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08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晶反应釜,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结晶釜体、驱动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结晶釜体的底部与驱动装置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结晶釜体的右侧管道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与净化装置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结晶釜体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从动轴的表面设置的清洁块,当从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清洁块在结晶釜体的内部中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结晶釜体的内部上滞留的结晶物体进行刮除清洁的过程,并且在从动轴的内部设置的进水管以及喷洒管道的配合,能够对结晶釜体的内部进行清洁,通过活性炭过滤网以及喷淋器的配合进一步提高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晶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结晶反应釜。
技术介绍
结晶釜是物料混合反应后,急剧降温的结晶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重结晶反应釜常包括反应釜、冷媒夹层和搅拌桨,夹层内填充冷冻水或冷媒水,使结晶釜中溶液中的溶质结晶。目前在结晶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产物滞留在反应釜内部中,极其不便对其进行刮除清理,而且对于反应物的材料不同,需要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水洗清理,而且在反应物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不能对其进行净化处理,该结晶反应釜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晶反应釜,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于对结晶釜体内部中滞留的物体进行清理刮除,解决结晶釜体的内壁上滞留的物体难以清理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不能对结晶釜体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的问题,以达到对结晶釜体产生的有害进行过滤减少对空气的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晶反应釜,包括结晶釜体、驱动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结晶釜体的底部与驱动装置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结晶釜体的右侧管道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与净化装置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结晶釜体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从动轴和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驱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外壁与传动带的内侧壁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上下两端与结晶釜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内侧壁与从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净化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净化液体放置箱、喷淋器、活性炭吸附网、斜板、液体暂存箱和负压风机,所述净化液体放置箱的底部与喷淋器的接收端密封连接,且喷淋器的输出端与排气管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净化液体放置箱位于排气管的左侧设置,且净化液体放置箱的外壁与净化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净化箱,且净化箱的内壁与活性炭吸附网的两端卡接,所述斜板的底部与净化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液体暂存箱的顶部与净化箱的底部贯通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负压风机的底部与净化装置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与净化箱的内壁贯穿连接,所述液体暂存箱的底部与净化装置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且液体暂存箱位于负压风机的左侧设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动轴的轴心处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壁贯穿于结晶釜体的内壁,且进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外壁贯穿连接有喷洒管道,所述喷洒管道的外壁贯穿于从动轴的内壁,所述从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的一端与结晶釜体的内壁两侧搭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轴的外壁与托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设置的传动带与结晶釜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结晶釜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晶反应釜,通过在从动轴的表面设置的若干个清洁块,当从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清洁块在结晶釜体的内部中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结晶釜体的内部上滞留的结晶物体进行刮除清洁的过程,并且在从动轴的内部设置的进水管以及喷洒管道的配合,能够对结晶釜体的内部进行清洁,并且通过水管将经水管和水箱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对结晶釜体工作过后清洁处理的过程,解决了目前结晶釜体清理不变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晶反应釜,通过采用排气管将结晶釜体内部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净化装置的内部,向净化液体放置箱的内部添加相应的除害液体并通过喷淋器首先对气体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并且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再一次对其进行清理,提高净化的效率,考虑到在净化的过程中会有液体的产生,通过斜板和液体暂存箱的配合能够对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液体进行收集,而设置的负压风机便于将净化装置内部中的气体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晶釜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从动轴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剖视图。图中:1、结晶釜体;2、驱动装置;21、驱动电机;22、传动带;23、从动轴;24、驱动轴;25、清洁块;3、排气管;4、净化装置;41、净化液体放置箱;42、喷淋器;43、活性炭吸附网;44、斜板;45、液体暂存箱;46、负压风机;5、水箱;6、托板;7、进水管;8、喷洒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晶反应釜,包括结晶釜体1、驱动装置2和净化装置4,结晶釜体1的底部与驱动装置2的顶部螺纹连接,结晶釜体1的右侧管道连接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底部与净化装置4的顶部贯通连接,净化装置4的下方设置有水箱5,结晶釜体1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2能够实现对结晶釜体1内部中物体进行搅拌混合,而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3将有害气体排放到净化装置4的内部,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净化,能够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影响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健康,而设置的水箱5是为了对结晶釜体1的内部进行喷洒清理。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带22、从动轴23和驱动轴24,驱动电机21的驱动端与驱动轴24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轴24的外壁与传动带22的内侧壁传动连接,从动轴23的上下两端与结晶釜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带22的内侧壁与从动轴23的外壁转动连接,从动轴23的轴心处设置有进水管7,进水管7的外壁贯穿于结晶釜体1的内壁,且进水管7的一端与水箱5的内壁贯通连接,进水管7的底部活动连接水管,并且在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增压泵,能够将水箱5内部中的水通过水管增压到进水管7的内部,并通过喷洒管道8将水喷洒在结晶釜体1的内部,实现了对结晶釜体1内部水洗清理的过程中,解决了对反应釜体1内部清理不便的问题,进水管7的外壁贯穿连接有喷洒管道8,喷洒管道8的外壁贯穿于从动轴23的内壁,从动轴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清洁块25,清洁块25的一端与结晶釜体1的内壁两侧搭接,通过驱动轴24的转动能够带动清洁块25的转动,从而对滞留在结晶釜体1的内壁上的物体刮除清理,避免了物体长时间的黏在结晶釜体1的内部难以清理,通过经水管7和清洁块25的配合对结晶釜体1的清理效果更佳,驱动轴24的外壁与托板6的内壁转动连接,从动轴23通过设置的传动带22与结晶釜体1转动连接,驱动轴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结晶釜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实施例2如图1、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净化装置4的内壁设置有净化液体放置箱41、喷淋器42、活性炭吸附网43、斜板44、液体暂存箱45和负压风机46,净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晶反应釜,包括结晶釜体(1)、驱动装置(2)和净化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体(1)的底部与驱动装置(2)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结晶釜体(1)的右侧管道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的底部与净化装置(4)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4)的下方设置有水箱(5),所述结晶釜体(1)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反应釜,包括结晶釜体(1)、驱动装置(2)和净化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体(1)的底部与驱动装置(2)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结晶釜体(1)的右侧管道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的底部与净化装置(4)的顶部贯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4)的下方设置有水箱(5),所述结晶釜体(1)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带(22)、从动轴(23)和驱动轴(24),所述驱动电机(21)的驱动端与驱动轴(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24)的外壁与传动带(22)的内侧壁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23)的上下两端与结晶釜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22)的内侧壁与从动轴(23)的外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4)的内壁设置有净化液体放置箱(41)、喷淋器(42)、活性炭吸附网(43)、斜板(44)、液体暂存箱(45)和负压风机(46),所述净化液体放置箱(41)的底部与喷淋器(42)的接收端密封连接,且喷淋器(42)的输出端与排气管(3)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净化液体放置箱(41)位于排气管(3)的左侧设置,且净化液体放置箱(41)的外壁与净化装置(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秀花杜海波邱曌任晶索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丰裕达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