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99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包括: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底面形成为抹平工作面;握杆,倾斜地连接于所述抹平板的顶面,所述握杆上设有水准泡;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握杆相交连接,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握杆的相对两侧并自所述握杆向所述抹平工作面延伸;薄膜滚筒,所述薄膜滚筒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之间,且所述薄膜滚筒具有与所述抹平工作面共面的覆盖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小巧轻便,通过抹平板和覆膜滚筒的配合设置,使得仅一人操作即可实现在抹平的过程中完成覆盖,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另外,通过水准泡的设置,便于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
本技术涉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础设施类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抹平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养护。而目前市场上用于抹平混凝土的装置主要是抹刀,通过建筑工人手持抹刀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抹平,在抹平时仅能根据经验和感觉进行找平,无法很好的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另外,抹平和覆盖不能同时进行,只能先快速抹平,再根据天气、时间等情况进行覆盖养护,若高温期间施工必须在抹平后2小时内进行覆盖养护,劳动强度较大,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结构简单,小巧轻便,一人操作即可实现在抹平的过程中完成覆盖,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本技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包括: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底面形成为抹平工作面;握杆,倾斜地连接于所述抹平板的顶面,所述握杆上设有水准泡;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握杆相交连接,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握杆的相对两侧并自所述握杆向所述抹平工作面延伸;覆膜滚筒,所述覆膜滚筒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之间,且所述覆膜滚筒具有与所述抹平工作面共面的覆盖面。本技术结构简单,小巧轻便,通过抹平板和覆膜滚筒的配合设置,使得仅一人操作即可实现在抹平的过程中完成覆盖,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且无机械噪声,另外,通过水准泡的设置,便于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保证了施工质量。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准泡为管状水准泡,且所述管状水准泡沿轴向平行于所述抹平工作面的方向设置。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握杆背向所述覆膜滚筒的方向倾斜。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覆盖面的宽度与所述抹平工作面的宽度相适配。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握杆为伸缩杆。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握杆铰接于所述抹平板的顶面,且所述抹平板的顶面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握杆且支撑高度可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握杆铰接。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臂呈弧形,所述连接臂的中部与所述握杆相交连接。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握杆上固定有供所述连接臂的中部穿设的套筒。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覆膜滚筒内穿设有一托拉杆,所述托拉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覆膜滚筒并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连接。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覆膜滚筒的两端开口处封挡有端板,所述端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相对弯折并插入相应所述开孔。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抹平工具无法很好的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抹平和覆盖不能同时进行、劳动强度较大以及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结构简单,小巧轻便,一人操作即可实现在抹平的过程中完成覆盖,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对该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包括:抹平板10,该抹平板10的底面形成为抹平工作面;握杆20,倾斜地连接于该抹平板10的顶面,该握杆20上设有水准泡30;连接臂40,该连接臂40与该握杆20相交连接,且该连接臂40的两个端部位于该握杆20的相对两侧并自该握杆20向该抹平工作面延伸;覆膜滚筒50,该覆膜滚筒50转动地连接于该连接臂40的两个端部之间,且该覆膜滚筒50具有与该抹平工作面共面的覆盖面。具体来说,该抹平板10为矩形板,且其底面平整光滑,该握杆20连接于该抹平板10两宽边之间的中线上,该连接臂40呈弧形,该连接臂40的中部与该握杆20相交连接,该连接臂40的两个端部对称的设于该握杆20的两侧,该覆膜滚筒50的轴向与该抹平板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该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于该覆膜滚筒50上缠绕多层用于养护的塑料薄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人工握住握杆20远离抹平板10的一端沿背向该覆膜滚筒50的方向拖动,并缓慢抖动该装置,使该抹平板10保持与混凝土接触,同时,观察该水准泡30以保证该抹平工作面的平整度,随着人工拖动握杆20的同时,该覆膜滚筒50转动并使缠绕的塑料薄膜覆盖至抹平后的混凝土表面。仅一人操作即可实现在抹平的过程中完成覆盖,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而且,通过该水准泡30的设置,便于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保证了施工质量。该装置满足五节一环保,不需要用电、不用过多水养护、不使用机械设备、不占场地,且装置小巧轻便易制作。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水准泡30为管状水准泡,且该管状水准泡沿轴向平行于该抹平工作面的方向设置。通过管状水准泡的设置,更利于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观察和控制平整度。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握杆20背向该覆膜滚筒50的方向倾斜,以使对该握杆20的拖动方向与混凝土浇筑的方向一致,防止在抹平时踩踏已浇筑完的混凝土。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覆盖面的宽度与该抹平工作面的宽度相适配。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握杆20为伸缩杆。具体来说,该握杆20的伸缩结构为能够实现调整该握杆20长度的任意结构形式,例如:该握杆20包括套管和芯杆,该套管的一端部设有内螺纹,该芯杆的一端部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调整该套管和该芯杆的螺合深度来实现该握杆20的伸缩;或者,该套管和该芯杆上不设置螺纹,而是在二者连接部位开设多个连接孔,通过栓钉插接于不同连接孔来实现对该握杆20的伸缩。通过该握杆20的伸缩结构形式,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都能够舒适的使用该装置,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灵活性。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握杆20铰接于该抹平板10的顶面,且该抹平板10的顶面固定有用于支撑该握杆20且支撑高度可调的支撑杆60,该支撑杆60的顶端与该握杆20铰接。具体来说,该支撑杆60垂直固定于该抹平板10的顶面,且该支撑杆60与该握杆20所在的平面与该抹平板10的宽边平行。该支撑杆60可以通过上述握杆20的伸缩结构来实现高度调整,也可以通过其他能够实现高度调整的任意伸缩结构。通过上述高度可调的支撑杆60配合铰接形式,可以方便的实现对该握杆20的倾斜角度(即该握杆20与该抹平板10的夹角)的调整,配合该握杆20的长度调整,进一步地增加了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的舒适度。作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底面形成为抹平工作面;/n握杆,倾斜地连接于所述抹平板的顶面,所述握杆上设有水准泡;/n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握杆相交连接,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握杆的相对两侧并自所述握杆向所述抹平工作面延伸;/n覆膜滚筒,所述覆膜滚筒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之间,且所述覆膜滚筒具有与所述抹平工作面共面的覆盖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底面形成为抹平工作面;
握杆,倾斜地连接于所述抹平板的顶面,所述握杆上设有水准泡;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握杆相交连接,且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握杆的相对两侧并自所述握杆向所述抹平工作面延伸;
覆膜滚筒,所述覆膜滚筒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两个端部之间,且所述覆膜滚筒具有与所述抹平工作面共面的覆盖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泡为管状水准泡,且所述管状水准泡沿轴向平行于所述抹平工作面的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背向所述覆膜滚筒的方向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面的宽度与所述抹平工作面的宽度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抹平及覆膜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时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