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隐形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06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隐形纱窗,该防水隐形纱窗由纱窗边框、隐形纱窗和防水窗组成,所述纱窗边框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外的一侧,所述隐形纱窗嵌于第一限位槽内部,所述防水窗嵌于第二限位槽内部,所述隐形纱窗内部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部开设有通槽,可解决隐形纱窗在回弹的过程中出现卡壳的问题,所述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雨水传感器,所述防水窗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当雨水传感器检测到天气下雨时,控制器控制电机旋转打开防水窗,避免无人在家时天气突然下雨,不能及时关窗导致雨水进入室内淋湿家具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隐形纱窗
本技术涉及纱窗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隐形纱窗。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纱窗种类主要有固定纱窗、磁条纱窗、折叠纱窗和隐形纱窗等,其中固定纱窗样式老旧,拆卸不够灵活,容易堆积灰尘;磁条纱窗的磁条在风吹日晒的条件下寿命有限,每两三年就需要更换一次磁条;折叠纱窗的防蚊和防风效果都不好,而且受潮受晒后线绳容易断,折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隐形纱窗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纱窗形式,通过一定的工艺将纱网缠绕到卷轴的轴筒上置于纱盒中,再以轴筒作为纱网的芯轴,轴筒的一端通过扭簧与纱盒的端盖的轴承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轮与端盖的轴承连接。使用时手动拉出纱网至预设位置并通过固定件固定纱网,不用时解除纱网与固定件的连接,纱网在扭簧的作用下重新缠绕到芯轴上收回到纱盒中。但在扭簧作用下,纱网缠绕速度过块,纱网剧烈撞击纱盒,容易导致纱网或纱盒损坏,也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本公司在2019年08月09日递交申请号为201921291232.1,专利技术名称为卷轴用缓冲器、隐形纱窗卷轴及隐形纱窗的专利技术申请中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专利技术依然存在的问题是;1、无人在家时天气突然下雨不能及时关窗,雨水就会通过纱窗进入室内淋湿家具造成财产损失;2、当卷轴式隐形纱窗需要清洗时,网纱拆卸不方便;3、卷轴式隐形纱窗在回弹时回弹不流畅容易出现卡壳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水隐形纱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隐形纱窗,由纱窗边框、隐形纱窗和防水窗组成;所述纱窗边框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外的一侧,所述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雨水传感器;所述隐形纱窗嵌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部,其中,所述隐形纱窗包括纱盒,所述纱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内部一侧设置有回收缓冲部件,所述第一卷轴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扭簧自动回收部件,所述第一卷轴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网纱,所述网纱缠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所述网纱的两端均设置有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纱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侧剖面为H字型,所述第二滑道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上均卡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侧剖面为工字型,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均与所述第二滑动块顶部连接,所述隐形纱窗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纱盒,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防水窗嵌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部,其中,所述防水窗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卷轴,所述第二卷轴内部一侧设置有回收缓冲部件,所述第二卷轴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扭簧自动回收部件,所述第二卷轴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防水窗布,所述防水窗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拉杆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均设置有牵引绳,所述收纳盒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设置方式与位于所述隐形纱窗内部的所述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的一端均与第五边框连接,所述第五边框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旋转轴一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雨水传感器、电磁铁、红外感应器和电机电性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道采用铝合金型材,所述第二滑道采用塑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灰尘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撞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滑道的尺寸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雨水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纱窗边框相对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防水窗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拉杆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当天气下雨时,雨水传感器发送下雨信号,控制器控制电磁铁工作,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旋转轴旋转,牵引绳拉动防水窗布往旋转轴方向移动,当红外感应器与电磁铁接触时,红外感应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实现智能防雨。2、所述网纱的两端均设置有拉链结构,可通过拉链结构将网纱取下进行更换或者清洗,方便拆卸,所述隐形纱窗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纱盒,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将与通孔所适配的螺钉插入通孔内,防止扭簧自动回收部件将未拆卸下来的网纱完全收至纱盒内。3、所述纱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侧剖面为H字型,所述第二滑道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上均卡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侧剖面为工字型,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均与所述第二滑动块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底部三面悬空,减少了与所述第二滑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与第二滑道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的较少该防水纱窗在回弹时的卡壳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防水隐形纱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防水隐形纱窗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隐形纱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隐形纱窗的侧剖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的连接结构侧剖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防水窗的正剖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防水窗的工作流程图。附图标记:1-纱窗边框;2-第一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4-纱盒;5-第一卷轴;6-扭簧自动回收部件;7-回收缓冲部件;8-第一滑道;9-第一滑动块;10-第一拉杆;11-拉链结构;12-通孔;13-第二滑道;14-第二滑动块;15-控制器;16-灰尘刷;17-第二卷轴;18-电机;19-旋转轴;20-电磁铁;21-第二拉杆;22-第一边框;23-第二边框;24-第三边框;25-第四边框;26-雨水传感器;27-收纳盒;28-红外感应器;29-第五边框;30-排水槽;31-隐形纱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隐形纱窗,其特征在于:由纱窗边框(1)、隐形纱窗(31)和防水窗(32)组成;/n所述纱窗边框(1)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和第二限位槽(3),所述第一限位槽(2)设置于所述纱窗边框(1)相对于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槽(3)设置于所述纱窗边框(1)相对于室外的一侧,所述纱窗边框(1)相对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雨水传感器(26);/n所述隐形纱窗(31)嵌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内部,其中,/n所述隐形纱窗(31)包括纱盒(4),所述纱盒(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卷轴(5),所述第一卷轴(5)内部一侧设置有回收缓冲部件(7),所述第一卷轴(5)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扭簧自动回收部件(6),所述第一卷轴(5)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网纱,所述网纱缠绕在所述第一卷轴(5)上,所述网纱的两端均设置有拉链结构(11),所述拉链结构(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杆(10),所述第一拉杆(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动块(9),所述纱盒(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22)和第二边框(23),所述第一边框(22)和所述第二边框(23)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道(8),所述第一滑道(8)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道(13),所述第二滑道(13)的侧剖面为H字型,所述第二滑道(13)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上均卡接有第二滑动块(14),所述第二滑动块(14)的侧剖面为工字型,所述第一滑动块(9)底部均与所述第二滑动块(14)顶部连接,所述隐形纱窗(3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贯穿所述纱盒(4),所述通孔(12)的内壁设置有螺纹;/n所述防水窗(32)嵌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内部,其中,/n所述防水窗(32)包括收纳盒(27),所述收纳盒(2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卷轴(17),所述第二卷轴(17)内部一侧设置有回收缓冲部件(7),所述第二卷轴(17)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扭簧自动回收部件(6),所述第二卷轴(17)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防水窗布,所述防水窗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杆(21),所述第二拉杆(21)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拉杆(21)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器(28),所述第二拉杆(2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动块(9),所述第一滑动块(9)上均设置有牵引绳(34),所述收纳盒(27)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边框(24)和第四边框(25),所述第三边框(24)和所述第四边框(25)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道(8)、第二滑道(13)、第一滑动块(9)和第二滑动块(14),所述第一滑道(8)、第二滑道(13)、第一滑动块(9)和第二滑动块(14)的设置方式与位于所述隐形纱窗(31)内部的所述第一滑道(8)、第二滑道(13)、第一滑动块(9)和第二滑动块(14)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第三边框(24)和所述第四边框(25)的一端均与第五边框(29)连接,所述第五边框(29)内部设置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与旋转轴(19)连接,所述旋转轴(19)两端分别与所述牵引绳(34)连接,所述旋转轴(19)一侧设置有电磁铁(20),所述电磁铁(2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5),所述控制器(15)分别与所述雨水传感器(26)、电磁铁(20)、红外感应器(28)和电机(18)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隐形纱窗,其特征在于:由纱窗边框(1)、隐形纱窗(31)和防水窗(32)组成;
所述纱窗边框(1)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和第二限位槽(3),所述第一限位槽(2)设置于所述纱窗边框(1)相对于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槽(3)设置于所述纱窗边框(1)相对于室外的一侧,所述纱窗边框(1)相对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雨水传感器(26);
所述隐形纱窗(31)嵌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内部,其中,
所述隐形纱窗(31)包括纱盒(4),所述纱盒(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卷轴(5),所述第一卷轴(5)内部一侧设置有回收缓冲部件(7),所述第一卷轴(5)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扭簧自动回收部件(6),所述第一卷轴(5)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网纱,所述网纱缠绕在所述第一卷轴(5)上,所述网纱的两端均设置有拉链结构(11),所述拉链结构(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杆(10),所述第一拉杆(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动块(9),所述纱盒(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边框(22)和第二边框(23),所述第一边框(22)和所述第二边框(23)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道(8),所述第一滑道(8)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道(13),所述第二滑道(13)的侧剖面为H字型,所述第二滑道(13)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上均卡接有第二滑动块(14),所述第二滑动块(14)的侧剖面为工字型,所述第一滑动块(9)底部均与所述第二滑动块(14)顶部连接,所述隐形纱窗(3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贯穿所述纱盒(4),所述通孔(12)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所述防水窗(32)嵌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内部,其中,
所述防水窗(32)包括收纳盒(27),所述收纳盒(2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卷轴(17),所述第二卷轴(17)内部一侧设置有回收缓冲部件(7),所述第二卷轴(17)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扭簧自动回收部件(6),所述第二卷轴(17)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防水窗布,所述防水窗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杆(21),所述第二拉杆(21)采用不锈钢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淼龙云泽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
申请(专利权)人:聚纳达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