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007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包括釜体,在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釜体上部装有搅拌装置,釜体的下部向外延伸有一夹套,夹套和釜体之间形成用于腔体;在腔体的上部设有进油管,下部设有出油管;在釜体的外部设有炉箱,炉箱内设有加热罐,加热罐的筒侧壁上设有导热油抽取管和回流管,该导热油抽取管连接有抽取泵,抽取泵连接有排油管;排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回流管与出油管连接;加热罐的顶部设有减压管和溢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其利用导热油进行加热,并且具有防沸腾、缓冲油压装置,真正做到安全、高效、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作为生产原料的反应容器,在反应进行前或者反应进行中的某一阶段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其中利用导热油加热反应釜具有难腐蚀、加热速度快以及加热温度高的特点,但是同时由于导热油的比热容低,温度变化较大,工作时温度控制不够及时,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又如高温的导热油中含有的水等杂质,导热油温度过高,沸腾后会从油罐内冒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其利用导热油进行加热,并且具有防沸腾、缓冲油压装置,真正做到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包括釜体,在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釜体上部装有搅拌装置,釜体的下部向外延伸有一夹套,夹套和釜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油的腔体;在腔体的上部设有进油管,腔体的下部设有出油管;在釜体的外部设有炉箱,炉箱内设有加热罐;所述加热罐的筒侧壁上设有导热油抽取管和回流管,该导热油抽取管连接有抽取泵,抽取泵连接有排油管;排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回流管与出油管连接;所述加热罐的顶部设有从炉箱的顶部竖直向上伸出的减压管,该减压管在靠近炉箱顶部的位置设有与该减压管连通的溢出管。进一步地,所述溢出管的管路呈水平的设置状态,减压管的上部呈开放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减压管的长度为1.5~2m,减压管的内管径为10~20cm。进一步地,所述炉箱的顶部连通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排烟管。进一步地,所述抽取泵安置在一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抽取管上设有抽取管截流阀,排油管上设有排油管截流阀。进一步地,在所述腔体上部还设有一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高于所述夹套;连通管上设有用于观察导热油的观察窗。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内装有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腔体上端。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外部依次设有石棉网层和隔热层。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用导热油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可以采用木材或生物质燃料或天然气作为热源,具有节能的优点,取材方便,不会受限于燃气供应或电力供应短缺的问题。并且通过在加热罐顶部设置与大气连通的减压管以及连通该减压管的溢出管,使得加热罐内部的导热油在沸腾后可通过减压管和溢出管进行泄压,防止加热罐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和溢出事故,保证反应釜的安全性。另外在反应釜导热油腔的上部设置具有压力感应器的连通管和观察窗,可以很好的观察导热油的状态,便于监测和操控。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导热油防沸腾装置和导热油缓冲装置,安全可靠,并且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包括釜体1,在釜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11,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2,釜体1上部装有搅拌装置2,釜体1的下部向外延伸有一夹套3,夹套3和釜体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油的腔体4;在腔体4的上部设有进油管41,腔体4的下部设有出油管42;在釜体1的外部设有炉箱5,炉箱5内设有加热罐6;本技术的炉箱5可采用木材或生物质燃料或天然气作为热源,具有节能的优点,取材方便,不会受限于燃气供应或电力供应短缺的问题。炉箱5的顶部连通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排烟管7,通过该排烟管7将炉箱5内燃烧产生的烟尘从炉箱5的燃烧室内排出至外界。加热罐6的筒侧壁上设有导热油抽取管8和回流管9,该导热油抽取管8连接有抽取泵10,抽取泵10安置在一固定座101上,抽取泵10连接有排油管13。排油管13与进油管41连接,经抽取泵10抽取出的导热油经该导热油抽取管8送至排油管13,再经排油管13送至腔体4内;回流管9与出油管42连接。经排油管13排出的高温导热油在釜体1利用完热量之后,已经散失了热量的导热油可再经该回流管9回流至加热罐6内进行重新制热。回流管9在位于高温导热油的用热设备一端连接有回流泵(图中未示出)。导热油抽取管8与加热罐6连通的位置所在的水平面高度低于回流管9与加热罐6连通的位置所在的水平面高度,便于回流管9流入的降温后的导热油可回流至底部进行更快的加热。导热油抽取管8上设有抽取管截流阀81,排油管13上设有排油管截流阀131,通过相应的截流阀可以对相应管道上的导热油进行截流控制。其中,为防止高温爆沸,加热罐6的顶部设有从炉箱5的顶部竖直向上伸出的减压管14,该减压管14在靠近炉箱5顶部的位置设有与该减压管14连通的溢出管15。溢出管15的管路呈水平的设置状态,减压管14的上部呈开放状态。当加热罐6内的导热油产生沸腾时,沸腾的导热油在加热罐6内压强的作用下可以沿着减压管14上升,通过减压管14顶部的开口,可与大气连通,释放一部分的压力,避免加热罐6内产生过大的压强,同时,上升至减压管14中的导热油还可进入减压管14下端的溢出管15,溢出管15接入一中转容器用于暂存从该溢出管15中溢流出的导热油。减压管14和溢出管15是本技术的防沸腾和缓冲装置。减压管14的长度为1.5~2m,减压管14的内管径为10~20cm。在腔体4上部还设有一连通管16,所述连通管16的上端高于所述夹套3;连通管16上设有用于观察导热油的观察窗,实施例中通过连通管16连通所述腔体4,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观察窗观察腔体4内导热油的液位,导热油中的杂质情况,以及导热油中是否有气泡,方便对导热油进行监管。连通管16内装有一压力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7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腔体4上端;即当有导热油涌出至所述压力传感器17时,所述压力传感器17将信号传递至所述压力传感器17连通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对本实施例进行监控和维护。如图2所示,夹套3的外部依次设有石棉网层31和隔热层32。石棉网层31起到隔热、隔绝明火的作用,降低着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石棉网层31也协助隔热层32降低夹套3外表面温度,避免烫伤工作人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在釜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11),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2),釜体(1)上部装有搅拌装置(2),釜体(1)的下部向外延伸有一夹套(3),夹套(3)和釜体(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油的腔体(4);在腔体(4)的上部设有进油管(41),腔体(4)的下部设有出油管(42);在釜体(1)的外部设有炉箱(5),炉箱(5)内设有加热罐(6);/n所述加热罐(6)的筒侧壁上设有导热油抽取管(8)和回流管(9),该导热油抽取管(8)连接有抽取泵(10),抽取泵(10)连接有排油管(13);排油管(13)与进油管(41)连接,回流管(9)与出油管(42)连接;所述加热罐(6)的顶部设有从炉箱(5)的顶部竖直向上伸出的减压管(14),该减压管(14)在靠近炉箱(5)顶部的位置设有与该减压管(14)连通的溢出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在釜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11),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2),釜体(1)上部装有搅拌装置(2),釜体(1)的下部向外延伸有一夹套(3),夹套(3)和釜体(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热油的腔体(4);在腔体(4)的上部设有进油管(41),腔体(4)的下部设有出油管(42);在釜体(1)的外部设有炉箱(5),炉箱(5)内设有加热罐(6);
所述加热罐(6)的筒侧壁上设有导热油抽取管(8)和回流管(9),该导热油抽取管(8)连接有抽取泵(10),抽取泵(10)连接有排油管(13);排油管(13)与进油管(41)连接,回流管(9)与出油管(42)连接;所述加热罐(6)的顶部设有从炉箱(5)的顶部竖直向上伸出的减压管(14),该减压管(14)在靠近炉箱(5)顶部的位置设有与该减压管(14)连通的溢出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管(15)的管路呈水平的设置状态,减压管(14)的上部呈开放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氮平环合反应釜导热油防沸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管(14)的长度为1.5~2m,减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政王宇吴卫征张伟魏征汪池耿炎朱磊彭林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慈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