有电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善、运行可靠、能耗低等优点。具体来讲,本技术的阀体由三块亚克力板构成,阀体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多个支通道、主通道以及配合的之间相互连通的阀球设计,可实现检查管路泄漏、自校准和测量等三种功能,功能完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阀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阀球与阀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架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安装架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阀体的阀球动作状态关系表;附图标记:1、弹性密封薄膜;2、阀球;3、连接孔;4、腰形孔;5、阀杆;6、第一阀板;7、第二阀板;8、第三阀板;9、通槽;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支通道;13、通孔;14、安装架;15、框架;16、吸磁板;17、弹簧;18、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主通道和多段与主通道相平行的内腔,所述主通道的开口位于阀体端面上,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多个设有与对应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每个所述内腔与主通道之间均设有支通道12和连接孔3,所述支通道12和连接孔3的两端均分别与主通道和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3位于支通道12和气孔之间,且连接孔3的两端设有弹性密封薄膜1,所述连接孔3内设有阀球2,当阀球2移动到其中主通道或支通道12内后,在弹性密封膜的作用配合下实现对该通道的阻断,在图2中阀球2的左右移动可实现支通道12和主通道之间的相互连通,并在阀体两侧壁上设有一对与连接孔3相连通的腰形孔4,所述阀球2的中部穿设有一根阀杆5,所述阀杆5的两端从对应的腰形孔4中穿出至阀体外。进一步的,为了使阀体结构更简单,所述阀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阀板6、第二阀板7和第三阀板8,所述弹性密封薄膜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之间以及第二阀板7与第三阀板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板6、第二阀板7和第三阀板8均由亚克力板制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弹性密封薄膜1优选采用PMP材料,使用寿命长,弹性密封薄膜1和三块阀板相互之间均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相连,而对于所述主通道是由设置在第一阀板6表面上的通槽9与其中一个弹性密封薄膜1围合构成,通槽9贯通第一阀板6的两端,所述内腔由设置在第二阀板7表面上的第一凹槽10与另一个弹性密封薄膜1围合构成,所述气孔由设置在第二阀板7表面上的第二凹槽11与另一个弹性密封薄膜1围合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通槽9、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1均为弧形槽,以适配阀球2进行密封阻断;所述连接孔3、腰形孔4和支通道12均设置在第二阀板7上,位于支通道12两端的弹性密封薄膜1上设有通孔13。进一步的,所述内腔设置有三段,优选在阀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三段,第一段内腔和该内腔中的气孔构成吹除通道,起到反吹功能,可实现对阀体通道内的杂质清除;第二段内腔和第三段内腔相连通构成组合腔,两个支通道12分别位于组合腔两端位置,第二段内腔上连接的气孔和第三段内腔上连接的气孔合并构成组合孔,所述组合孔和组合腔构成校准通道,校准通道可实现对压力测量进行自校准。在图2中,相对应的每个阀体内的阀球2设有三个,由上而下依次为阀球K1、阀球K2、阀球K3,阀体的上端为气压接入端,阀体的下端连接至压力传感器,传感器有差压传感器和绝压传感器;阀球2动作状态图如图6所示,三个阀球2不同的动作实现不同的功能。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同时对多个压力进行测量,因此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还包括安装架14,若干所述阀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4上且若干阀体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主通道和多段与主通道相平行的内腔,所述主通道的开口位于阀体端面上,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多个设有与对应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每个所述内腔与主通道之间均设有支通道(12)和连接孔(3),所述支通道(12)和连接孔(3)的两端均分别与主通道和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3)位于支通道(12)和气孔之间,且连接孔(3)的两端设有弹性密封薄膜(1),所述连接孔(3)内设有阀球(2),并在阀体两侧壁上设有一对与连接孔(3)相连通的腰形孔(4),所述阀球(2)的中部穿设有一根阀杆(5),所述阀杆(5)的两端从对应的腰形孔(4)中穿出至阀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主通道和多段与主通道相平行的内腔,所述主通道的开口位于阀体端面上,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多个设有与对应的内腔相连通的气孔,每个所述内腔与主通道之间均设有支通道(12)和连接孔(3),所述支通道(12)和连接孔(3)的两端均分别与主通道和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3)位于支通道(12)和气孔之间,且连接孔(3)的两端设有弹性密封薄膜(1),所述连接孔(3)内设有阀球(2),并在阀体两侧壁上设有一对与连接孔(3)相连通的腰形孔(4),所述阀球(2)的中部穿设有一根阀杆(5),所述阀杆(5)的两端从对应的腰形孔(4)中穿出至阀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阀板(6)、第二阀板(7)和第三阀板(8),所述弹性密封薄膜(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之间以及第二阀板(7)与第三阀板(8)之间,所述主通道由设置在第一阀板(6)表面上的通槽(9)与其中一个弹性密封薄膜(1)围合构成,所述内腔由设置在第二阀板(7)表面上的第一凹槽(10)与另一个弹性密封薄膜(1)围合构成,所述气孔由设置在第二阀板(7)表面上的第二凹槽(11)与另一个弹性密封薄膜(1)围合构成;
所述连接孔(3)、腰形孔(4)和支通道(12)均设置在第二阀板(7)上,位于支通道(12)两端的弹性密封薄膜(1)上设有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微流量压力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永刚温渝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商升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