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钩形三爪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66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链条钩形三爪吊具,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齿,所述转动轮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吊链,所述第一吊链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支撑主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副转轴,所述第一副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了转动轮、转动轮齿、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固定钩,通过转动轮的转动,可以使得对应的第一吊链、第二吊链、第三吊链的长度发生改变,固定物体更加稳定,从而达到保证作业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条钩形三爪吊具
本技术涉及吊具
,尤其涉及链条钩形三爪吊具。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产作业中,往往有很多中间部位带孔物件需要吊装、运输,且数量多,实际重量在十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使用人力搬运劳动强度大,搬运效率低,严重影响企业产能的提高。为适应不同重量、不同尺寸的中间部位带孔物件的快速吊装与运输,吊装器具尤为重要。现有的技术中,三爪吊具的每个爪因为吊链的长度相同,对于物件上带孔的位置不同,在固定时,容易导致物件倾斜、偏移,容易对作业安全产生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链条钩形三爪吊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链条钩形三爪吊具,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齿,所述转动轮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吊链,所述第一吊链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支撑主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副转轴,所述第一副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所述支撑主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副转轴,所述第三副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所述支撑主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副转轴,所述第二副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支撑主体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钩,所述支撑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第一吊链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吊链,所述第二吊链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吊链的后侧设置有第三吊链,所述第三吊链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挂钩,所述支撑主体的下底壁设置有引导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钩的数量有三个,所述转动轮的数量有三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的数量均有三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关于第一导向轮对称,所述转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固定钩位于同一平面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吊链、第二吊链、第三吊链分别从对应的转动轮与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的间隙穿过,所述转动轮齿从第一吊链的空隙中穿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座位于支撑主体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的半径大小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引导槽的下开口大于上开口,所述固定钩的开口朝左侧,所述第一吊链、第二吊链、第三吊链均从引导槽内穿过。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链条钩形三爪吊具设置了转动轮、转动轮齿、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固定钩,通过转动轮的转动,可以使得对应的第一吊链、第二吊链、第三吊链的长度发生改变,在固定物体时,不会因为长度的原因,使物体发生倾斜、偏移,达到保证作业安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链条钩形三爪吊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链条钩形三爪吊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链条钩形三爪吊具的俯视图;图4为引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支撑主体;2、固定钩;3、第一挂钩;4、第一吊链;5、转动轮;6、主转轴;7、转动轮齿;8、第一副转轴;9、第一导向轮;10、固定座;11、吊环;12、第二吊链;13、连接块;14、第二挂钩;15、第三挂钩;16、第三吊链;17、第二副转轴;18、第三导向轮;19、第三副转轴;20、第二导向轮;21、引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链条钩形三爪吊具,包括支撑主体1,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转轴6,主转轴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5,转动轮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齿7,转动轮齿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吊链4,第一吊链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3,转动轮5转动带动转动轮齿7转动,转动轮齿7转动带动第一吊链4伸长或缩短,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副转轴8,第一副转轴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9,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副转轴19,第三副转轴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18,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副转轴17,第二副转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0,支撑主体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钩2,支撑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吊环11,第一吊链4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吊链12,第二吊链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14,第二吊链12的后侧设置有第三吊链16,第三吊链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挂钩15,支撑主体1的下底壁设置有引导槽21。固定钩2的数量有三个,转动轮5的数量有三个,第一导向轮9、第二导向轮20、第三导向轮18的数量均有三个,相同的数量,是为了达到分别控制第一吊链4、第二吊链12、第三吊链16长度的目的,第二导向轮20与第三导向轮18关于第一导向轮9对称,转动轮5、第一导向轮9、第二导向轮20、第三导向轮18、固定钩2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限制了第一吊链4、第二吊链12、第三吊链16的轴向移动,第一吊链4、第二吊链12、第三吊链16分别从对应的转动轮5与第一导向轮9、第二导向轮20、第三导向轮18的间隙穿过,转动轮齿7从第一吊链4的空隙中穿过,固定座10位于支撑主体1上表面的中心处,保证了支撑主体1的受力均匀,进一步保证了作业的安全,第一导向轮9、第二导向轮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链条钩形三爪吊具,包括支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转轴(6),所述主转轴(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5),所述转动轮(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齿(7),所述转动轮齿(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吊链(4),所述第一吊链(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3),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副转轴(8),所述第一副转轴(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9),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副转轴(19),所述第三副转轴(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18),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副转轴(17),所述第二副转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0),所述支撑主体(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钩(2),所述支撑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吊环(11),所述第一吊链(4)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吊链(12),所述第二吊链(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14),所述第二吊链(12)的后侧设置有第三吊链(16),所述第三吊链(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挂钩(15),所述支撑主体(1)的下底壁设置有引导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链条钩形三爪吊具,包括支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转轴(6),所述主转轴(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5),所述转动轮(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齿(7),所述转动轮齿(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吊链(4),所述第一吊链(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3),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副转轴(8),所述第一副转轴(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9),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副转轴(19),所述第三副转轴(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18),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且位于主转轴(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副转轴(17),所述第二副转轴(1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0),所述支撑主体(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钩(2),所述支撑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吊环(11),所述第一吊链(4)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吊链(12),所述第二吊链(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14),所述第二吊链(12)的后侧设置有第三吊链(16),所述第三吊链(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挂钩(15),所述支撑主体(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前进陈永健张继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高港区港垠起重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