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44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包括无人机顶壳、无人机底壳、通风管,无人机顶壳与无人机底壳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无人机顶壳包括加热层、轻质碳钎维层、防水层,通风管上设置有出风端与进风端,出风端与进风端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管,进风端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弹性架,弹性架与进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进风端内侧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进风端外壁设置有充气端,充气端与气囊内部相通,进风端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卡块,进风端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无人机底壳与连接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穿设有螺杆,螺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
本技术涉及机壳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一种处于迅速发展中的飞行装置,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勘探、摄影、边境巡逻等领域;无人机在雨雪天气一般工作效率较差,主要原因大多是雨雪堆积在无人机上增加无人机重量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在无人机机壳上设置加热机构,保持无人机机壳的干燥性,从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效率。然而市面上各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并未解决现有机壳上通风管的两端在与外部物体连接时,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气情况,无法保证通风管与外部物体连接的紧密性,从而无法保证机壳的干燥效果,使得机壳容易发生生锈、腐蚀情况,进而缩短机壳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通过设置的弹性架、橡胶垫、气囊,有效避免了通风管的两端在与外部物体连接时,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气情况,有利于加强通风管与外部物体连接的紧密性,从而保证了机壳的干燥效果,防止机壳发生生锈、腐蚀,进而延长了机壳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包括无人机顶壳、无人机底壳、通风管,所述无人机顶壳与无人机底壳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无人机顶壳包括加热层、轻质碳钎维层、防水层,所述通风管上设置有出风端与进风端,所述出风端与进风端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进风端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弹性架,所述弹性架与进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进风端内侧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所述进风端外壁设置有充气端,所述充气端与气囊内部相通,所述进风端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卡块,所述进风端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无人机底壳与连接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底壳的顶面开设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连接板位于凹槽内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无人机底壳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层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套,且通风管穿设于固定套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S”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与通风管紧密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槽外部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凸起纹,且凸起纹的形状为“T”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弹性架、橡胶垫、气囊,有效避免了通风管的两端在与外部物体连接时,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气情况,有利于加强通风管与外部物体连接的紧密性,从而保证了机壳的干燥效果,防止机壳发生生锈、腐蚀,进而延长了机壳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的固定块、固定槽,有效避免了机壳上的无人机顶壳与无人机底壳在进行安装时,无法将无人机顶壳与无人机底壳上的螺纹孔对准,不便后续螺杆与螺帽的相配合使用进行固定,有利于节省安装时间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机壳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加热层与通风管的仰视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通风管与连接管的部分连接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连接板与无人机底壳的部分俯视连接剖视图;其中:1、无人机顶壳;2、无人机底壳;3、连接板;4、螺杆;5、加热层;6、轻质碳钎维层;7、防水层;8、通风管;10、出风端;11、进风端;12、连接管;13、弹性架;14、橡胶垫;15、充气端;16、气囊;17、密封盖;18、卡块;19、卡槽;20、凹槽;21、安装孔;22、弹簧;23、固定块;24、固定槽;25、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包括无人机顶壳1、无人机底壳2、通风管8,无人机顶壳1与无人机底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3,无人机顶壳1包括加热层5、轻质碳钎维层6、防水层7,通风管8上设置有出风端10与进风端11,出风端10与进风端11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管12,进风端11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弹性架13,弹性架13与进风端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14,进风端11内侧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16,进风端11外壁设置有充气端15,充气端15与气囊16内部相通,进风端11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7,密封盖1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卡块18,进风端11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18相匹配的卡槽19,无人机底壳2与连接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穿设有螺杆4,螺杆4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帽25;在使用时,设置在无人机顶壳1上的防水层7的防水膜能够使得落在无人机顶壳1上的雨水直接滑落,防止雨水粘附在无人机顶壳1上增加无人机负担,启动事先设置在无人机底壳2内侧的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上的加热箱和风机配合工作,加热箱的出风口通过一组连接管12与通风管8的进风端11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另一组连接管12与通风管8的出风端10连接,从而将热风通过加热层5上的通风管8传递到无人机顶壳1上,对无人机顶壳1进行加热,从而对无人机顶壳1进行干燥,一组连接管12在与通风管8上的进风端11连接时,要保证连接的紧密性,首先,将连接管12插入进风端11的内部,弹性架13借助橡胶垫14的弹力,使得进风端11与连接管12连接紧密,再通过充气端15向气囊16的内部充入气体,进一步提高进风端11与连接管12的密封效果,当连接管12不使用时,转动密封盖17,使得密封盖17上的卡块18卡入卡槽19的内部,对进风端11起到密封的效果,同理出风端10与另一组连接管12的连接方式也是如此,通过设置的弹性架13、橡胶垫14、气囊16,有效避免了通风管8的两端在与外部物体连接时,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气情况,有利于加强通风管8与外部物体连接的紧密性,从而保证了机壳的干燥效果,防止机壳发生生锈、腐蚀,进而延长了机壳的使用寿命。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无人机顶壳1与无人机底壳2快速安装的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无人机底壳2的顶面开设有与连接板3相匹配的凹槽20,连接板3位于凹槽20内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21,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包括无人机顶壳(1)、无人机底壳(2)、通风管(8),所述无人机顶壳(1)与无人机底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无人机顶壳(1)包括加热层(5)、轻质碳钎维层(6)、防水层(7),所述通风管(8)上设置有出风端(10)与进风端(11),所述出风端(10)与进风端(11)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11)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弹性架(13),所述弹性架(13)与进风端(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进风端(11)内侧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16),所述进风端(11)外壁设置有充气端(15),所述充气端(15)与气囊(16)内部相通,所述进风端(11)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7),所述密封盖(1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卡块(18),所述进风端(11)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18)相匹配的卡槽(19),所述无人机底壳(2)与连接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穿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翼机壳,包括无人机顶壳(1)、无人机底壳(2)、通风管(8),所述无人机顶壳(1)与无人机底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无人机顶壳(1)包括加热层(5)、轻质碳钎维层(6)、防水层(7),所述通风管(8)上设置有出风端(10)与进风端(11),所述出风端(10)与进风端(11)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11)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弹性架(13),所述弹性架(13)与进风端(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进风端(11)内侧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16),所述进风端(11)外壁设置有充气端(15),所述充气端(15)与气囊(16)内部相通,所述进风端(11)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7),所述密封盖(1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卡块(18),所述进风端(11)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18)相匹配的卡槽(19),所述无人机底壳(2)与连接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穿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帽(25)。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岳林赵东王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