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94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槽罐车的车载重量,其中,所述车载重量包括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以使所述车载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匹配。在经过对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的比对后,确定了槽罐车的当前重量,便于通过重补差值知晓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从而便于对槽罐进行液态二氧化碳充装,确保槽罐车在充装后的重量符合标准,降低了槽罐车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过量充装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液态二氧化碳的充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二氧化碳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液体二氧化碳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品种类为2-2,属于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液体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且由于装置内会用到液氨做制冷机,液氨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所以液体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安全管理要求较高。随着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三年行动整改计划的推进,对二氧化碳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重视。其中,为了确保液体二氧化碳的安全运输,通常采用槽罐车对液体二氧化碳进行充装以及运输,在槽罐车的高安全性能下,有效地提高了液体二氧化碳的充装以及运输的安全性。在实际充装过程中,在动力传输泵的作用下,通过软管将球罐内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至槽罐车的槽罐内。然而,传统的充装设备的使用需要操作人员通过经验来判断动力传输泵的工作时长,容易导致槽罐车的液体二氧化碳出现过量充装的情况,使得对槽罐车内的液体二氧化碳的充装精度下降,严重地将导致槽罐车因超载而翻车,从而造成液体二氧化碳的泄漏,严重危害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充装精度的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包括:获取槽罐车的车载重量,其中,所述车载重量包括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以使所述车载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包括:对所述车载重量与初始重量进行重量求异处理,得到第一重补差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重补差值与所述预设重量进行重量补差处理,得到第二重补差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包括:检测所述重补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差值;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开启信号,以使充装管线打开并持续向槽罐车输送液体二氧化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开启信号,以使充装管线打开并持续向槽罐车输送液体二氧化碳,包括: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第一开启信号,以使与液相管连接的第一截止阀以及充装泵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所述液相管用于将球罐内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至槽罐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第一开启信号,以使与液相管连接的第一截止阀以及充装泵处于开启状态,之后还包括: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第二开启信号,以使与气相管连接的第二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所述气相管用于将槽罐内的气体输送至球罐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重补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差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重补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关闭信号,以使充装管线关闭并阻断向槽罐车输送液体二氧化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重补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关闭信号,以使充装管线关闭并阻断向槽罐车输送液体二氧化碳,包括:当所述重补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关闭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以及充装泵处于关闭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以使所述车载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匹配,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充装管线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失控状态;当所述充装管线的运行状态为所述失控状态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号。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系统,包括:球罐、充装管线、切断阀组件、充装泵、地磅以及充装控制主板,所述球罐用于储存液态二氧化碳;所述充装管线包括液相管以及气相管,所述液相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气相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球罐连通,所述液相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气相管的第二端均用于与槽罐车的槽罐连通,所述液相管用于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所述气相管用于气态二氧化碳的输送;所述切断阀组件包括第一切断阀以及第二切断阀,所述第一切断阀与所述液相管连接,所述第一切断阀用于启闭所述液相管,所述第二切断阀与所述气相管连接,所述第二切断阀用于启闭所述气相管;所述充装泵与所述液相管连通;所述地磅用于承载槽罐车,并称量所述槽罐车的车载重量;所述充装控制主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断阀、所述第二切断阀、所述充装泵以及所述地磅连接,所述充装控制主板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切断阀、所述第二切断阀以及所述充装泵的启闭状态,所述充装控制主板还用于采集所述车载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经过对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的比对后,确定了槽罐车的当前重量,便于通过重补差值知晓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从而便于对槽罐进行液态二氧化碳充装,确保槽罐车在充装后的重量符合标准,降低了槽罐车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过量充装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液态二氧化碳的充装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液态二氧化碳充装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包括:获取槽罐车的车载重量,其中,所述车载重量包括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槽罐车的车载重量,其中,所述车载重量包括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n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n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以使所述车载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槽罐车的车载重量,其中,所述车载重量包括槽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重量;
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
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以使所述车载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包括:
对所述车载重量与初始重量进行重量求异处理,得到第一重补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车载重量与预设重量进行重异操作,得到重补差值,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重补差值与所述预设重量进行重量补差处理,得到第二重补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重补差值调整充装管线的启闭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重补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差值;
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开启信号,以使充装管线打开并持续向槽罐车输送液体二氧化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开启信号,以使充装管线打开并持续向槽罐车输送液体二氧化碳,包括:
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第一开启信号,以使与液相管连接的第一截止阀以及充装泵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所述液相管用于将球罐内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至槽罐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重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第一开启信号,以使与液相管连接的第一截止阀以及充装泵处于开启状态,之后还包括:
向液态二氧化碳充装控制系统发送第二开启信号,以使与气相管连接的第二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所述气相管用于将槽罐内的气体输送至球罐内。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