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077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及用电装置。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与第一极耳。第一极耳包括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极耳单元。第一导电片的一端固定于一第一极片的第一平坦部,另一端延伸出壳体。每一第一极耳单元对应连接于一第一平坦部,第一极耳单元与上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该电芯通过将第一导电片直接固定于第一极片,则第一导电片相对电极组件及壳体的整体固定强度更好。电芯抽气时,第一导电片不易相对电极组件倾斜,壳体在两极耳之间的部位也将在第一导电片的反作用力下维持原状,而不易向内凹陷。故该电芯可改善目前电芯在抽气过程中,其导电片容易相对壳体发生倾斜的现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及用电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电芯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装置。目前,电芯广泛地运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一般地,电芯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的电极组件,以及与电极组件连接并部分伸出壳体的极耳。具体来说,上述电极组件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隔离膜,该正极片、负极片与隔离膜共同卷绕成一截面呈长圆形的柱状结构。其中,每一极片(正极片或负极片)均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平坦部,以及连接相邻两平坦部并弯曲延伸的弯曲部。极耳的一端与上述极片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近年来,市场上有些电芯采用多极耳单元的方案以降低电芯工作时的内阻。具体地,极耳包括多个极耳单元以及一导电片。其中,极耳单元自同一极片的各平坦部分别延伸出,各极耳单元朝相同方向延伸至层叠设置,并焊接固定;导电片的一端固定于各极耳单元层叠设置的一端,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之外,以形成电芯的正极(或负极)端子。然而,这种采用多极耳单元的电芯在抽气的过程中,两极耳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容易相对壳体向中心倾斜,进而导致电芯与用电结构(如电路板)之间不能正常装配或其他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芯及用电装置,以改善目前电芯在抽气过程中,其极耳容易相对壳体倾斜的现状。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收容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极耳。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一极片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导电片与至少一个第一极耳单元。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第一平坦部,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每一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目前市场上采用多极耳单元的电芯中,其导电片是固定于各极耳单元汇集后的部分,该汇集后的部分是容易相对于电极组件发生相对运动的,则导电片的固定效果较差。电芯抽气时,两极耳之间的部位为近似真空的环境,这使得壳体于两极耳之间的部分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内凹陷,进而导致导电片容易随壳体变形而发生倾斜。与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通过将第一导电片直接固定于第一极片,则第一导电片相对电极组件及壳体的整体固定强度更好。电芯抽气时,第一导电片不易相对电极组件倾斜,壳体在两极耳之间的部位也将在第一导电片的反作用力下维持原状,而不易向内凹陷。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可改善目前电芯在抽气过程中,其导电片容易相对壳体发生倾斜的现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片平直延伸出所述壳体;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片弯折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二端超出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二端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端部沿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伸出所述壳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一侧的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层叠设置以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或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单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二侧的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层叠设置以形成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其中,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导电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上的不同侧。或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侧具有单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二侧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其中,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导电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上的不同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包括第一固定段以及第一汇集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另一端背离所述电极组件延伸。所述第一汇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段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导电片延伸。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极耳单元还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段背离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并相对所述第一汇集段弯折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于所述第一侧,各所述第一汇集段相互汇集,各所述第一弯折段层叠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汇集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共同构成U-型或L-型结构。其中,所述的“L-型结构”是指所述第一汇集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共同围成一L形形状的结构,或者近似L形形状的结构;同理,所述的“U-型结构”是指所述第一汇集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共同围成一U形形状的结构,或者近似U形形状的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极片之间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一焊印。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一绝缘胶组,所述第一绝缘胶组包括至少一第一绝缘胶,所述至少一第一绝缘胶覆盖所述第一焊印。则,第一绝缘胶组将第一焊印与隔离膜分隔起来,其可降低第一焊印刺破隔离膜的隐患,进而降低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短路的隐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一侧的各第一极耳单元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二焊印,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固定并形成第三焊印。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绝缘胶,所述第二绝缘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焊印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二焊印的至少部分。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三绝缘胶,所述第三绝缘胶覆盖所述第三焊印的至少部分。如此,第二绝缘胶将第二焊印与壳体分隔开来,从而可降低第二焊印刺破壳体而导致电芯漏液的隐患。同理,第三绝缘胶将第三焊印与壳体分隔开来,从而可降低第三焊印刺破壳体而导致电芯漏液的隐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一所述第三绝缘胶与一所述第一绝缘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同一侧且一体成型。如此,在电芯的实际制造过程中,可实际粘贴三绝缘胶纸即可实现隔绝上述第一焊印、第二焊印与第三焊印的方案。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一所述第三绝缘胶与一所述第一绝缘胶一体成型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同侧且一体成型。该设置使得第一极耳单元无需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极片,而是在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收容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一极片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第一平坦部;/n所述第一极耳包括:/n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第一平坦部,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以及/n至少一个第一极耳单元,每一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收容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一极片卷绕形成复数个平直延伸的第一平坦部;
所述第一极耳包括:
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第一平坦部,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极耳单元,每一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平直延伸出所述壳体;或者,
所述第一导电片弯折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二端超出所述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二端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端部沿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伸出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一侧的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层叠设置以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或者,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单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二侧的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层叠设置以形成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或者,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二侧具有单个第一极耳单元,位于第二侧的第一极耳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平坦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
其中,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导电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方向上的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包括:
第一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另一端背离所述电极组件延伸;以及
第一汇集段,所述第一汇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段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导电片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单元还包括第一弯折段;
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段背离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并相对所述第一汇集段弯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侧具有复数个第一极耳单元,于所述第一侧,各所述第一汇集段相互汇集,各所述第一弯折段层叠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共同构成U-型或L-型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