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73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4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将罐体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微生物反应室、调节室和清水室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沉降室、微生物反应室、调节室和清水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沉降室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罐体内的过滤板,所述罐体设置有调节过滤板的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本申请具有有效降低过滤板发生堵塞的可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的过滤板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板靠近污水上游的表面会附着上杂质颗粒,若长时间不对其进行清理,可能会导致过滤板堵塞,进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降低过滤板发生堵塞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将罐体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微生物反应室、调节室和清水室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沉降室、微生物反应室、调节室和清水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沉降室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罐体内的过滤板,所述罐体设置有调节过滤板的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被过滤板阻挡的杂质部分吸附在过滤板靠近污水上游的一侧,一部分垃圾会残留于过滤网上,当需要对附着于过滤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清理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过滤板转动180°,当清洗液体流经过滤板时,对残留在过滤网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反向冲洗,使得杂质颗粒从过滤板上脱落,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沿竖向固定穿设于过滤板且转动连接于沉降室内壁的转动轴、位于罐体外部且露出于地面以控制转动轴转动的手轮以及限制手轮转动的限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位于罐体外部的手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过滤板的转动翻面,设置有限制组件对手轮进行转动限制,避免因液体流动冲击作用力导致过滤板发生转动。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罐体外壁的固定套管、沿轴向滑移穿设于固定套管的拉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拉杆远离转动轴一端的止旋钮,所述固定套管开设有与止旋钮配合并阻止拉杆转动的止旋槽,所述止旋钮与止旋槽之间设置有迫使止旋钮嵌入止旋槽的弹性件,所述拉杆与转动轴可相对沿其轴向滑移但不可相对转动,所述手轮同轴固定连接于止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过滤板进行转动的时候,对手轮向上的作用力,将止旋钮从止旋槽内拉出,对应拉杆移动但不会带动转动轴移动,此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之后转动手轮从而带动止旋钮转动,对应的拉杆和转动轴都被带动转动,从而对过滤板进行角度调节,在调节完成之后,撤掉对手轮向上的作用力,手轮受弹性件复位拉动,止旋钮与止旋槽对接产生止旋,保持过滤板转动角度的稳定。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止旋钮的端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止旋槽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为拉伸弹簧设置,便于购买和安装且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优选的,所述手轮与止旋钮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同轴套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同轴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二分之一环形槽,所述罐体的外壁凸出设置有穿过限位槽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移于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时,当限位杆分别抵接于限位盘上的限位槽的两端时,表示过滤板正好转动180°。优选的,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清理池,所述清理池设置有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的清理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清理组件以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杂质和污泥堆积于沉降室内。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一端连接于清理池的清理管以及连接于清理管的另一端以将沉降池内的污泥抽送至清理池的吸泥机,所述吸泥机的吸泥口连通于沉降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清理管和吸泥机,吸泥机为清理管提供动力,从而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内。优选的,所述清理池上部呈开口设置,所述清理池上活动设置有将开口封闭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将清理池的开口封闭的盖板,对清理池内的杂质和污泥进行处理时,初始状态下盖板将开口封闭,有效减少杂质和污泥散发的臭气散发出外界环境。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对附着于过滤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清理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过滤板转动180°,当清洗液体流经过滤板时,对残留在过滤网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反向冲洗,使得杂质颗粒从过滤板上脱落,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通过转动位于罐体外部的手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过滤板的转动翻面,设置有限制组件对手轮进行转动限制,避免因液体流动冲击作用力导致过滤板发生转动;设置有清理组件以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杂质和污泥堆积于沉降室内。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限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套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沉降室;111、过滤板;12、微生物反应室;121、曝气管;122、曝气器;13、调节室;14、清水室;15、第一隔板;151、第一出水口;16、第二隔板;161、第二出水口;17、第三隔板;171、第三出水口;18、进水管;19、出水管;2、清理池;21、盖板;3、清理组件;31、清理管;32、吸泥机;4、防护套筒;41、防护盖;5、调节机构;51、转动轴;511、滑凸;512、滑槽;52、手轮;53、限制组件;531、固定套管;5311、止旋槽;532、拉杆;533、止旋钮;534、弹性件;54、连接杆;55、限位盘;551、限位槽;56、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参照图1、图2,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1,罐体1内竖向设置有将罐体1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的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第三隔板17,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之间相互连通。参照图2,第一隔板15的下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51,第二隔板16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61,第二隔板16下部开设有第三出水口171。罐体1设置有连通于沉降室11的进水管18以及连通于清水室14的出水管19,进水管18和出水管19均设置有流量控制器。罐体1设置有将微生物反应室12分为厌氧区域和好氧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将罐体(1)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的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第三隔板(17),所述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沉降室(11)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罐体(1)内的过滤板(111),所述罐体(1)设置有调节过滤板(111)的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将罐体(1)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的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第三隔板(17),所述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沉降室(11)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罐体(1)内的过滤板(111),所述罐体(1)设置有调节过滤板(111)的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沿竖向固定穿设于过滤板(111)且转动连接于沉降室(11)内壁的转动轴(51)、位于罐体(1)外部且露出于地面以控制转动轴(51)转动的手轮(52)以及限制手轮(52)转动的限制组件(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53)包括固定连接于罐体(1)外壁的固定套管(531)、沿轴向滑移穿设于固定套管(531)的拉杆(532)以及固定连接于拉杆(532)远离转动轴(51)一端的止旋钮(533),所述固定套管(531)开设有与止旋钮(533)配合并阻止拉杆(532)转动的止旋槽(5311),所述止旋钮(533)与止旋槽(5311)之间设置有迫使止旋钮(533)嵌入止旋槽(5311)的弹性件(534),所述拉杆(532)与转动轴(51)可相对沿其轴向滑移但不可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志杰林立娘郑漳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