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68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箱体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主体,箱体底部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连接散热箱,散热箱内设置有U型管,散热管与U型管连通,U型管连接下连接管,下连接管连接回流管,回流管连接上连接管,上连接管连通箱体内部,回流管上设置有通气主管,通气主管连接充气泵和抽气泵,通气主管连接伸缩气囊,伸缩气囊另一侧通过支撑板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上可转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外端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外侧壁设置有刮齿,推动杆上可转动设置有轴套,轴套外侧壁上设置有涡流扇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加快散热循环,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防止油泥堵塞,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油浸式变压器是将变压器的铁芯和绕组都一起浸入灌满了变压器油的油箱中,通过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介质,但油浸式变压器在长时间工作情况下会引起油温升高,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可能会导致绕组温度超过绝缘耐受温度使绝缘破坏,可加快内部元器件的老快,致使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变压器的散热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是直接在油箱外设散热片,这样就是散热片与油箱接触的,油箱内的变压器油是通过油箱的散热来达到变压器油的散热,这样的会导致散热效率低,不能快速对变压器油进行散热,老化后的变压器油甚至会产生油泥堵塞变压器油循环通道,影响散热。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加快散热循环,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防止油泥堵塞,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包括箱体、变压器主体、顶盖、高压端子、低压端子、支撑架、油枕、油管、散热管、散热箱、U型管、下连接管、回流管、上连接管、循环泵、通气主管、通气一支管、通气二支管、充气泵、抽气泵、电磁阀、伸缩气囊、支撑板、推动杆、支撑杆、环形板、刮齿、凹槽、滚珠、轴套和涡流扇叶,其中,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主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高压端子和低压端子,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油枕,所述油枕通过油管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内部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连接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部设置有U型管,所述散热管底端口与U型管顶端口连通,所述U型管两侧底端口伸出散热箱连接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有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连通箱体内部,所述下连接管或上连接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通气主管,所述通气主管一端通过通气一支管和通气二支管分别连接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充气泵和抽气泵,所述通气一支管和通气二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通气主管另一端伸入回流管内连接伸缩气囊的气口端,所述伸缩气囊另一端封闭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上通过转动轴承可转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端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外侧壁顶部设置有刮齿,所述环形板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嵌设有滚珠,所述推动杆上位于支撑杆底端和环形板内侧还可转动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外侧壁上设置有涡流扇叶。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箱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箱内部设置有散热液和制冷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滚珠活动嵌设在凹槽内,所述滚珠可在凹槽内进行360度转动。所述通气主管与伸缩气囊的气口端密封连接。所述回流管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刮齿和滚珠最外侧与回流管内侧壁接触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散热管、散热箱、下连接管、循环泵、回流管和上连接管的共同设置,可形成循环冷却回路,对变压器油进行不间断循环冷却,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在散热箱内设置有U型管,有效延长变压器油在散热箱内的停留时间,增强冷却效果;(2)通过在回流管内设置有可自转的涡流扇叶,在变压器油通过回流管向箱体内运动时,通过变压器油的运动推动涡流扇叶进行转动,涡流扇叶转动后反过来对回流管内的变压器油扰流,使得变压器油在回流管内充分运动,有效提高变压器有的散热效率,同时变压器油的运动还可推动支撑杆和环形板进行转动,其上的刮齿可对回流管侧壁进行清理,防止油污在回流管侧壁上积聚,同时滚珠的设置,使得环形板运动的更加顺畅;(3)通过在回流管内部设置有伸缩气囊,通过通气主管和通气支管连通充气泵和抽气泵,可实现向伸缩气囊内充气和抽气的功能,以实现伸缩气囊的伸缩功能,进而通过伸缩气囊的收缩推动支撑板和推动杆进行来回运动,推动杆带动支撑板和环形板以及涡流扇叶进行来回运动,可对回流管侧壁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带动涡流扇叶运动,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杆和环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变压器主体3、顶盖4、高压端子5、低压端子6、支撑架7、油枕8、油管9、散热管10、散热箱11、U型管12、下连接管13、回流管14、上连接管15、循环泵16、通气主管17、通气一支管18、通气二支管19、充气泵20、抽气泵21、电磁阀22、伸缩气囊23、支撑板24、推动杆25、支撑杆26、环形板27、刮齿28、凹槽29、滚珠30、轴套31、涡流扇叶32、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包括箱体1、变压器主体2、顶盖3、高压端子4、低压端子5、支撑架6、油枕7、油管8、散热管9、散热箱10、U型管11、下连接管12、回流管13、上连接管14、循环泵15、通气主管16、通气一支管17、通气二支管18、充气泵19、抽气泵20、电磁阀21、伸缩气囊22、支撑板23、推动杆24、支撑杆25、环形板26、刮齿27、凹槽28、滚珠29、轴套30和涡流扇叶31。其中,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主体2,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2,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高压端子4和低压端子5,所述箱体1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设置有油枕7,所述油枕7通过油管8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1内部的散热管9,所述散热管9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散热箱10。其中,所述散热箱10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箱10内部设置有散热液和制冷器,所述散热箱10内部设置有U型管11,所述散热管9底端口与U型管11顶端口连通,所述U型管11两侧底端口伸出散热箱10连接下连接管12,所述下连接管12连接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回流管13连接有上连接管14,所述上连接管14连通箱体1内部,所述下连接管12或上连接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15。其中,所述回流管13上设置有通气主管16,所述通气主管16一端通过通气一支管17和通气二支管18分别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充气泵19和抽气泵20,所述通气一支管17和通气二支管18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21,所述通气主管16另一端伸入回流管13内连接伸缩气囊22的气口端,所述通气主管16与伸缩气囊22的气口端密封连接,所述伸缩气囊22另一端封闭端设置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杆24。其中,所述推动杆24上通过转动轴承可转动设置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外端设置有环形板26,所述环形板26外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变压器主体(2)、顶盖(3)、高压端子(4)、低压端子(5)、支撑架(6)、油枕(7)、油管(8)、散热管(9)、散热箱(10)、U型管(11)、下连接管(12)、回流管(13)、上连接管(14)、循环泵(15)、通气主管(16)、通气一支管(17)、通气二支管(18)、充气泵(19)、抽气泵(20)、电磁阀(21)、伸缩气囊(22)、支撑板(23)、推动杆(24)、支撑杆(25)、环形板(26)、刮齿(27)、凹槽(28)、滚珠(29)、轴套(30)和涡流扇叶(31),其中,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主体(2),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高压端子(4)和低压端子(5),所述箱体(1)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设置有油枕(7),所述油枕(7)通过油管(8)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1)内部的散热管(9),所述散热管(9)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散热箱(10),所述散热箱(10)内部设置有U型管(11),所述散热管(9)底端口与U型管(11)顶端口连通,所述U型管(11)两侧底端口伸出散热箱(10)连接下连接管(12),所述下连接管(12)连接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连接有上连接管(14),所述上连接管(14)连通箱体(1)内部,所述下连接管(12)或上连接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15),所述回流管(13)上设置有通气主管(16),所述通气主管(16)一端通过通气一支管(17)和通气二支管(18)分别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充气泵(19)和抽气泵(20),所述通气一支管(17)和通气二支管(18)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21),所述通气主管(16)另一端伸入回流管(13)内连接伸缩气囊(22)的气口端,所述伸缩气囊(22)另一端封闭端设置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杆(24),所述推动杆(24)上通过转动轴承可转动设置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外端设置有环形板(26),所述环形板(26)外侧壁顶部设置有刮齿(27),所述环形板(26)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凹槽(28),所述凹槽(28)内活动嵌设有滚珠(29),所述推动杆(24)上位于支撑杆(25)底端和环形板(26)内侧还可转动设置有轴套(30),所述轴套(30)外侧壁上设置有涡流扇叶(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变压器主体(2)、顶盖(3)、高压端子(4)、低压端子(5)、支撑架(6)、油枕(7)、油管(8)、散热管(9)、散热箱(10)、U型管(11)、下连接管(12)、回流管(13)、上连接管(14)、循环泵(15)、通气主管(16)、通气一支管(17)、通气二支管(18)、充气泵(19)、抽气泵(20)、电磁阀(21)、伸缩气囊(22)、支撑板(23)、推动杆(24)、支撑杆(25)、环形板(26)、刮齿(27)、凹槽(28)、滚珠(29)、轴套(30)和涡流扇叶(31),其中,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主体(2),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高压端子(4)和低压端子(5),所述箱体(1)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设置有油枕(7),所述油枕(7)通过油管(8)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1)内部的散热管(9),所述散热管(9)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散热箱(10),所述散热箱(10)内部设置有U型管(11),所述散热管(9)底端口与U型管(11)顶端口连通,所述U型管(11)两侧底端口伸出散热箱(10)连接下连接管(12),所述下连接管(12)连接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连接有上连接管(14),所述上连接管(14)连通箱体(1)内部,所述下连接管(12)或上连接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15),所述回流管(13)上设置有通气主管(16),所述通气主管(16)一端通过通气一支管(17)和通气二支管(18)分别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充气泵(19)和抽气泵(20),所述通气一支管(17)和通气二支管(18)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21),所述通气主管(16)另一端伸入回流管(13)内连接伸缩气囊(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朋飞古佳明李晓光李树丽王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