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66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夹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两组所述转盘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后侧所述支板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转盘、支撑板与第一电机相配合,可以调节焊接夹具的角度,便于调节放置在焊接夹具内部原件的角度,使工人在焊接作业时,更加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固定板、第一螺杆、链带与移动块可以调节焊接夹具的左右位置,对焊接夹具进行左右调节,通过设置第二螺杆、导向杆、第三电机与作用板,便于对焊接夹具进行前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
本技术属于焊接夹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
技术介绍
焊接夹具是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防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夹具,现在的车体一般都需要使用焊接夹具,目前焊接工作一般都是流程化作业,焊接线分为两条线或更多条流水线。但现有的车型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焊接,但现有焊接夹具一般为固定夹具,在焊接过程中较为麻烦,特别是对不同车型,使用起来不方便,不能满足进行角度的调整,一般焊接过程中在对一些较为隐蔽的角落进行焊接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进行焊接,速度较为缓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车型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焊接,但现有焊接夹具一般为固定夹具,在焊接过程中较为麻烦,特别是对不同车型,使用起来不方便,不能满足进行角度的调整,一般焊接过程中在对一些较为隐蔽的角落进行焊接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进行焊接,速度较为缓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两组所述转盘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后侧所述支板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与后侧转盘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相视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贯穿左侧固定板的本体并套接有链带,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板,两组所述稳定板的相视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后侧所述稳定板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二螺杆的后端贯穿后侧稳定板的本体并与第三电机的传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螺接有两组作用板,所述作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焊接夹具。优选的,两组所述稳定板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两组作用板的上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外壁的左侧套接有限位齿块,所述链带位于限位齿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中心点的水平线与转盘中心点的水平线相同。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为转盘中心点的水平线与底座顶端水平线距离的1.5倍。优选的,所述焊接夹具的宽度为两组转盘之间距离的0.95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转盘、支撑板与第一电机相配合,可以调节焊接夹具的角度,便于调节放置在焊接夹具内部原件的角度,使工人在焊接作业时,更加省时省力;2、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固定板、第一螺杆、链带与移动块可以调节焊接夹具的左右位置,对焊接夹具进行左右调节,通过设置第二螺杆、导向杆、第三电机与作用板,便于对焊接夹具进行前后调节;3、通过设置导向杆,便于对作用板的稳定,防止作用板在使用和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通过设置限位齿块,便于链带与第一螺杆的连接,防止两组第一螺杆运行不同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集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底座;110、支板;120、转盘;130、支撑板;140、第一电机;150、第二电机;160、固定板;170、第一螺杆;180、链带;181、限位齿块;190、移动块;200、稳定板;210、第二螺杆;211、导向杆;220、第三电机;230、作用板;240、焊接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110,支板1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20,两组转盘120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0,后侧支板110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0,第一电机140的传动端与后侧转盘120的后端相连接,支撑板1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0,支撑板13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0,两组固定板160相视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70,第一螺杆170的左端贯穿左侧固定板160的本体并套接有链带180,第一螺杆170的外壁螺接有移动块190,移动块190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板200,两组稳定板200的相视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10,后侧稳定板200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20,第二螺杆210的后端贯穿后侧稳定板200的本体并与第三电机220的传动端相连接,第二螺杆210的外壁螺接有两组作用板230,作用板2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焊接夹具24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两组稳定板200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1,导向杆211贯穿两组作用板230的上侧。通过设置导向杆211,便于对作用板230的稳定,防止作用板230在使用和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造成装置的损坏。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第一螺杆170外壁的左侧套接有限位齿块181,链带180位于限位齿块181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齿块181,便于链带180与第一螺杆170的连接,防止两组第一螺杆170运行不同步。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支撑板130中心点的水平线与转盘120中心点的水平线相同。通过设置支撑板130中心点的水平线与转盘120中心点的水平线相同,便于第一电机140在启动后通过转盘120带动支撑板130旋转,进而调节支撑板130的倾斜角度。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支撑板130的宽度为转盘120中心点的水平线与底座100顶端水平线距离的1.5倍。通过设置支撑板130的宽度为转盘120中心点的水平线与底座100顶端水平线距离的1.5倍,便于对支撑板130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支撑板130的可达到调节角度为12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焊接夹具240的宽度为两组转盘120之间距离的0.95倍。通过设置焊接夹具240的宽度为两组转盘120之间距离的0.95倍,可以便于焊接夹具240在两组转盘120之间进行角度调节,防止转盘120阻碍焊接夹具240的调节。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启动第一电机140,通过第一电机140带动左侧转盘120旋转,通过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110),所述支板(1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20),两组所述转盘(120)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0),后侧所述支板(110)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0),所述第一电机(140)的传动端与后侧转盘(120)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0),所述支撑板(13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0),两组所述固定板(160)相视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70),所述第一螺杆(170)的左端贯穿左侧固定板(160)的本体并套接有链带(180),所述第一螺杆(170)的外壁螺接有移动块(190),所述移动块(190)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板(200),两组所述稳定板(200)的相视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10),后侧所述稳定板(200)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20),所述第二螺杆(210)的后端贯穿后侧稳定板(200)的本体并与第三电机(220)的传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10)的外壁螺接有两组作用板(230),所述作用板(2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焊接夹具(2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车型组装调整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板(110),所述支板(1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20),两组所述转盘(120)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0),后侧所述支板(110)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0),所述第一电机(140)的传动端与后侧转盘(120)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0),所述支撑板(13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0),两组所述固定板(160)相视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70),所述第一螺杆(170)的左端贯穿左侧固定板(160)的本体并套接有链带(180),所述第一螺杆(170)的外壁螺接有移动块(190),所述移动块(190)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板(200),两组所述稳定板(200)的相视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10),后侧所述稳定板(200)的后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20),所述第二螺杆(210)的后端贯穿后侧稳定板(200)的本体并与第三电机(220)的传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武张晓林曹颜峰吴永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鸿亚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