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007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步骤1、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备;步骤2、直接拉伸试验准备;步骤3、直接拉伸试验;步骤4、试验结果处理;步骤5、水泥与乳化沥青合理用量比例的确定;步骤二、确定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步骤6、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试件;步骤7、强度测试;步骤8、复合胶结料合理用量的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可以更好地发挥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是由水泥、乳化沥青和一定级配的集料拌合而成,通过水泥的水化及乳化沥青的破乳胶结作用形成的复合胶结混合料。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采用水泥与乳化沥青构成复合胶结料与集料拌合,因此可以实现常温施工,不需要加热,具有施工技术优势。同时,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采用水泥和沥青作为复合胶结材料,使得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既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强度,又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变形能力,使得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具有很好的抗开裂性能。在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上,要确定水泥和乳化沥青的用量比例及复合胶结料的用量,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材料设计较为复杂。目前对于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还没有统一的材料设计方法。常用的设计方法是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分别确定水泥和乳化沥青的用量。在确定水泥和乳化沥青的用量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试验量较大。并且在具体设计方法方面,更强调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强度特性,而对于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没有充分考虑,在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材料的抗裂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以指导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确定水泥和乳化沥青的合理掺配比例及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充分发挥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步骤1、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备:选取5个不同的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分别成型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且每个配比成型至少4个试件,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泥与乳化沥青按照确定的比例拌和,然后倒入试模中;(2)在试件浇注过程中,在试模顶面中间位置插入薄钢片并卡住试模,待试样硬化后取出薄钢片,在试件顶面形成裂缝;(3)3d后拆模,拆模后将试件放到养生室内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为7d;步骤2、直接拉伸试验准备:首先将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的预制裂缝的顶面修理平整,然后分别将上加载板、下加载板粘接在试件裂缝的两侧;步骤3、直接拉伸试验:对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进行直接拉伸试验,具体步骤如下:将支撑底座固定在加载试验机平台上,加载头与加载试验机的作动器相联,加载头下端卡在试件的下加载板上,上加载板卡在支撑底座上,启动试验机进行加载,直到试件完全断裂为止;步骤4、试验结果处理:对每个试验结果,分别绘制上压头处的力-位移曲线,分别得到每个曲线的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位移;对同一个配比的平行试件的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位移取平均值,得到该配比的平均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平均位移;步骤5、水泥与乳化沥青合理用量比例的确定:将平均峰值力及对应的平均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将5个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分别除以各自的最大值,得到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然后以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通过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两条曲线的交点,插值得到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步骤二、确定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步骤6、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试件:以步骤一确定的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为基础,取不同的胶结料用量,并与集料拌合成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通过击实法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作完成后进行养生,其中:每个复合胶结料用量制作至少8个试件,养生时间为7d;步骤7、强度测试:对于到达养生期的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对同一个复合胶结料用量的试件的强度取平均值,得到每个复合胶结料用量下的试件的平均强度;步骤8、复合胶结料合理用量的确定:依据强度测试结果,以复合胶结料用量为横坐标,以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复合胶结料用量-强度曲线,通过该曲线,插值得到强度≥3.0MPa时对应的最小胶结料用量,即为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确定水泥和乳化沥青合理用量比例及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并且试验量较小。2、充分考虑了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可以更好地发挥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直接拉伸试验的夹具组成;图2为加载板与试件的粘接;图3为直接拉伸试验的试验模式;图4为峰值力及对应位移的确定;图5为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的确定;图6为复合胶结料合理用量的确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两步设计法;二是在材料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裂缝形成机制的评价材料抗裂性能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其中: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材料设计的两步设计法:第一步先确定水泥和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第二步在水泥和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确定的基础上,确定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基于反射裂缝形成机制的材料抗裂性能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之后,由于基层的运动产生的拉伸效应导致的裂缝向上的扩展行为。目前对于这种裂缝的扩展行为还没有有效的试验模拟方法,这主要是由于通常的MTS材料试验机只能提供压力加载的试验模式,并且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对于具有拉伸加载模式的拉伸试验机,常规夹具也无法满足该材料的拉伸加载要求。本专利技术基于MTS压力加载试验机,开发了反射裂缝扩展模拟的直接拉伸试验夹具,提出了直接拉伸试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很好的评价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具体方法如下:一、确定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a步骤1、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备:初步选取5个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分别成型试件,每个配比成型4个试件。将水泥与乳化沥青按照确定的比例拌和,然后倒入50mm×60mm×300mm的试模中。在试件浇注过程中,在试模顶面中间位置插入一个高10mm、厚度为1mm、长为50mm的薄钢片并卡住试模,待试样硬化后取出薄钢片,在试件顶面形成一个高度为10mm、宽度为1mm、长为50mm的裂缝。3d后拆模,拆模后将试件放到养生室内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为7d。步骤2、直接拉伸试验准备:直接拉伸试验夹具主要由支撑底座、上加载板、下加载板、加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确定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n步骤1、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备:/n选取5个不同的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分别成型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n步骤2、直接拉伸试验准备:/n首先将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的预制裂缝的顶面修理平整,然后分别将上加载板、下加载板粘接在试件裂缝的两侧;/n步骤3、直接拉伸试验:/n对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进行直接拉伸试验;/n步骤4、试验结果处理:/n对每个试验结果,分别绘制上压头处的力-位移曲线,分别得到每个曲线的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位移;/n对同一个配比的平行试件的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位移取平均值,得到该配比的平均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平均位移;/n步骤5、水泥与乳化沥青合理用量比例的确定:/n将平均峰值力及对应的平均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以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通过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两条曲线的交点,插值得到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n步骤二、确定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n步骤6、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试件:/n以步骤一确定的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为基础,取不同的胶结料用量,并与集料拌合成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通过击实法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作完成后进行养生;/n步骤7、强度测试:/n对于达到养生期的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对同一个复合胶结料用量的试件的强度取平均值,得到每个复合胶结料用量下的试件的平均强度;/n步骤8、复合胶结料合理用量的确定:/n依据强度测试结果,以复合胶结料用量为横坐标,以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复合胶结料用量-强度曲线,通过该曲线,插值得到强度≥3.0MPa时对应的最小胶结料用量,即为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
步骤1、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备:
选取5个不同的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分别成型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
步骤2、直接拉伸试验准备:
首先将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的预制裂缝的顶面修理平整,然后分别将上加载板、下加载板粘接在试件裂缝的两侧;
步骤3、直接拉伸试验:
对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进行直接拉伸试验;
步骤4、试验结果处理:
对每个试验结果,分别绘制上压头处的力-位移曲线,分别得到每个曲线的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位移;
对同一个配比的平行试件的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位移取平均值,得到该配比的平均峰值力及峰值力对应的平均位移;
步骤5、水泥与乳化沥青合理用量比例的确定:
将平均峰值力及对应的平均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以水泥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通过平均峰值力及平均位移的归一化值两条曲线的交点,插值得到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
步骤二、确定复合胶结料的合理用量
步骤6、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试件:
以步骤一确定的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比例为基础,取不同的胶结料用量,并与集料拌合成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混合料,通过击实法制作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试件,制作完成后进行养生;
步骤7、强度测试:
对于达到养生期的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对同一个复合胶结料用量的试件的强度取平均值,得到每个复合胶结料用量下的试件的平均强度;
步骤8、复合胶结料合理用量的确定:
依据强度测试结果,以复合胶结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良李旭董泽蛟刁万民于立泽宗云翠谭忆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