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0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包括料斗、挡板及至少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料斗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和底部开口,料斗的顶部的两侧分别与制砖机的机架可转动连接;挡板相对料斗的底部开口设置且其一侧与料斗铰接;第一直线驱动件设置于料斗并与料斗铰接,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挡板的另一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收集底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砖
,具体涉及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
技术介绍
加气砖在制作的过程中,砖砌体经切割后由送入制砖机的翻转模台上,制砖机的机架上设置有翻转模台、推车,砖砌体的一侧贴靠翻转模台,然后翻转模台和推车一起翻转90度,砖砌体就翻转到翻转模台的模板上,而砖砌体底部的底皮就从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推车表面也从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这时翻转模台的模板在动力驱动下向远离推车表面的方向水平移动一段距离,于是贴靠住推车表面的砖砌体的底皮由于悬空从翻转模台的模板侧边与推车表面间的缝隙中间自动落下,实现砖砌体的去底皮。这种装置存在缺陷,底皮随意落下,需要工人去收集打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气砖生产过程中的底皮落下后需要工人从新去收集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和底部开口,所述料斗的顶部的两侧分别与制砖机的机架可转动连接;挡板,所述挡板相对所述料斗的底部开口设置且其一侧与所述料斗铰接;至少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料斗并与所述料斗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挡板的另一侧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砌砖体旋转90度的过程中,料斗由于重力的作用,开口始终朝上,当砌砖体转动至90度时,底皮脱落,经料斗的第一开口端落入料斗内,砌砖体转动至90度时,当料斗内积攒的废料达到一定的量后,移动制砖机的机架,机架将料斗携带至废料回收口,然后启动第一直线驱动件,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向外伸出,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处轴使得挡板的另一侧转动,随着转动的角度不断增大,废料从挡板与料斗之间的间隙处滑出,实现了料斗的卸料,无需人工去收集底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料斗、挡板、第一直线驱动件、橡胶垫、转动件的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料斗、挡板、第一直线驱动件、橡胶垫、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L—L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M—M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如图1至7所示,包括料斗1、挡板2及至少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3,料斗1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和底部开口,料斗1的顶部的两侧分别与制砖机的机架6可转动连接。具体的,料斗1设置于翻转模台与推车之间的间隙处。优选的,料斗1沿竖直方向尺寸不断增大。通过将料斗1设计为沿沿竖直方向尺寸不断增大,便于落入料斗1的废料从底部滑出,减小废料粘连在料斗1的内壁上。挡板2相对料斗1的底部开口设置,挡板2的一侧与料斗1铰接。所述制砖机的接料装置还包括一橡胶垫4,橡胶垫4设置于挡板2靠近料斗1内壁的一端。通过设置橡胶垫4,能减缓废料落入料斗1时的冲击,避免废料落入料斗1时发出巨响。第一直线驱动件3设置于与料斗1并与料斗1铰接,第一直线驱动件3的输出轴与挡板2的另一侧铰接。第一直线驱动件3可以为液压缸、电动推杆、气缸等,具体的,第一直线驱动件3为液压缸,但第一直线驱动件3的类型不限定于此。第一直线驱动件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具体的,第一直线驱动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直线驱动件3分别设置于挡板2的两侧。具体的,所述制砖机的接料装置还包括两个转动件5,两个转动件5对称设置于料斗1的两端,每一转动件5包括转轴5a、固定管5b、轴承5c、棱柱5d、第一固定圈5e、第二固定圈5f及第二直线驱动件5g,转轴5a固定连接料斗1,固定管5b同轴套设于转轴5a且连接于所述制砖机的机架6,轴承5c固定套设于转轴5a且其外圈固定连接于固定管5b的内壁,棱柱5d沿转轴5a的轴向开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棱柱5d经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套设于转轴5a,第一固定圈5e套设于棱柱5d且固定连接于固定管5b,第二固定圈5f配合且可滑动套设于棱柱5d,第二固定圈5f相对第一固定圈5e设置。第二直线驱动件5g固定于固定管5b且其输出轴沿转轴5a的轴向连接于第二固定圈5f。第二直线驱动件5g可以为液压缸、电动推杆、气缸等,具体的,第二直线驱动件5g为气缸,但第二直线驱动件5g的类型不限定于此。棱柱5d可以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具体的,棱柱5d为六棱柱,但棱柱5d的类型不限定于此。优选的,每一转动件5还包括第一摩擦片5h、第二摩擦片5i,第一摩擦片5h呈环形,第一摩擦片5h同轴连接于第一固定圈5e靠近第二固定圈5f的一端,第二摩擦片5i同轴连接于第二固定圈5f靠近第一固定圈5e的一端。优选的,每一转动件5还包括第一密封环5j、密封块5k,密封环5j固定套设于转轴5a且其外圈抵接于固定管5b的内壁,密封块5k同轴且配合内置于固定管5b的另一端,密封块5k的外壁与固定管5b的内壁相连接。具体的,密封块5k相对第二直线驱动件5g的输出轴开设有第三固定孔,密封块5k经所述第三固定孔套设于第二直线驱动件5g的输出轴。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砌砖体旋转90度的过程中,料斗1由于重力的作用,开口始终朝上,当砌砖体转动至90度时,底皮脱落,经料斗1的第一开口端落入料斗1内,砌砖体转动至90度时,启动第二直线驱动件5g,第二直线驱动件5g的输出轴伸出,使得第二固定圈5f带动第二摩擦片5i向靠近第一摩擦片5h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二摩擦片5i抵接于第一摩擦片5h,第二摩擦片5i无法相对第一摩擦片5h转动,第二固定圈5f无法相对第一固定圈5e转动,由于第二固定圈5f、第一固定圈5e分别连接于转轴5a、固定管5b,使得转轴5a无法相对固定管5b转动,避免底料落入料斗1时料斗1发生大幅度晃动;底皮落料完成后,启动第二直线驱动件5g,第二直线驱动件5g带动第二摩擦片5i、第二固定圈5f向远离第一摩擦片5h的方向移动,使得转轴5a可重新相对固定管5b转动,然后砌砖体反向转动90度直至复位。当料斗1内积攒的废料达到一定的量后,移动制砖机的机架6,机架6将料斗1携带至废料回收口,然后启动第一直线驱动件3,第一直线驱动件3的输出轴向外伸出,第一直线驱动件3的输处轴使得挡板2的另一侧转动,随着转动的角度不断增大,废料从挡板2与料斗1之间的间隙处滑出,实现了料斗1的卸料,料斗1卸料时也可以通过第二直线驱动件5g对料斗1进行固定,避免料斗1晃动。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斗,所述料斗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和底部开口,所述料斗的顶部的两侧分别与制砖机的机架可转动连接;/n挡板,所述挡板相对所述料斗的底部开口设置且其一侧与所述料斗铰接;/n至少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料斗并与所述料斗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挡板的另一侧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斗,所述料斗的内部空心且顶部和底部开口,所述料斗的顶部的两侧分别与制砖机的机架可转动连接;
挡板,所述挡板相对所述料斗的底部开口设置且其一侧与所述料斗铰接;
至少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料斗并与所述料斗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挡板的另一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砖机的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砖机的接料装置还包括两个转动件,两个所述转动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两端,每一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固定管、轴承、棱柱、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及第二直线驱动件,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料斗,所述固定管同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且连接于所述制砖机的机架,所述轴承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其外圈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管的内壁,所述棱柱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棱柱经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固定圈套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鸿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