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浆脱水处理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包括由第一进料泵、旋流器、第一出料口、排砂口和沉砂箱组成的除砂机,由第二进料泵、布药管、絮凝药剂进料泵、絮凝混合箱、搅拌机、第二出料口组成的絮凝机,以及包括三通调节阀、末端沉淀池、排水口和第三出料口的叠螺式脱水机。泥浆经除砂机除砂、絮凝后成为絮凝混合态泥水,再经叠螺式脱水机脱水,排出滤液和的湿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泥浆脱水处理为砂、滤液和湿泥,各步骤脱出的水可循环使用,湿泥通过渣土车外运,可长期、连续、稳定地运转,与生产需求相匹配,同时设备占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泥浆是一种建筑工程或自然界环保工程中常见的废弃物。废弃建筑泥浆的传统处理方式多为采用槽罐车外运至郊野坑塘或洼地散排,使其自然沉淀、干化,效率低下、侵占土地,且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板结和水土环境污染。目前,建筑泥浆或河道底泥在处理前都要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后的泥浆方便运输和后期处理。现有技术中,泥浆处理通常采用叠螺机进行现场脱水处理。公开号为CN10865842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叠螺机,通过变频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通过定量泵控制输送进料的泥浆量,从而提高叠螺机的脱水效率和脱水效果。但是,当泥浆本身中有大颗粒砂粒时,会造成管路堵塞,对泵吸压力有较高的要求,当泥浆浓度较高或进料距离较长时,脱水效率低,脱水效果差,且无法进行长时间连接脱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术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通过水力旋流器进行除砂后得到泥水,通过絮凝混合箱进行絮凝,将絮凝状泥浆泵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并设置沉淀池对排出的滤液进行静置分层,上清液能够满足工程循环使用的要求,最后得到可通过渣土车外运的湿泥,且装置可长期、连续、稳定地运转,与生产需求相匹配,同时设备占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为了实现上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所述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包括:由第一进料泵、旋流器、第一出料口、排砂口和沉砂箱组成的除砂机,由第二进料泵、布药管、絮凝药剂进料泵、絮凝混合箱、搅拌机、第二出料口组成的絮凝机,以及包括三通调节阀、末端沉淀池、排水口和第三出料口的叠螺式脱水机;其中,所述第一进料泵与旋流器相连,第一出料口位于旋流器上端,排砂口位于旋流器下端,沉砂箱设置于排砂口下侧;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泵的进料管相连,第二进料泵与絮凝混合箱相连,絮凝药剂进料泵位于布药管和絮凝混合箱之间,搅拌机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中,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出口处;所述三通调节阀同时与第二出料口、叠螺式脱水机机箱相连,所述末端沉淀池位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排水口的下侧,第三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机箱的末端。上术方案中,所述旋流器用于排出泥浆中直径大于0.02mm的砂粒。上术方案中,所述沉砂箱与循环水蓄水池相连,沉砂箱中的砂浆经自重作用分层,上层的清水流至循环水蓄水池中。上术方案中,泥浆经过除砂机后剩余为泥水,除砂后的泥水含有粘土颗粒、水和0.02mm以下的砂,经第一出料口进入第二进料泵。上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泵间设置有泥水调节箱;所述泥水调节箱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当液面达到第一预设高度后,启动第二进料泵;当液面达到第二预设高度后,第一进料泵停机。上术方案中,所述絮凝药剂为单一药剂或混合药剂。上术方案中,所述末端沉淀池与循环水蓄水池相连,末端沉淀池中的滤液经自重作用分层,上层的清水流至循环水蓄水池中。上术方案中,所述滤液含有水和0.02mm以下的细砂。上术方案中,第三出料口排出湿泥,所述湿泥经渣土车运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将泥浆脱水处理后,泥土达到渣土车外运要求,装置的日处理能力与生产需求相匹配,24小时泥浆处理量不小于500方;从除砂到絮凝最后脱水,实现脱水装置的模块式一体化,占地面积小,便于货车倒场运输;设备连续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低;脱水后的水能够满足工程循环使用,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施工用水需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术,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泥浆脱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泥浆脱水处理装置中的除砂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泥浆脱水处理装置中的絮凝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泥浆脱水处理装置中的脱水机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除砂机;11-第一进料泵;12-旋流器;13-第一出料口;14-排砂口;15-沉砂箱;20-絮凝机;21-第二进料泵;22-布药管;23-絮凝药剂进料泵;24-絮凝混合箱;25-搅拌机;26-第二出料口;27-泥水调节箱;30-叠螺式脱水机;31-三通调节阀;32-末端沉淀池;33-排水口;34-第三出料口;35-脱水机机箱;01-蓄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术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术,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根据泥浆组成和脱水设备特点,摆脱了单一设备处理工艺,采用水力旋流器和叠螺式脱水机的组合形式,先除砂、中絮凝、后挤水的三步式对泥浆进行脱水,提高了脱水处理效率,增强了脱水处理效果,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损耗。图1为本技术泥浆脱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包括:由第一进料泵11、旋流器12、第一出料口13、排砂口14和沉砂箱15组成的除砂机10,由第二进料泵21、布药管22、絮凝药剂进料泵23、絮凝混合箱24、搅拌机25、第二出料口26组成的絮凝机20,以及包括三通调节阀31、末端沉淀池32、排水口33和第三出料口34的叠螺式脱水机30;其中,所述第一进料泵11与旋流器12相连,第一出料口11位于旋流器12上端,排砂口14位于旋流器12下端,沉砂箱15设置于排砂口14下侧;所述第一出料口13与第二进料泵21的进料管相连,第二进料泵21与絮凝混合箱24相连,絮凝药剂进料泵23位于布药管22和絮凝混合箱24之间,将布药管22中的絮凝药剂泵送入絮凝混合箱24中,搅拌机25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24中,将混合箱24中的泥水和絮凝药剂充分混合,所述第二出料口26排出絮凝混合泥浆;所述三通调节阀31与第二出料口26、叠螺式脱水机30机箱35相连,所述末端沉淀池32位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排水口33的下侧。图2为除砂机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除砂机10包括第一进料泵11、旋流器12、第一出料口13、排砂口14和沉砂箱15,排出泥浆中直径大于0.02mm的砂粒。直径大于0.02mm砂粒大于脱水机中活动板和固定板间的间隙,无法通过絮凝混入湿泥中的砂粒,会造成脱水机的堵塞,本实施例的泥浆脱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除砂机,将大颗粒砂粒去除,不仅降低了泥浆粘度,降低对进料泵的动力要求,而且避免叠螺式脱水机的管道堵塞,使设备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维护成本低,间接提高脱水效率和脱水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进料泵11与旋流器12相连,所述旋流器12上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包括:由第一进料泵、旋流器、第一出料口、排砂口和沉砂箱组成的除砂机,由第二进料泵、布药管、絮凝药剂进料泵、絮凝混合箱、搅拌机、第二出料口组成的絮凝机,以及包括三通调节阀、末端沉淀池、排水口和第三出料口的叠螺式脱水机;其中,/n所述第一进料泵与旋流器相连,第一出料口位于旋流器上端,排砂口位于旋流器下端,沉砂箱设置于排砂口下侧;/n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泵的进料管相连,第二进料泵与絮凝混合箱相连,絮凝药剂进料泵位于布药管和絮凝混合箱之间,搅拌机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中,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出口处;/n所述三通调节阀同时与第二出料口、叠螺式脱水机相连,所述末端沉淀池位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排水口的下侧,第三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机箱的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包括:由第一进料泵、旋流器、第一出料口、排砂口和沉砂箱组成的除砂机,由第二进料泵、布药管、絮凝药剂进料泵、絮凝混合箱、搅拌机、第二出料口组成的絮凝机,以及包括三通调节阀、末端沉淀池、排水口和第三出料口的叠螺式脱水机;其中,
所述第一进料泵与旋流器相连,第一出料口位于旋流器上端,排砂口位于旋流器下端,沉砂箱设置于排砂口下侧;
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泵的进料管相连,第二进料泵与絮凝混合箱相连,絮凝药剂进料泵位于布药管和絮凝混合箱之间,搅拌机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中,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箱出口处;
所述三通调节阀同时与第二出料口、叠螺式脱水机相连,所述末端沉淀池位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排水口的下侧,第三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叠螺式脱水机机箱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用于排出泥浆中直径大于0.02mm的砂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箱与循环水蓄水池相连,沉砂箱中的砂浆经自重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龙,房立兴,任永结,李国宝,赵若书,王凯,吴君,刘兆金,刘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博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