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膜支撑体及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108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2
半透膜支撑体以及使用A型硬度计硬度为60以上、D型硬度计硬度为95以下的弹性辊来实施热压加工处理的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半透膜支撑体及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透膜支撑体及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以海水的淡水化、净水器、食品的浓缩、废水处理、血液过滤代表的医疗用、半导体清洗用的超纯水制造等领域中,广泛使用半透膜。作为半透膜的分离功能层,由纤维素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丙烯腈系树脂、氟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多孔质性树脂构成。然而,这些多孔质性树脂单独的情况下机械强度差,因此使用在包含无纺布、织布等纤维基材的半透膜支撑体的单面上设置有半透膜的复合体形态,即“过滤膜”。在半透膜支撑体中,将设置有半透膜的面称为“涂布面”,将未设置半透膜的面称为“非涂布面”。对于作为在半透膜支撑体上设置有半透膜的形态的“过滤膜”,广泛使用如下方法:将上述聚砜系树脂等合成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制备半透膜溶液后,将该半透膜溶液涂布在半透膜支撑体上。并且,要求半透膜与半透膜支撑体的粘接性高。另外,过滤膜被模块化而使用。片状的过滤膜的代表性模块是螺旋型模块和平膜型模块。管状的过滤膜的代表性模块是管型/管状型模块(参照专利文献1)。螺旋型模块具有将原水供给侧流路材料(以下,有时将“原水供给侧流路材料”称为“原水间隔件”)、过滤膜和处理水透过侧流路材料(以下,有时将“处理水透过侧流路材料”称为“透过水间隔件”)一起卷起而成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平膜型模块中,在包含聚丙烯、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共聚合成树脂(ABS树脂)等树脂的框架材料上粘接并固定过滤膜来使用。对框架材料的粘接、固定通常进行加热熔接处理、超声波熔接处理等。作为半透膜支撑体,通常使用将纸浆纤维抄纸而得到的纸、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参照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另外,对于利用湿式抄造法制造的片材,通过任意组合具备升温机构的金属辊、弹性辊,调整温度、压力、辊硬度等来实施热压加工处理,从而能够使半透膜支撑体的强度、密度等性能变化(参照专利文献4)。近年来,在使用了片状的过滤膜的螺旋型模块中,产生了在模块化后没有发挥设计时所算出的透水性之类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525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15270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9593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00047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特静文献1:下水道膜处理技术会议编,“为了在下水道中导入膜处理技术的指南”,[online],平成23年3月,[平成28年1月6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mlit.go.jp/common/000146906.pdf>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螺旋型模块中使用的半透膜支撑体在模块化后没有发挥设计时所算出的透水性的原因,结果可知原水间隔件与半透膜的密合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半透膜支撑体,半透膜与半透膜支撑体的粘接性优异,并且原水间隔件与半透膜的密合性也优异,由于这些性能,所以能够期待良好地维持模块化后的透水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制造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半透膜支撑体的工业上有利的制造法。根据以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下述专利技术。(1)一种半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是设置半透膜来使用的半透膜支撑体,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上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0%以上且5.0%以下。(2)根据(1)所述的半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上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4%以上且3.0%以下。(3)一种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对通过湿式抄造法制造的片材实施热压加工处理的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使用具有金属辊和弹性辊的组合的热压加工处理装置来实施上述热压加工处理,此时,使用A型硬度计硬度为60以上、D型硬度计硬度为95以下的弹性辊作为上述弹性辊,将上述金属辊与上述弹性辊间的夹持(nip)压力设为30kN/m以上且250kN/m以下,将加工速度设为20m/分钟以上且100m/分钟以下,得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0%以上且5.0%以下的半透膜支撑体。(4)根据(3)所述的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其使用A型硬度计硬度为60以上且80以下的弹性辊作为该弹性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透膜支撑体,半透膜与半透膜支撑体的粘接性优异,并且原水间隔件与半透膜的密合性也优异,因此能够期待良好地维持模块化后的透水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半透膜与半透膜支撑体的粘接性更优异的半透膜支撑体。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热压加工中使用的辊的组合和配置、以及片材的通纸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热压加工中使用的辊的组合和配置、以及片材的通纸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半透膜支撑体优选为至少含有主体合成纤维和粘结剂合成纤维而成的湿式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的半透膜支撑体的特征在于,是在一个面上设置半透膜而使用的半透膜支撑体,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上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0%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如下的半透膜支撑体,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上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4%以上且3.0%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简记为“测定厚度(0.80)”。另外,将“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简记为“测定厚度(1.27)”。另外,有时将“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简记为“测定厚度的差异”。“测定厚度的差异”为“{测定厚度(0.80)-测定厚度(1.27)}/测定厚度(0.80)×100”,单位为“%”。本专利技术的研究结果是,通过使测定厚度的差异为5.0%以下,从而在形成螺旋型模块来使用时,原水间隔件与半透膜良好地接触并密合,在半透膜面上产生良好的湍流,从而能够良好地维持透水性。在测定厚度的差异大于5.0%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螺旋型模块时施加于半透膜支撑体的压力而导致在原水间隔件与半透膜的界面处产生间隙,不会产生良好的湍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是设置半透膜来使用的半透膜支撑体,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09 JP 2019-0016091.一种半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是设置半透膜来使用的半透膜支撑体,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所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0%以上且5.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该半透膜支撑体的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与在1.27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的差异相对于所述在0.80N/cm2的条件下的测定厚度为1.4%以上且3.0%以下。


3.一种半透膜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落合贵仁志水祐介增田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