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177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包括盒体,其上下部分别设有控制箱和动力箱;多个照明板,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盒体中部;多个托板,每个所述托板设于一照明板正下方,且其两端部与盒体内壁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动力箱内,用于调整所述托板与照明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箱与照明板和驱动组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照明板和驱动组件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盒体内部设置照明板,使得培养物受到光照强度一致;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托板相对于照明板上下运动,对照明强度进行调节,操作方便;通过热风腔实现热风的循环,使得盒体内的温度均匀,培养物的实验数据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
本技术涉及检测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噬菌体采样盒,又称培养箱,是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会被使用的一种仪器。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微生物在生物体内或某一特定情况的生长环境,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湿度、一定的光照、一定的气体含量水平以及一定的酸碱度等,来对细胞/组织/生物体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是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医学、环保等领域广泛使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低温恒压实验、培养实验以及环境实验等等。在进行植物生产实验以及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实验的时候必要的光照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在进行植物以及一些微生物实验的时候所使用的培养箱通常具有提供光照的功能,以供进行实验的植物或微生物在相对封闭的培养箱内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但是,传统培养箱通常在箱体顶部设置照明灯作为照明装置,在下部设置加热管作为加热装置,由于照明灯处于培养物中心,其对外周和中间部分的光照强度存在差异,且由于加热管处于箱体下部,造成箱体下部的温度高于上部,造成传统培养箱无法准确控制箱体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控制箱体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包括盒体,其上下部分别设有控制箱和动力箱;多个照明板,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盒体中部;多个托板,每个所述托板设于一照明板正下方,且其两端部与盒体内壁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动力箱内,用于调整所述托板与照明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箱与照明板和驱动组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照明板和驱动组件启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螺母座,所述多个托板同侧固设有螺母座,所述盒体内壁与螺母座相对应位置设有丝杠,所述丝杠插装在螺母座内,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且所述丝杠上下两端部通过轴承座与盒体内壁相连,所述电机设于动力箱内,其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底端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部两侧壁各固定设有两导轨,所述托板两端各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后内壁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卡口,所述照明板端部与卡口卡合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箱连接的温控组件,所述盒体内壁具有热风腔,所述温控组件包括鼓风扇、回风扇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鼓风扇设于热风腔下部,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鼓风扇上方,所述热风腔下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回风扇设于热风腔上部,所述热风腔上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回风口。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与盒体铰接相连的门体,所述门体上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盒体内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照明板底端部均匀设有多个LED灯珠。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板上设有培养区,且所述培养区面积小于照明板面积,使得培养区完全被照明板照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盒体内部设置照明板,该照明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LED灯珠,使得培养物受到光照强度一致;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带动托板相对于照明板上下运动,在调节照明强度时,只需移动托板与照明板之间的距离,操作方便;通过盒体内设置热风腔,热风腔上下部分别设有回风扇和鼓风扇,由发热装置发出的热量通过鼓风扇吹出,加热盒体内的空气,再通过回风扇回到热风腔内,实现热风的循环,空气流动加快,使得盒体内的温度均匀,培养物的实验数据更加精确。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1盒体、2门体、3托板、4照明板、5控制箱、6动力箱、7固定杆、8导轨、9丝杠、10螺母座、11滑块、12回风口、13出风口、14支撑脚、15观察窗、1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5示出。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包括盒体1、多个照明板4和多个托板3,以及驱动组件,该盒体1上下部分别设有控制箱5和动力箱6,多个照明板4平行设置于盒体1中部,每个托板3设于一照明板4正下方,且其两端部与盒体1内壁滑动连接。驱动组件设置于动力箱6内,用于调整托板3与照明板4之间的距离,控制箱5与照明板4和驱动组件相连,用于控制照明板4和驱动组件启停。盒体1底端部四角上固设有支撑脚14,用于支撑盒体1。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盒体1铰接相连的门体2,门体2上设有观察窗15,便于观察盒体1内部。本实施例中,照明板4和托板3均为5个,即在每个照明板4下方设置一个托板3,将培养物放置在托板3上。照明板4底端部均匀设有多个LED灯珠,托板3上设有培养区,且培养区面积小于照明板4面积,使得培养区完全被照明板4照射。具体的,在盒体1后内壁固设有固定杆7,固定杆7上开设有卡口,照明板4端部与卡口卡合连接。盒体1内部两侧壁各固定设有两导轨8,托板3两端各设有与导轨8相配合的两个滑块11,滑块11一端与托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8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9和螺母座10,多个托板3同侧固设有螺母座10,盒体1内壁与螺母座10相对应位置设有丝杠9,丝杠9插装在螺母座10内,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且丝杠9上下两端部通过轴承座与盒体1内壁相连,电机设于动力箱6内,其输出端与丝杠9底端部连接。当需要增加光照强度时,启动电机,带动丝杠9转动,与丝杠9连接的螺母座10向上运动,向照明板4一侧靠近;反之,当需要减少光照强度时,启动电机,带动丝杠9反方向转动,与丝杠9连接的螺母座10向下运动,远离照明板4一侧。通过调节托板3与照明板4之间的距离对光照强度进行微调,调节过程更缓和,精度更好,不会由于增加发光功率造成发热量增加,避免对培养试验造成误差。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箱5连接的温控组件,盒体1内壁具有热风腔(未图示),该温控组件包括鼓风扇、回风扇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鼓风扇设于热风腔下部,且加热装置位于鼓风扇上方,该发热装置可采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其上下部分别设有控制箱和动力箱;/n多个照明板,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盒体中部;/n多个托板,每个所述托板设于一照明板正下方,且其两端部与盒体内壁滑动连接;/n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动力箱内,用于调整所述托板与照明板之间的距离;/n所述控制箱与照明板和驱动组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照明板和驱动组件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其上下部分别设有控制箱和动力箱;
多个照明板,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盒体中部;
多个托板,每个所述托板设于一照明板正下方,且其两端部与盒体内壁滑动连接;
驱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动力箱内,用于调整所述托板与照明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控制箱与照明板和驱动组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照明板和驱动组件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螺母座,所述多个托板同侧固设有螺母座,所述盒体内壁与螺母座相对应位置设有丝杠,所述丝杠插装在螺母座内,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且所述丝杠上下两端部通过轴承座与盒体内壁相连,所述电机设于动力箱内,其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底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采样盒用光照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部两侧壁各固定设有两导轨,所述托板两端各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郁徐旭凌乔欢何四龙肖逍许文建丁良于浩樊小九徐天舜许小康李涛华雨田
申请(专利权)人:菲吉乐科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