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84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绿化道,应用在市政建设领域,解决了无法对落在种植槽处的雨水进行收集,使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绿化道,包括人行道,人行道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绿化区包括设置在地表下的水箱,水箱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水箱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雨水过滤层、分离隔根层和土壤层,土壤层上铺设有植被,水箱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末端连通有储水装置;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对落在种植槽处的雨水进行收集,提高了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道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化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建设中,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在道路两侧种植植物,在一些社区也开始建设绿化道。现有公告号为CN2096365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绿化道路景观结构,包括储水槽、种植槽和道路,储水槽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连接进水管,水泵的另一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座固定安装转动喷头,水泵上方设有过滤层,储水槽顶端设有盖板,储水槽两侧均设有种植槽,种植槽内种植有草木,种植槽的另一侧设有道路,且种植槽与道路连接处设有路牙。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无法对落在种植槽处的雨水进行收集,使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落在种植槽处的雨水进行收集,提高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绿化道。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化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化道,包括人行道,所述人行道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所述绿化区包括设置在地表下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水箱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雨水过滤层、分离隔根层和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铺设有植被,所述水箱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末端连通有储水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落在绿化区会被植被下的土壤层吸收,土壤层无法吸收的雨水会向下渗透,经过分离隔根层和雨水隔离层最后进入到水箱中,水箱中的雨水会通过排水管流入到储水装置中,通过储水装置对落在种植槽处的雨水进行收集,提高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率。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过滤层设置为若干个沙袋,所述沙袋设置为编织袋,所述沙袋内装有粗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沙袋可以对雨水起到较好的效果,编织袋的渗水性较好,不会影响雨水的渗透,同时沙袋的成本较低,耐用性较强,在地表下不易受到损坏。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隔根层设置为淤泥过滤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淤泥过滤布可以使雨水渗透下去,同时对土壤层的淤泥进行阻挡,减少泥土的流失。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行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沿人行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排水渠的末端与储水装置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行道上的积水会流到排水渠中,防止路面积水,同时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率。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板提高排水渠的安全性,防止有行人掉到水渠中受伤,同时盖板上的过滤孔可以过滤的作用,避免有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排水渠中。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排水渠和排水管分别与沉淀池相连,所述沉淀池的上端设置有渗雨板,所述渗雨板上设置有若干渗雨孔,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封闭的储雨箱,所述储雨箱的深度大于沉淀池的深度,所述储雨箱的上端与沉淀池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储雨箱与沉淀箱连接一侧的箱壁上端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储雨箱的上端设置有箱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水流入到沉淀池以后,混在雨水中的泥土和杂物会沉淀到沉淀池的底端,在沉淀池中的水位达到连通口下端的时候,沉淀池中上层的水会通过连通口进入到储雨箱中,雨水通过连通口时会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再流入到储雨箱中,使收集的雨水更纯净。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过滤砂布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网、过滤砂布和活性炭吸附层从沉淀池到储雨箱方向依次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以对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过滤砂布可以对细小的沙石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对雨水中细小的杂物进行吸附。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处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喷水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干旱时,抽水泵抽出的水可以直接通过喷水装置对绿化区的草皮进行浇水,没有被土壤层吸收的水会再流回到储雨箱中。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储水装置对落在种植槽处的雨水进行收集,提高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率;2.淤泥过滤布可以使雨水渗透下去,同时对土壤层的淤泥进行阻挡,减少泥土的流失;3.在干旱时,抽水泵抽出的水可以直接通过喷水装置对绿化区的草皮进行浇水,没有被土壤层吸收的水会再流回到储雨箱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绿化区的爆炸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排水渠与沉淀池连接方式的爆炸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储水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爆炸视图。附图标记,1、人行道;2、绿化区;3、水箱;4、雨水过滤层;5、分离隔根层;6、土壤层;7、植被;8、排水管;9、排水渠;10、盖板;11、沉淀池;12、渗雨板;13、储雨箱;14、过滤装置;15、箱盖;16、过滤网;17、过滤砂布;18、活性炭吸附层;19、抽水管;20、抽水泵;21、喷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绿化道,包括人行道1,人行道1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2,绿化区2的一端设置有储水装置。绿化区2的地表下设置有水箱3,水箱3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水箱3上设置有雨水过滤层4,雨水过滤层4上设置有分离隔根层5,分离隔根层5上设置有土壤层6,土壤层6上铺设有植被7,植被7设置为草皮,草皮便于铺设和转移,生存能力较强,灵活度较高。参考图2,在下雨时,雨水会通过土壤层6渗透到分离隔根层5处,分离隔根层5会对草皮的根部进行隔离,避免草皮的根部过长,使草皮便于进行转移,同时保证雨水的渗透。分离隔根层5设置为淤泥过滤布,淤泥过滤布可以使雨水渗透下去,同时对土壤层6的淤泥进行阻挡。从淤泥过滤布渗透下去的雨水会经过雨水过滤层4进行过滤,减少雨水中的杂质,雨水过滤层4设置为若干个沙袋,沙袋设置为编织袋,沙袋内装有粗砂,沙袋的成本较低,耐用性较强,在地表下不易受到损坏。参考图2,经过雨水过滤层4过滤的雨水会通过水箱3上端面的通孔流入到水箱3中,水箱3的通孔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放置大块的杂物进入到水箱3中。水箱3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8,排水管8的末端连通有储水装置,进入水箱3中的雨水会通过排水管8流入到储水装置中进行回收再利用。参考图3,人行道1与绿化区2之间设置有排水渠9,排水渠9沿人行道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下雨时,人行道1上的积水会流到排水渠9中,防止路面积水。上端设置有盖板10,通过盖板10提高排水渠9的安全性,防止有行人掉到水渠中受伤,盖板10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使雨水可以通过过滤孔进入到排水渠9中,同时盖板10可以过滤的作用,避免有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排水渠9中。排水渠9的末端与储水装置连通,对落在路面上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对雨水的回收利用率。参考图3,储水装置包括沉淀池11,排水渠9和排水管8分别与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1),所述人行道(1)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2),所述绿化区(2)包括设置在地表下的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水箱(3)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雨水过滤层(4)、分离隔根层(5)和土壤层(6),所述土壤层(6)上铺设有植被(7),所述水箱(3)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的末端连通有储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1),所述人行道(1)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2),所述绿化区(2)包括设置在地表下的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水箱(3)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雨水过滤层(4)、分离隔根层(5)和土壤层(6),所述土壤层(6)上铺设有植被(7),所述水箱(3)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的末端连通有储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层(4)设置为若干个沙袋,所述沙袋设置为编织袋,所述沙袋内装有粗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隔根层(5)设置为淤泥过滤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9),所述排水渠(9)沿人行道(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排水渠(9)的末端与储水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9)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萍刘彦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瑞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