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向衬纬层、主纬纱层和第二斜向衬纬层,所述主纬纱层为0°纬纱层,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以主纬纱层为基准线,顺时针呈150°;所述第二斜向衬纬层以主纬纱层为基准线,顺时针呈30°,并以第一斜向衬纬层为基准线,顺时针呈60°;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和第二斜向衬纬层均为玻璃纤维纱线层,所述主纬纱层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纱线束和包裹于任一玻璃纤维纱线束外的外壳;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第二斜向衬纬层与主纬纱层由聚酯纱线编织而成一个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工艺先进,制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
本技术属于新型材料
,涉及一种工业用纺织品,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
技术介绍
在大型叶片的根端,由于周长宽越来越大,根部铺设0度方向的增强材料时,由于现有的0度主受力方向的织物受到门幅的限制,当周长度超过材料幅宽时,需要进行拼接,但拼接存在工艺操作和性能的不足,为了避免拼接,设计一款能满足受力要求的材料,又能达到周长度的要求,可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工艺先进,制造方便。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向衬纬层、主纬纱层和第二斜向衬纬层,所述主纬纱层为0°纬纱层,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以主纬纱层为基准线,顺时针呈150°;所述第二斜向衬纬层以主纬纱层为基准线,顺时针呈30°,并以第一斜向衬纬层为基准线,顺时针呈60°;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和第二斜向衬纬层均为玻璃纤维纱线层,所述主纬纱层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纱线束和包裹于任一玻璃纤维纱线束外的外壳;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第二斜向衬纬层与主纬纱层由聚酯纱线编织而成一个整体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聚酯纱线可为涤纶纱线,将三层纤维层编织成一个整体的织物,编织的方式使得三层织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方向上的不同叠加提高了织物的各方向强度,达到了更好的耐冲击性,从而提升产品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和第二斜向衬纬层的规格为300TEX,所述玻璃纤维纱线层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和涂覆于任一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外的保护涂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涂层为PU超薄涂层、PA超薄涂层或阻燃超薄涂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任一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的单线强度均不小于0.45N/TEX,拉伸弹性模量均为85GPA,纱线密度均为每英寸18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向衬纬层和第二斜向衬纬层主要起到织物结构稳定性作用,用于支撑主纬纱层,同时提升织物在其他方向上的强度和模量,提升最终产品的整体力学性能、剪切性能等。所述主纬层的规格为2400TEX,任一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任一所述玻璃纤维纱线束包括环绕排列于外壳内壁的若干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和设置于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间的粘胶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胶层的中端设有椭圆通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贯穿椭圆通孔的所述聚酯纱线为交叉编织结构,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为对称设置于聚酯纱线两侧的6个。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任一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的单丝强度不小于0.45N/TEX,拉伸弹性模量为85GPa,纱线密度为每英寸9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织物主要受力方向的强度和模量,按该织在纱线各层的角度设计,织物在铺设时横向铺设,既可满足任务超长度的根部周长宽,又能保障叶片长度方面的力学性能。提高叶片根部整体工艺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编织后的整体结构总单位面积质量为1371.4-1440.6克/平方米。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技术是一种三轴向织物结构,在0度方向均匀铺入2400TEX的高模量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在上层和下层分别衬入30度正反方向的玻璃纤维纱线层,再通过涤纶纱线捆绑成一个整体结构,得到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三轴向织物,在保障织物性能的前提下,该设计解决了大型叶片根部增强材料拼接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产品,可以根据对织物的轴向方向和重量及强度模量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根据使用的需要对产品的尺寸进行设计,充分满足了后道工艺的要求和改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拆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编织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玻璃纤维纱线束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玻璃纤维纱线束与聚酯纱线间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斜向衬纬层;2第二斜向衬纬层;3、主纬纱层;4、聚酯纱线;5、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6、玻璃纤维纱线束;7、外壳;8、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9、粘胶层;10、椭圆通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模量风电叶片根部增强织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向衬纬层1、主纬纱层3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所述主纬纱层3为0°纬纱层,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以主纬纱层3为基准线,顺时针呈150°;所述第二斜向衬纬层2以主纬纱层3为基准线,顺时针呈30°,并以第一斜向衬纬层1为基准线,顺时针呈60°;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均为玻璃纤维纱线层,所述主纬纱层3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纱线束6和包裹于任一玻璃纤维纱线束6外的外壳7;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第二斜向衬纬层2与主纬纱层3由聚酯纱线4编织而成一个整体结构。在本技术中,通过三轴向经编编织,经纬纱线不交叉、无弯曲,始终保持平直状态,经编得到的三轴向经编织物各个方向的适应力及应变能力都较强,三个方向的纱线形成了无数个三角的结构,由于三角形的特性,提高了面料的受力强度、抗拉强力和剪切性能,提高了织物的抗撕裂性能。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的规格为300TEX,所述玻璃纤维纱线层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5和涂覆于任一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5外的保护涂层。所述保护涂层为PU超薄涂层、PA超薄涂层或阻燃超薄涂层。在本技术中,在上下两层的纱线外涂覆一层保护层,能提高织物的性能同时,也能延长使用寿命,比如PU超薄涂层,类似PU白胶涂层,使得织物更有弹性和牢度更好;PA超薄涂层,比如PA银胶涂层,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阻燃涂层使得织物具有阻燃效果。任一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5的单线强度均不小于0.45N/TEX,拉伸弹性模量均为85GPA,纱线密度均为每英寸18根。所述主纬层的规格为2400TEX,任一所述外壳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任一所述玻璃纤维纱线束6包括环绕排列于外壳7内壁的若干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和设置于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间的粘胶层9。所述粘胶层9的中端设有椭圆通槽10。贯穿椭圆通孔的所述聚酯纱线4为交叉编织结构,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为对称设置于聚酯纱线4两侧的6个。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编织的稳定性,将主纬纱层3的玻璃纤维纱线束6设置一定结构,每根玻璃纤维纱线束6内设有6个平行的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当聚酯纱线4贯穿编织时,会有一个交叉点,而交叉点便是相对于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线的椭圆通槽10处,而聚酯纱线4也只是贯穿粘胶层9,并没有对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造成影响。任一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环氧纱8的单丝强度不小于0.45N/TEX,拉伸弹性模量为85GPa,纱线密度为每英寸9根。编织后的整体结构总单位面积质量为1371.4-1440.6克/平方米。通过采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向衬纬层(1)、主纬纱层(3)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所述主纬纱层(3)为0°纬纱层,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以主纬纱层(3)为基准线,顺时针呈150°;所述第二斜向衬纬层(2)以主纬纱层(3)为基准线,顺时针呈30°,并以第一斜向衬纬层(1)为基准线,顺时针呈60°;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均为玻璃纤维纱线层,所述主纬纱层(3)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纱线束(6)和包裹于任一玻璃纤维纱线束(6)外的外壳(7);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第二斜向衬纬层(2)与主纬纱层(3)由聚酯纱线(4)编织而成一个整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向衬纬层(1)、主纬纱层(3)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所述主纬纱层(3)为0°纬纱层,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以主纬纱层(3)为基准线,顺时针呈150°;所述第二斜向衬纬层(2)以主纬纱层(3)为基准线,顺时针呈30°,并以第一斜向衬纬层(1)为基准线,顺时针呈60°;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均为玻璃纤维纱线层,所述主纬纱层(3)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纱线束(6)和包裹于任一玻璃纤维纱线束(6)外的外壳(7);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第二斜向衬纬层(2)与主纬纱层(3)由聚酯纱线(4)编织而成一个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衬纬层(1)和第二斜向衬纬层(2)的规格为300TEX,所述玻璃纤维纱线层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5)和涂覆于任一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5)外的保护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涂层为PU超薄涂层、PA超薄涂层或阻燃超薄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三轴向织物,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环氧纱(5)的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成,谈菊生,尹佳俊,范晨潇,李天阳,吴彩云,贾晓杰,范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成如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