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01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停车库,包括停车库本体,停车库本体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滚轮,停车库本体正面的中部和背面的中部均设置有通风扇,停车库本体内顶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起吊板,停车库本体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座,缓冲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该智能停车库,通过第一液压杆、起吊板、缓冲座、缓冲装置、挡板和缓冲垫的设置,第一液压推杆配合起吊板便于将车辆抬起,方便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挡板配合缓冲垫对车辆进行防护,避免车辆在停车时触碰造成车辆损坏,挡板推动活动座进而推动缓冲杆座在滑杆的表面滑动,缓冲座配合缓冲弹簧提高了缓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停车库
,具体为一种智能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车辆拥有量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主要商区、公共场所、社会单位和居民区的停车场的需求相应增加,对车位需求高,但建设停车场需要很多的土地,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昂贵、稀少,成为建设停车场的瓶颈。现在停车难矛盾催生了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大量出现,升降横移式车库,井架提升式车库、转动式和直升式立体停车库等相继出现纷纷投入使用,虽然现有的停车库的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的智能车库不便根据需求进行移动和搬运,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库,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停车库,包括停车库本体,所述停车库本体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滚轮,所述停车库本体正面的中部和背面的中部均设置有通风扇,所述停车库本体内顶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起吊板,所述停车库本体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停车库本体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可选的,所述停车库本体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座,所述插座的内侧壁插接有限位插杆。可选的,所述停车库本体两侧的底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辅助踏板,所述辅助踏板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插杆相适配的限位槽。可选的,所述停车库本体的内底壁开设有与起吊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可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可选的,所述活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海绵。(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停车库,通过停车库本体、移动滚轮、通风扇、第二液压杆和定位板的设置,移动滚轮方便通过车辆对智能车库的拉运,降低转运过程的难度,第二液压杆推动定位板与地面接触对停车库本体进行定位,通风扇便于对停车库本体进行通风换气。2、该智能停车库,通过第一液压杆、起吊板、缓冲座、缓冲装置、挡板和缓冲垫的设置,第一液压推杆配合起吊板便于将车辆抬起,方便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使得人员维修车辆更佳便携快捷,挡板配合缓冲垫对车辆进行防护,避免车辆在停车时触碰造成车辆损坏,当车辆触碰挡板时,挡板推动活动座进而推动缓冲杆座在滑杆的表面滑动,缓冲座配合缓冲弹簧提高了缓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图中:1、停车库本体;2、移动滚轮;3、通风扇;4、第一液压杆;5、起吊板;6、缓冲座;7、缓冲装置;701、滑杆;702、滑块;703、缓冲杆;704、活动座;705、缓冲弹簧;8、第二液压杆;9、定位板;10、箱门;11、插座;12、限位插杆;13、辅助踏板;14、挡板;15、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停车库,包括停车库本体1,停车库本体1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10,箱门10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座11,插座11的内侧壁插接有限位插杆12,停车库本体1两侧的底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辅助踏板13,辅助踏板13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插杆12相适配的限位槽,将箱门10关闭,将辅助踏板13抬起,将限位插杆12与辅助踏板13插接固定,进而将辅助踏板13抬起,便于移动,停车库本体1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滚轮2,停车库本体1正面的中部和背面的中部均设置有通风扇3,停车库本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电源,通风扇3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通过停车库本体1、移动滚轮2、通风扇3、第二液压杆8和定位板9的设置,移动滚轮2方便通过车辆对智能车库的拉运,降低转运过程的难度,第二液压杆8推动定位板9与地面接触对停车库本体1进行定位,通风扇3便于对停车库本体1进行通风换气,停车库本体1内顶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4,第一液压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起吊板5,停车库本体1的内底壁开设有与起吊板5相适配的凹槽,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停车库本体1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座6,缓冲座6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包括滑杆701,滑杆7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702,滑块702的一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杆703,缓冲杆703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座704,活动座704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705,活动座7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15,通过第一液压杆4、起吊板5、缓冲座6、缓冲装置7、挡板14和缓冲垫15的设置,第一液压推杆4配合起吊板5便于将车辆抬起,方便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使得人员维修车辆更佳便携快捷,挡板14配合缓冲垫15对车辆进行防护,避免车辆在停车时触碰造成车辆损坏,当车辆触碰挡板14时,挡板14推动活动座704进而推动缓冲杆座703在滑杆701的表面滑动,缓冲座6配合缓冲弹簧705提高了缓冲效率,缓冲垫15的材质为海绵,停车库本体1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8,第二液压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技术中,该智能停车库,工作步骤如下:通过停车库本体1、移动滚轮2、通风扇3、第二液压杆8和定位板9的设置,移动滚轮2方便通过车辆对智能车库的拉运,降低转运过程的难度,第二液压杆8推动定位板9与地面接触对停车库本体1进行定位,通风扇3便于对停车库本体1进行通风换气,通过第一液压杆4、起吊板5、缓冲座6、缓冲装置7、挡板14和缓冲垫15的设置,第一液压推杆4配合起吊板5便于将车辆抬起,方便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使得人员维修车辆更佳便携快捷,挡板14配合缓冲垫15对车辆进行防护,避免车辆在停车时触碰造成车辆损坏,当车辆触碰挡板14时,挡板14推动活动座704进而推动缓冲杆座703在滑杆701的表面滑动,缓冲座6配合缓冲弹簧705提高了缓冲效率。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停车库,包括停车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本体(1)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滚轮(2),所述停车库本体(1)正面的中部和背面的中部均设置有通风扇(3),所述停车库本体(1)内顶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4),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起吊板(5),所述停车库本体(1)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座(6),所述缓冲座(6)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7),所述停车库本体(1)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8),所述第二液压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库,包括停车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本体(1)正面的两侧和背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滚轮(2),所述停车库本体(1)正面的中部和背面的中部均设置有通风扇(3),所述停车库本体(1)内顶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4),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起吊板(5),所述停车库本体(1)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座(6),所述缓冲座(6)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7),所述停车库本体(1)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8),所述第二液压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本体(1)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10),所述箱门(10)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座(11),所述插座(11)的内侧壁插接有限位插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迅迈智能立体车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