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738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包括基座,BK固定端,BF支撑端,丝杆螺母和丝杆,所述BK固定端,丝杆螺母和BF支撑端依次通过丝杆串联设置,所述BK固定端和BF支撑端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表面两端;所述BK固定端套设在丝杆上位于丝杆一端,所述丝杆螺母旋于所述丝杆中端,所述BF支撑端套设在丝杆上位于丝杆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丝杠热伸长量做到完全吸收,使丝杠轴承始终保持在恒定力的预紧状态;前,后隔套与轴承座之间存在0.5mm间隙,不会由于自身旋转而产生热量,也不会对轴承旋转热量的外散产生阻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滚珠丝杠副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滚珠丝杠副传动是现代数控机床中最常见的直线坐标轴传动形式,滚珠丝杠副由于具有传动效率高,灵敏度高,传动平稳,磨损小,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中小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滚珠丝杠支承端精度和可靠性,一方面取决于滚珠丝杠副本身的精度和质量,同时与其轴向固定支承端的安装方式和机械结构的优劣势有直接的关系;在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数控机床的滚珠丝杠支承端发热明显,经测试个别机床的滚珠丝杠支承端轴承座表面温度达到45℃以上,造成该轴坐标的定位精度不稳定甚至出现极个别丝杠支承轴承损坏的现象。已公开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110436434.2,专利名称: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申请日:2011122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包括滚珠丝杠1、丝母2、横梁3、丝杠支架4、丝杠支座5、减速器6和联轴器7;所述丝母2旋于所述滚珠丝杠1上;所述丝杠支架4与所述丝杠支座5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3的两端;所述丝杠支架4与所述丝杠支座5分别固定所述滚珠丝杠1的两端;所述丝杠支座5包括定位面50,所述定位面50上设有定位面通孔51、容置空间52和减速器连接座53,所述滚珠丝杠1一端由所述定位面通孔51伸入所述丝杠支座5的容置空间52内并通过所述联轴器7与由所述减速器连接座53伸入所述容置空间52内的所述减速器6的输出轴连接;其中,还包括防撞装置、丝杠支座端支撑结构以及丝杠支架端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包括基座1,BK固定端2,BF支撑端3,丝杆螺母4和丝杆5,所述BK固定端2,丝杆螺母4和BF支撑端3依次通过丝杆5串联设置,所述BK固定端2和BF支撑端3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所述BK固定端2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一端,所述BK固定端2包括BK轴承22,后隔套23和BK轴承座24,所述BK轴承座2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K轴承座24和丝杆5之间设有BK轴承22和后隔套23,所述后隔套2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K轴承2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丝杆螺母4旋于所述丝杆5中端,所述丝杆螺母4包括滚珠道42,滚珠43,垫块圈44,调节垫片45和锁紧螺钉46,所述丝杆螺母4内侧壁设有滚珠道42,所述滚珠道42上设有若干个滚珠43,所述丝杆螺母4内部设有垫块圈44,所述垫块圈44上表面设有调节垫片45,所述锁紧螺钉46设有两个,对称穿设在调节垫片45侧面两端;所述BF支撑端3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另一端,所述BF支撑端3包括BF轴承32,前隔套33,和BF轴承座34,所述BF轴承座3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F轴承座34和丝杆5之间设有BF轴承32和前隔套33,所述前隔套3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F轴承3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优选的,BK固定端2远离丝杆螺母4的一侧设有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6与BK轴承22相互配合。优选的,BF支撑端3还包括螺帽35,所述螺帽35固定设置在远离丝杆螺母4的BF支撑端3一侧。优选的,丝杆螺母4还包括O型橡胶密封圈47,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47套设在丝杆上,贴合丝杆螺母4内侧壁靠近BF固定端2的一端。优选的,丝杆螺母4上端设有油孔48。优选的,轴承座上设有螺栓孔7,所述BK轴承座24阶梯面对称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BF轴承座34的阶梯面对称设有两个螺栓孔。优选的,BF轴承22和BF轴承座24,BK轴承32和BK轴承座34的安装方式均采用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对丝杠热伸长量做到完全吸收,使丝杠轴承始终保持在恒定力的预紧状态。2、前,后隔套与轴承座之间存在0.5mm间隙,不会由于自身旋转而产生热量,也不会对轴承旋转热量的外散产生阻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基座;2、BK固定端;22、BK轴承;23、后隔套;24、BK轴承座;3、BF支撑端;32、BF轴承;33、前隔套;34、BF轴承座;35、螺帽;4、丝杆螺母;42、滚珠道;43、滚珠;44、垫块圈;45、调节垫片;46、锁紧螺钉;47、O型橡胶密封圈;48、油孔;5、丝杆;6、联轴器;7、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可知,本技术包括有:基座1,BK固定端2,BF支撑端3,丝杆螺母4和丝杆5,所述BK固定端2,丝杆螺母4和BF支撑端3依次通过丝杆5串联设置,所述BK固定端2和BF支撑端3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所述BK固定端2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一端,所述BK固定端2包括BK轴承22,后隔套23和BK轴承座24,所述BK轴承座2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K轴承座24和丝杆5之间设有BK轴承22和后隔套23,所述后隔套2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K轴承2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丝杆螺母4旋于所述丝杆5中端,所述丝杆螺母4包括滚珠道42,滚珠43,垫块圈44,调节垫片45和锁紧螺钉46,所述丝杆螺母4内侧壁设有滚珠道42,所述滚珠道42上设有若干个滚珠43,所述丝杆螺母4内部设有垫块圈44,所述垫块圈44上表面设有调节垫片45,所述锁紧螺钉46设有两个,对称穿设在调节垫片45侧面两端;所述BF支撑端3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另一端,所述BF支撑端3包括BF轴承32,前隔套33,和BF轴承座34,所述BF轴承座3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F轴承座34和丝杆5之间设有BF轴承32和前隔套33,所述前隔套3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F轴承3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在本实施中优选的,BK固定端2远离丝杆螺母4的一侧设有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6与BK轴承22相互配合。设置上述结构,联轴器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本实施中优选的,BF支撑端3还包括螺帽35,所述螺帽35固定设置在远离丝杆螺母4的BF支撑端3一侧。设置上述结构,螺帽用于和外螺纹丝杆相结合,可以起到调节缓冲能力的效果。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丝杆螺母4还包括O型橡胶密封圈47,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47套设在丝杆上,贴合丝杆螺母4内侧壁靠近BF固定端2的一端。设置上述结构,O型橡胶密封圈提供足够的密封预紧力,用于丝杆螺母往复运动时的丝杆密封。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丝杆螺母4上端设有油孔48。设置上述结构,使润滑油及时地输送到丝杆上起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BK固定端(2),BF支撑端(3),丝杆螺母(4)和丝杆(5),所述BK固定端(2),丝杆螺母(4)和BF支撑端(3)依次通过丝杆(5)串联设置,所述BK固定端(2)和BF支撑端(3)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n所述BK固定端(2)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一端,/n所述BK固定端(2)包括BK轴承(22),后隔套(23)和BK轴承座(24),所述BK轴承座(2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K轴承座(24)和丝杆(5)之间设有BK轴承(22)和后隔套(23),所述后隔套(2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K轴承(2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n所述丝杆螺母(4)旋于所述丝杆(5)中端,/n所述丝杆螺母(4)包括滚珠道(42),滚珠(43),垫块圈(44),调节垫片(45)和锁紧螺钉(46),所述丝杆螺母(4)内侧壁设有滚珠道(42),所述滚珠道(42)上设有若干个滚珠(43),所述丝杆螺母(4)内部设有垫块圈(44),所述垫块圈(44)上表面设有调节垫片(45),所述锁紧螺钉(46)设有两个,对称穿设在调节垫片(45)侧面两端;/n所述BF支撑端(3)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另一端,/n所述BF支撑端(3)包括BF轴承(32),前隔套(33),和BF 轴承座(34),所述BF轴承座(3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F轴承座(34)和丝杆(5)之间设有BF轴承(32)和前隔套(33),所述前隔套(3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F轴承(3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丝杠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BK固定端(2),BF支撑端(3),丝杆螺母(4)和丝杆(5),所述BK固定端(2),丝杆螺母(4)和BF支撑端(3)依次通过丝杆(5)串联设置,所述BK固定端(2)和BF支撑端(3)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
所述BK固定端(2)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一端,
所述BK固定端(2)包括BK轴承(22),后隔套(23)和BK轴承座(24),所述BK轴承座(2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K轴承座(24)和丝杆(5)之间设有BK轴承(22)和后隔套(23),所述后隔套(23)位于靠近丝杆螺母(4)一端,所述BK轴承(22)位于远离丝杆螺母(4)一端;
所述丝杆螺母(4)旋于所述丝杆(5)中端,
所述丝杆螺母(4)包括滚珠道(42),滚珠(43),垫块圈(44),调节垫片(45)和锁紧螺钉(46),所述丝杆螺母(4)内侧壁设有滚珠道(42),所述滚珠道(42)上设有若干个滚珠(43),所述丝杆螺母(4)内部设有垫块圈(44),所述垫块圈(44)上表面设有调节垫片(45),所述锁紧螺钉(46)设有两个,对称穿设在调节垫片(45)侧面两端;
所述BF支撑端(3)套设在丝杆(5)上位于丝杆(5)另一端,
所述BF支撑端(3)包括BF轴承(32),前隔套(33),和BF轴承座(34),所述BF轴承座(34)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BF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创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