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90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包括第一筏板、第二筏板、抗浮锚杆支撑筋以及横向支撑筋,所述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位置对应一致,所述横向支撑筋位于第二筏板上,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贯穿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且与横向支撑筋嵌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筋之间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固定块底部粘合有橡胶垫块,本筏板支撑结构采用抗浮锚杆支撑筋和横向支撑筋组合结构,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筏板的结构进行布局,同时横向支撑筋之间采用固定块进行连接,弥补了支撑筋之间出现间隙的问题,提高了支撑筋的支撑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筏板支撑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
技术介绍
筏板,在基础工程中的一块混凝土板,板下是地基,板上面有柱,墙等,因其如筏浮于土上面,而被形象地称为筏板,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作为建筑物基础,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筏板的支撑大多采用马凳筋,马凳筋的筋体体积较大,同时在固定时,会出现筋体之间的间隙,同时布局的方式较为局限,拼接难度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具有操作方便,提高了支撑筋的支撑效果和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包括第一筏板、第二筏板、抗浮锚杆支撑筋以及横向支撑筋,所述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位置对应一致,所述横向支撑筋位于第二筏板上,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贯穿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且与横向支撑筋嵌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筋之间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固定块底部粘合有橡胶垫块,所述横向支撑筋上设有贯穿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横向支撑筋两端设有第二锁紧块,所述第二锁紧块通过螺丝贯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锁紧块,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螺丝贯穿与横向支撑筋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块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锁紧孔的大小相同。为了为第一锁紧孔处的锁紧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孔位于贯穿孔的两侧,且所述贯穿孔与抗浮锚杆支撑筋的尺寸相匹配。为了令抗浮锚杆支撑筋能够被便捷稳固的安设。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块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锁紧孔的大小相同。为了为第二锁紧孔处的锁紧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钢体结构制成,且所述橡胶垫块与固定块的尺寸相适配。为了使得作业过程正常有序的进行。优选的,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与所述第一筏板和所述第二筏板垂直设置。为了给后续作业提供稳定的支撑条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抗浮锚杆支撑筋和横向支撑筋组合结构,拼接时只需将抗浮锚杆支撑筋嵌合于横向支撑筋上且锁紧即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以根据筏板的结构进行布局,同时横向支撑筋之间采用固定块进行连接,弥补了支撑筋之间出现间隙的问题,提高了支撑筋的支撑效果,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原先对于筏板的支撑大多采用马凳筋,马凳筋的筋体体积较大,同时在固定时,会出现筋体之间的间隙,同时布局的方式较为局限,拼接难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使得对于筏板的作业过程正常有序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筏板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筋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横向支撑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筏板;2、第二筏板;3、抗浮锚杆支撑筋;4、横向支撑筋;5、固定块;6、第一锁紧块;7、第二锁紧块;8、贯穿孔;9、第一锁紧孔;10、第二锁紧孔;11、橡胶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包括第一筏板1、第二筏板2、抗浮锚杆支撑筋3以及横向支撑筋4,第一筏板1和第二筏板2位置对应一致,横向支撑筋4位于第二筏板2上,抗浮锚杆支撑筋3贯穿第一筏板1和第二筏板2,且与横向支撑筋4嵌合连接,横向支撑筋4之间设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设有第二锁紧孔10,固定块5底部粘合有橡胶垫块11,横向支撑筋4上设有贯穿孔8和第一锁紧孔9,横向支撑筋4两端设有第二锁紧块7,第二锁紧块7通过螺丝贯穿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抗浮锚杆支撑筋3的两侧设有第一锁紧块6,第一锁紧块6通过螺丝贯穿与横向支撑筋4固定,将横向支撑筋4与固定块5进行连接,将固定块5上的第二锁紧孔10与两侧横向支撑筋4上第二锁紧块7的第二通孔对应,将螺丝贯穿即可完成固定,实现了横向支撑筋4之间的连接,再进行抗浮锚杆支撑筋3的贯穿连接,将抗浮锚杆支撑筋3贯穿第一筏板1后,再与横向支撑筋4上的贯穿孔8贯穿,此时,抗浮锚杆支撑筋3两侧的第一锁紧块6上的第一通孔与横向支撑筋4上的第一锁紧孔9位置对应,将螺丝贯穿锁紧即可完成支撑筋之间的嵌合,通过嵌合结构的支撑筋可有效的对筏板提供支撑,其中本技术的第一筏板1,第二筏板2,抗浮锚杆支撑筋3,横向支撑筋4,固定块5,第一锁紧块6,第二锁紧块7,贯穿孔8,第一锁紧孔9,第二锁紧孔10,橡胶垫块11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马凳筋的筋体体积较大,同时在固定时,会出现筋体之间的间隙,同时布局的方式较为局限,拼接难度大,费时费力,本技术筏板支撑结构采用抗浮锚杆支撑筋3和横向支撑筋4组合结构,拼接时只需将抗浮锚杆支撑筋3嵌合于横向支撑筋4上且锁紧即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筏板的结构进行布局,同时横向支撑筋4之间采用固定块5进行连接,弥补了支撑筋之间出现间隙的问题,提高了支撑筋的支撑效果,实用性强。本技术根据附图对该装置作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锁紧块6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锁紧孔9的大小相同,大小相同的第一通孔与第一锁紧孔9,为第一锁紧孔9处的锁紧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锁紧孔9位于贯穿孔8的两侧,且贯穿孔8与抗浮锚杆支撑筋3的尺寸相匹配,相匹配的贯穿孔8与抗浮锚杆支撑筋3,使得抗浮锚杆支撑筋3能够被便捷稳固的安设。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锁紧块7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锁紧孔10的大小相同,大小相同的第二通孔与第二锁紧孔10,为第二锁紧孔10处的锁紧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固定块5为钢体结构制成,且橡胶垫块11与固定块5的尺寸相适配,钢体结构制成的固定块5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且橡胶垫块11与固定块5的匹配设置,使得作业过程正常有序的进行。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抗浮锚杆支撑筋3与第一筏板1和第二筏板2垂直设置,抗浮锚杆支撑筋3的贯穿设置,使得支撑结构稳定,为后续作业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包括第一筏板、第二筏板、抗浮锚杆支撑筋以及横向支撑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位置对应一致,所述横向支撑筋位于第二筏板上,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贯穿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且与横向支撑筋嵌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筋之间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固定块底部粘合有橡胶垫块,所述横向支撑筋上设有贯穿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横向支撑筋两端设有第二锁紧块,所述第二锁紧块通过螺丝贯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锁紧块,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螺丝贯穿与横向支撑筋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包括第一筏板、第二筏板、抗浮锚杆支撑筋以及横向支撑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位置对应一致,所述横向支撑筋位于第二筏板上,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贯穿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且与横向支撑筋嵌合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筋之间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固定块底部粘合有橡胶垫块,所述横向支撑筋上设有贯穿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横向支撑筋两端设有第二锁紧块,所述第二锁紧块通过螺丝贯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抗浮锚杆支撑筋的两侧设有第一锁紧块,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螺丝贯穿与横向支撑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扩大头抗浮锚杆做地下筏板钢筋支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块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鹏孙俊明张晓航宋慧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