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伯典专利>正文

电力系统用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148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于油田电力系统中的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主要解决现有油田电力系统中采用的安全标示牌当操作人员麻痹大意时不能起到有效的提醒作用,进而易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正面,提示语印刷区之外开有报警指示孔(2)、红外线信号发射孔(3)、红外线信号接收孔(4)、光敏信号接收孔(5)、扬声孔(6)以及一个转换开关(K),在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一个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主要由红外线监测单元(a)、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光敏监测单元(c)、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组成。具有可在操作人员走错送电开关柜位置时自动发出语音提示、避免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电力系统中所用的一种安全标示牌,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自动语音提示的安全标示牌。
技术介绍
在油田电力系统中,为了防止供电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各种电气作业场所包括高、低压变电所、低压配电间,均必须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配置有各种安全标示牌。这些标示牌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禁止、允许和警告三类,具体的说,有“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在此工作,从此上下”、“止步、高压危险”等标示牌。这些标示牌都是采用在一块白色塑料板或者是薄片钢板上印刷上提示语的形式,在工作时将其挂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这种安全标示牌在油田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中被发现存在下列问题因为油田中的众多采油单元均为分散作业,小型变电所和低压配电间多采用单人值班,在实际停送电时往往无监护人员,当该人在进行送电操作时一旦麻痹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注意不到悬挂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的静止的安全标示牌,就有可能发生误操作,将电送到有人工作的电气设备上,或者触摸处于带电状态的电气设备,最终造成人身伤害或者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油田电力系统中采用的安全标示牌当操作人员麻痹大意时不能起到有效的提醒作用,进而易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进行语音提示的安全标示牌,该种电力系统用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具有可在操作人员走错送电开关柜位置时自动发出语音提示、避免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电力系统用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包括正面印有提示语的壳体以及挂绳,其中在壳体的正面提示语印刷区之外还开有报警指示孔、红外线信号发射孔、红外线信号接收孔、光敏信号接收孔、扬声孔以及一个转换开关,在壳体的内部固定有一个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主要由红外线监测单元、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光敏监测单元、光电控制放音单元组成,所述红外线监测单元的启动信号输出端与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的红外线信号接收端相连,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的放大信号输出端与光敏监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并列连接于转换开关的两路开关接点上,转换开关的另一端接点连接至光电控制放音单元的开关信号输入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的电力系统用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可在操作人员走近本不应该走近的高、低压断路器或者隔离开关,即走错送电开关柜位置时,自动发出相应的语音提示,例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汉语言提示,使得操作人员不可能再发生误操作,进而杜绝了电力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油田的安全稳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图中1-壳体,2-报警指示孔,3-红外线信号发射孔,4-红外线信号接收孔,5-光敏信号接收孔,6-扬声孔,a-红外线监测单元,b-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c-光敏监测单元,d-光电控制放音单元,K-转换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种电力系统用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包括正面印有提示语的壳体1以及挂绳,其中在壳体1的正面提示语印刷区之外还开有报警指示孔2、红外线信号发射孔3、红外线信号接收孔4、光敏信号接收孔5、扬声孔6以及一个转换开关K。在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一个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主要由红外线监测单元a、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光敏监测单元c、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组成,所述红外线监测单元a的启动信号输出端与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的红外线信号接收端相连,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的放大信号输出端与光敏监测单元c的信号输出端分别并列连接于转换开关K的两路开关接点上,转换开关K的另一端接点连接至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的开关信号输入端。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如图中所示,红外线监测单元a主要由NE555型集成电路块IC1、电阻R1、电阻R2、电位器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以及红外线发射管D1、红外线接收管D2构成,其中红外线发射管D1与红外线接收管D2在壳体1中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红外线信号发射孔3与红外线信号接收孔4,电阻R4与红外线发射管D1串联后接于直流电源的正极与集成电路块IC1的3号管脚之间,电阻R5与电容C2串联后接于直流电源的正极与集成电路块IC1的1号管脚之间,红外线接收管D2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5与电容C2的连接接点处,另一端作为红外线监测单元a的启动信号输出端。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主要由UPC1373N型集成电路块IC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以及电感L1构成,其中集成电路块IC2的管脚7作为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的红外线信号接收端,电容C4与电感L1并联后接于直流电源的正极与集成电路块IC2的管脚3之间,电阻R8与电容C7串联后接于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集成电路块IC2的1号管脚连接至电阻R8与电容C7的串联接点处,经过电阻R9后作为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的放大信号输出端。光敏监测单元c主要由光敏电阻R10、电容C8以及电阻R13构成,其中光敏电阻R10在壳体1中的位置对应于光敏信号接收孔5,光敏电阻R10与电阻R13串联后接于直流电源的正负两极之间,电容C8的一端连接至光敏电阻R10与电阻R13的串联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转换开关K的一路开关接点上,作为光敏监测单元c的信号输出端。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主要由1420P型语音集成电路块IC3、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G1、三极管G2、发光二极管D3、光电耦合器GD以及扬声器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D3与扬声器在壳体1中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报警指示孔2与扬声孔6,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G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G1的基极作为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的开关信号输入端,发光二极管D3与光电耦合器GD中的二极管串联后接于三极管G2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光电耦合器GD的耦合信号输出端连接至语音集成电路块IC3的高电平触发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采用4.5伏的直流电池,电阻R1=20千欧姆,电阻R2=20千欧姆,电阻R3=10千欧姆,电阻R4=100欧姆,电阻R5=1千欧姆,电阻R6=22欧姆,电阻R7=150千欧姆,电阻R8=51千欧姆,电阻R9=100欧姆,电阻R10=2兆欧姆,电阻R11=2.2兆欧姆,电阻R12=10千欧姆,电阻R13=140千欧姆,电容C1=470皮法,电容C2=10微法,电容C3=10微法,电容C4=3200法拉,电容C5=0.047法拉,电容C6=10微法,电容C7=0.01法拉,电容C8=4.7微法,电感L1=5mH,光电耦合器GD选用4N25型,三极管G1、G2均采用9014型。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红外线监测单元a中的集成电路块IC1和电阻R1、R2、电位器R3及电容C1组成一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为f=1/1.1RC,如果调节电位器R3,使振荡频率为38kHz,这时形成的振荡脉冲即可通过红外发射管D1向外发射出38kHz的红外光;红外接收管D2的作用在于接收返回的红外光,并将其转换成电压脉冲信号,送到集成电路块IC2的输入端。当有人进入悬挂有该种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的开关柜区域时,由红外发射管D1经过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系统用语音提示安全标示牌,包括正面印有提示语的壳体(1)以及挂绳,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提示语印刷区之外还开有报警指示孔(2)、红外线信号发射孔(3)、红外线信号接收孔(4)、光敏信号接收孔(5)、扬声孔(6)以及固定有一个转换开关(K),在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一个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主要由红外线监测单元(a)、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光敏监测单元(c)、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组成,所述红外线监测单元(a)的启动信号输出端与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的红外线信号接收端相连,红外线信号放大单元(b)的放大信号输出端与光敏监测单元(c)的信号输出端分别并列连接于转换开关(K)的两路开关接点上,转换开关(K)的另一端接点连接至光电控制放音单元(d)的开关信号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典
申请(专利权)人:王伯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