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59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包括圆柱筒与机床连接盘,所述圆柱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且圆柱筒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收缩圆柱筒上部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收纳槽,且收纳槽内均活动设有楔形块,多组所述楔形块的一端均连接有拨杆,所述圆柱筒的表面套设有手拧环,所述手拧环表面的上部均匀固定设有多组固定块,所述机床连接盘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螺纹筒,且机床连接盘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螺栓孔,所述圆柱筒的一端位于螺纹筒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工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将夹具松开更换加工面的情况,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
本技术涉及加工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薄壁面齿轮是齿轮的一种,在一些机械传动结构内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薄壁面齿轮在加工时使用较多的还是传统的多爪夹具,这种多爪夹具因为需要扣住齿轮的边缘才能稳定对齿轮进行夹持,所以在对薄壁面齿轮加工时,需要不断的松开夹具将已加工面与未加工面进行调换,十分的不便;并且薄壁面齿轮有的是两端都有齿牙,当齿轮的其中一个端面加工过后,需要对齿轮进行拆卸翻转,然后重新进行夹紧,操作较为不便,且在对齿轮拆卸翻转过程增大了齿轮发生脱落的可能,齿轮脱落则会对齿轮造成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包括圆柱筒与机床连接盘,所述圆柱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且圆柱筒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收缩圆柱筒上部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收纳槽,且收纳槽内均活动设有楔形块,多组所述楔形块的一端均连接有拨杆,所述圆柱筒的表面套设有手拧环,所述手拧环表面的上部均匀固定设有多组固定块,所述机床连接盘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螺纹筒,且机床连接盘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螺栓孔。优选的,所述圆柱筒的一端位于螺纹筒的内部,且第二螺纹均与螺纹筒相啮合。优选的,多组所述楔形块的上部均贯穿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与圆柱筒转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卷簧,多组是卷簧的一端与收纳槽的侧壁连接,且卷簧的另一端与楔形块连接。优选的,多组所述楔形块的下部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圆柱筒的内部,且限位板的表面与圆柱筒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圆柱筒内部的侧壁设有多组连杆,多组所述连杆位于收纳槽的上部,且连杆与收纳槽相对应,多组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拨杆铰接,多组所述拨杆均为L形,且拨杆的底端与限位板远离圆柱筒一端的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拧环的表面开设有摩擦纹,且手拧环与第一螺纹相啮合。优选的,所述螺纹筒与手拧环表面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内六角螺栓,且内六角螺栓的一端分别和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楔形块、卷簧、拨杆、圆柱筒与螺纹筒,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先将机床连接盘通过螺栓孔内的螺栓与机床的加工位固定连接起来,当工作人人员需要对薄壁面齿轮井下加工时,需要先将齿轮中间的圆孔穿过圆柱筒,然后再向下按压,此时齿轮圆孔会将楔形块压入收纳槽的内部,当待加工齿轮完全被按压后,此时楔形块会因为卷簧的弹力又被弹回来,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拧动手拧环,将待加工的薄壁面齿轮夹在楔形块与固定块之间,然后再将手拧环表面的内六角螺栓拧紧,使得手拧环不会因为加工时产生的震动而脱落,然后工作人员利用机床对薄壁面齿轮进行加工即可,与现有的相比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将夹具松开更换加工面,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的螺纹、螺纹筒、内六角螺栓与圆柱筒,以具有方便更换薄壁面齿轮加工面的作用,当需要给薄壁面齿轮的另一面端面进行加工时,只需要将螺纹筒表面的内六角螺栓松开,然后将圆柱筒从螺纹筒上面拆下来,再将圆柱筒的另一端插进螺纹筒并拧紧,然后将内六角螺栓紧上即可对薄壁面齿轮的另一面进行加工,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需要对齿轮的频繁拆卸,避免了因齿轮脱落而造成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看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展开图;图3为图1中圆柱筒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中圆柱筒与楔形块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圆柱筒;2、机床连接盘;3、螺纹筒;4、第一螺纹;5、手拧环;6、固定块;7、内六角螺栓;8、楔形块;9、收纳槽;10、拨杆;11、螺栓孔;12、第二螺纹;13、限位板;14、转轴;15、卷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包括圆柱筒1与机床连接盘2,圆柱筒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4,且圆柱筒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12,收缩圆柱筒1上部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收纳槽9,且收纳槽9内均活动设有楔形块8,多组楔形块8的一端均连接有拨杆10,圆柱筒1的表面套设有手拧环5,手拧环5表面的上部均匀固定设有多组固定块6,机床连接盘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螺纹筒3,且机床连接盘2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螺栓孔11。圆柱筒1的一端位于螺纹筒3的内部,且第二螺纹12均与螺纹筒3相啮合,多组楔形块8的上部均贯穿设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两端与圆柱筒1转动连接,多组转轴14的两端均设有卷簧15,多组是卷簧15的一端与收纳槽9的侧壁连接,且卷簧15的另一端与楔形块8连接,卷簧15的设计效果使楔形块8在默认状态下时突出圆柱筒1的。多组楔形块8的下部均设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位于圆柱筒1的内部,且限位板13的表面与圆柱筒1的内壁接触,限位板13的设计效果为避免楔形块8因为卷簧15的弹力而过度突出圆柱筒1,起到约束楔形块8的作用,圆柱筒1内部的侧壁设有多组连杆,多组连杆位于收纳槽9的上部,且连杆与收纳槽9相对应,多组连杆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拨杆10铰接,多组拨杆10均为L形,且拨杆10的底端与限位板13远离圆柱筒1一端的表面连接,拨杆10位于圆柱筒1的内部,且拨杆10的高度低于圆柱筒1的高度,所以当有拨杆10一端的圆柱筒1插入螺纹筒3内部时,拨杆10不会收到影响。手拧环5的表面开设有摩擦纹,且手拧环5与第一螺纹4相啮合,摩擦纹的设计效果为更加方便工作人员的拧动,螺纹筒3与手拧环5表面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内六角螺栓7,且内六角螺栓7的一端分别和第一螺纹4与第二螺纹12抵接,通过内六角螺栓7的加固避免第一螺纹4与第二螺纹12与手拧环5和螺纹筒3因为加工产生的震动而脱落。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之前需要先将机床连接盘2通过螺栓孔11内的螺栓与机床的加工位固定连接起来,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薄壁面齿轮井下加工时,需要先将齿轮中间的圆孔穿过圆柱筒1,然后再向下按压,此时齿轮圆孔会将楔形块8压入收纳槽9的内部,当待加工齿轮完全被按压后,此时楔形块8会因为卷簧15的弹力又被弹回来,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拧动手拧环5,将待加工的薄壁面齿轮夹在楔形块8与固定块6之间,然后再将手拧环5表面的内六角螺栓7拧紧,使得手拧环5不会因为加工时产生的震动而脱落,然后工作人员利用机床对薄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包括圆柱筒(1)与机床连接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4),且圆柱筒(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12),收缩圆柱筒(1)上部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收纳槽(9),且收纳槽(9)内均活动设有楔形块(8),多组所述楔形块(8)的一端均连接有拨杆(10),所述圆柱筒(1)的表面套设有手拧环(5),所述手拧环(5)表面的上部均匀固定设有多组固定块(6),所述机床连接盘(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螺纹筒(3),且机床连接盘(2)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螺栓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包括圆柱筒(1)与机床连接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4),且圆柱筒(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纹(12),收缩圆柱筒(1)上部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收纳槽(9),且收纳槽(9)内均活动设有楔形块(8),多组所述楔形块(8)的一端均连接有拨杆(10),所述圆柱筒(1)的表面套设有手拧环(5),所述手拧环(5)表面的上部均匀固定设有多组固定块(6),所述机床连接盘(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螺纹筒(3),且机床连接盘(2)的表面均匀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螺栓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1)的一端位于螺纹筒(3)的内部,且第二螺纹(12)均与螺纹筒(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面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楔形块(8)的上部均贯穿设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两端与圆柱筒(1)转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14)的两端均设有卷簧(15),多组是卷簧(15)的一端与收纳槽(9)的侧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扣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宝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