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和该电连接器的检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134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在不会影响连接器卡合部的拔卸力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检查。电连接器(2)具备电绝缘性的壳体(12)、被壳体(12)保持的内部端子(14)和被壳体(12)保持并与大地电连接的外部端子(10),外部端子(10)具备嵌合部(11),从连接器插拔方向俯视观察时,嵌合部(11)在一侧具有第1卡合壁部(17),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卡合壁部(19),在第1卡合壁部(17)形成有第1卡合部(17a),并且在第2卡合壁部(19)形成有第2卡合部(19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和该电连接器的检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和该电连接器的检查方法。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组件构成为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相互嵌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组件中,在第1连接器的第1外部端子上设置的第1连接器卡合部和在第2连接器的第2外部端子上设置的第2连接器卡合部相互卡合。由此,第2连接器与第1连接器嵌合,防止第2连接器不慎从第1连接器脱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6925号公报能够采用如下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检查装置检查电连接器时,例如电连接器与检查装置互不嵌合。在该情况下,检查装置的探针无法与电连接器的内部端子稳定地接触,因此检查结果的差异较大。另外,还能够采用如下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检查装置检查电连接器时,在检查装置的检查用卡合部件上设有检查用卡合部,该检查用卡合部与连接器卡合部(第1连接器卡合部或第2连接器卡合部)卡合。在该情况下,在一些检查工序可能会产生连接器卡合部的磨损、变形,由此,连接器卡合部的拔卸力可能会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会影响连接器卡合部的拔卸力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检查的电连接器和该电连接器的检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具备:电绝缘性的壳体、被所述壳体保持的内部端子和被所述壳体保持并与大地电连接的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具备嵌合部,从连接器插拔方向俯视观察时,该嵌合部在一侧具有第1卡合壁部,并且,在另一侧具有检查用卡合壁部,在所述第1卡合壁部形成有第1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第2卡合壁部形成有第2卡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分别形成在嵌合部的一侧和另一侧,由此,能够在不会影响第1卡合部的拔卸力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检查。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展开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第1连接器的展开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第2连接器的展开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1连接器的嵌合部的剖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正利用检查装置检查第1连接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连接器和检查装置的嵌合着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1连接器和检查装置的嵌合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表示图7中的嵌合状态。(B)表示第1变形例的嵌合构造。(C)表示第2变形例的嵌合构造。图9是表示第1连接器和检查装置的嵌合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表示第3变形例的嵌合构造。(B)表示第4变形例的嵌合构造。(C)表示第5变形例的嵌合构造。图10是表示使用了检查装置的电连接器的检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首先,对具备作为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2和第2连接器4的电连接器组件1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为了方便,示出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电连接器组件〕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1的展开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1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具备第1连接器2和作为第1连接器2的嵌合对象的第2连接器4。第1连接器2构成为能够在连接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进行插拔地与第2连接器4嵌合。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构成为:在使第2连接器4与第1连接器2对置的状态下使第2连接器4朝向第1连接器2(向连接器插入方向)移动,从而使第1连接器2和第2连接器4相互嵌合。第1连接器2和第2连接器4分别安装于不同的电路基板(未图示)并与对应的电路板电连接。〔第1连接器〕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1中的第1连接器2的展开立体图。如图1~图3所示,第1连接器2例如是具备第1外部端子10、多个第1内部端子14、第1壳体12和第1屏蔽部件15的多极连接器。各第1内部端子14是与信号电位或者地电位连接的导体。第1内部端子14是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棒状部件弯折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第1内部端子14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例如,磷青铜)构成。图3中例示的第1内部端子14为例如凸形状,因此,通常也称为凸型的多极连接端子。第1内部端子14嵌入第1壳体12的槽并受槽保持。在第1连接器2与第2连接器4处于嵌合状态时,第1内部端子14与后述的第2连接器4的第2内部端子24接触。通过第1内部端子14与第2内部端子24接触,从而第1连接器2与第2连接器4相互电连接。第1内部端子14呈多列配置,且每列排列有多个。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1内部端子14呈两列配置,且每列排列有6个。例如,以第1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即多个第1内部端子14呈一列排列的方向为X轴方向。并且,以第1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即第1内部端子14的延伸方向为Y轴方向。此外,Y轴方向也是与连接器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插拔正交方向。第1壳体12是将上述第1内部端子14、后述的第1外部端子10和第1屏蔽部件15保持为一体的部件。第1壳体12由电绝缘性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构成。第1连接器2例如通过将第1内部端子14、第1外部端子10和第1屏蔽部件15与第1壳体12一体地嵌入成形来制造。第1外部端子10是与地电位连接的导体。第1外部端子10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例如,磷青铜)构成。第1外部端子10与地电位电连接,由此,将来自第1连接器2的外部的电磁波屏蔽,而对第1连接器2内进行电磁屏蔽。第1外部端子10特别是使第1内部端子14不受第1连接器2外部的电磁波的干扰。第1外部端子10嵌入第1壳体12四周的槽并受槽保持,并包围第1内部端子14。第1屏蔽部件15是用于抑制在第1内部端子14的列间处的电磁波干扰的导电性部件。第1屏蔽部件15配置在第1内部端子14的列之间,并且嵌入第1壳体12的槽并受槽保持。第1屏蔽部件15虽然不与第1外部端子10直接接触,但在供第1连接器2连接的电路基板(未图示)之上与第1外部端子10电连接。通过该连接,第1屏蔽部件15与第1外部端子10一体地与地电位电连接。与地电位电连接的第1屏蔽部件15构建电磁波屏蔽。利用第1屏蔽部件15抑制在第1内部端子14的列间处的电磁波干扰。〔第2连接器〕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1中的第2连接器4的展开立体图。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2连接器4是具备第2外部端子20、多个第2内部端子24、第2壳体22和第2屏蔽部件25的多极连接器。第2连接器4的各结构与第1连接器2的各结构类似,因此对其说明进行适当省略。第2内部端子24是与上述第1连接器2的第1内部端子14接触的导体,被第2壳体22保持。与第1内部端子14相同,第2内部端子24通过将棒状的部件弯折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第2内部端子24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例如,磷青铜)构成。图4中例示的第2内部端子24为例如凹形状,因此,通常也称为凹型的多极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电绝缘性的壳体、被所述壳体保持的内部端子和被所述壳体保持并与大地电连接的外部端子,其中,/n所述外部端子具备嵌合部,从连接器插拔方向俯视观察时,该嵌合部在一侧具有第1卡合壁部,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卡合壁部,/n在所述第1卡合壁部形成有第1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第2卡合壁部形成有第2卡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07 JP 2019-020664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电绝缘性的壳体、被所述壳体保持的内部端子和被所述壳体保持并与大地电连接的外部端子,其中,
所述外部端子具备嵌合部,从连接器插拔方向俯视观察时,该嵌合部在一侧具有第1卡合壁部,并且,在另一侧具有第2卡合壁部,
在所述第1卡合壁部形成有第1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第2卡合壁部形成有第2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卡合壁部是连接器卡合壁部,所述第1卡合部是连接器卡合部,所述第2卡合壁部是检查用卡合壁部,所述第2卡合部是检查用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时,所述检查用卡合壁部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并受其支承,并且,所述连接器卡合壁部被弹性支承为自由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嵌合部设有平坦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检查用卡合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平坦面倾斜的检查用卡合面,
所述检查用卡合面倾斜成在检查时施加向所述平坦面的方向施力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从连接器插拔方向俯视观察时,所述连接器卡合部配置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内侧,所述检查用卡合部配置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嵌合部中,所述检查用卡合部是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外侧形成的凹部或者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连接器是排列有多个所述内部端子的多极连接器。


9.一种电连接器,具备:电绝缘性的壳体、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岩根寿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