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85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保护壳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顶盖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和进液阀,顶盖和保护壳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顶盖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保护壳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渡仓、通气管和排气口,真空泵与抽气管相连,然后通过排气口和通气管将储液仓和过渡仓内部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时部分溶剂会通过通气管被抽入过渡仓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溶剂直接被吸入真空泵的问题出现,当分离过滤结束后只需将抽气管从排气口抽离即可通过排气口向保护壳内部送入空气,让保护壳内部快速恢复正常气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药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吡唑醚菌酯生产中,根据需要,需要将溶剂内的杂质和废料提取分离出来,此时就需要抽滤装置对吡唑醚菌酯溶剂进行过滤。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588635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吡唑醚菌酯生产用抽滤装置,包括上槽体、下槽体和支架,所述上槽体呈圆筒状结构,上槽体下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上固定环,所述下槽体呈锥形筒状结构,下槽体上端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下固定环,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只在上槽体底部设置过滤网筛,因此还存在过滤网筛面积较小导致吡唑醚菌酯溶剂过滤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保护壳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顶盖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和进液阀,顶盖和保护壳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顶盖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保护壳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内壁设置有抽滤桶,抽滤桶的尺寸与滤袋一致,抽滤桶内壁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过滤孔,保护壳内壁分别设置有负压机构和储液仓,储液仓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液管,保护壳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抽气管、过渡仓、排气口和三个通气管,过渡仓设置于保护壳的内壁上,排气口设置于过渡仓的顶部内壁上,抽气管设置于排气口的内壁上,三个通气管分别设置于过渡仓的一侧外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顶部外壁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保护壳顶部外壁,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底部外壁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外壁分别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搅拌叶,搅拌叶外壁分别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通孔,转动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滤桶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固定杆,四个固定杆外壁分别设置于保护壳的内壁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底部外壁开有凸起块,保护壳顶部外壁开有矩形凹槽,凸起块与矩形凹槽尺寸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限位柱,保护壳顶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导向槽,限位柱的尺寸与导向槽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仓内壁设置有负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仓一侧内壁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保护壳顶部外壁设置有警示灯,保护壳一侧外壁设置有观察窗,液位传感器和警示灯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抽滤桶和滤袋,可以有效提高溶剂的过滤面积,从而加快负压状态下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通过设置转动电机和搅拌叶,可以对滤袋内壁的待过滤溶剂进行搅拌,从而加快溶剂的分离过滤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分离装置的分离过滤效率。2.通过设置过渡仓、通气管和排气口,真空泵与抽气管相连,然后通过排气口和通气管将储液仓和过渡仓内部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时部分溶剂会通过通气管被抽入过渡仓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溶剂直接被吸入真空泵的问题出现,当分离过滤结束后只需将抽气管从排气口抽离即可通过排气口向保护壳内部送入空气,让保护壳内部快速恢复正常气压。3.通过设置固定杆和固定环,固定环可以对抽滤桶的顶部进行固定,固定杆可以对抽滤桶的底部进行有效支撑,有效提高了抽滤桶的稳定性,增加了抽滤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凸起块和矩形凹槽,当顶盖通过扣锁固定在保护壳的顶部时,凸起块和矩形凹槽正好套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顶盖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顶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转动柱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抽滤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的电路流程示意图。图中:1-保护壳、2-支脚、3-警示灯、4-顶盖、5-转动电机、6-进液阀、7-把手、8-扣锁、9-抽气管、10-控制面板、11-观察窗、12-出液管、13-液位传感器、14-排气口、15-过渡仓、16-通气管、17-负压传感器、18-储液仓、19-固定杆、20-抽滤桶、21-凸起块、22-滤袋、23-限位柱、24-转动柱、25-搅拌叶、26-导向槽、27-矩形凹槽、28-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保护壳1,所述保护壳1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2,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4,顶盖4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7和进液阀6,顶盖4和保护壳1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8,顶盖4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22,保护壳1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内壁设置有抽滤桶20,抽滤桶20的尺寸与滤袋22一致,抽滤桶20内壁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过滤孔,保护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负压机构和储液仓18,储液仓18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液管12,保护壳1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0。为了避免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2),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4),顶盖(4)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7)和进液阀(6),顶盖(4)和保护壳(1)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8),顶盖(4)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22),保护壳(1)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内壁设置有抽滤桶(20),抽滤桶(20)的尺寸与滤袋(22)一致,抽滤桶(20)内壁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过滤孔,保护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负压机构和储液仓(18),储液仓(18)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液管(12),保护壳(1)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2),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4),顶盖(4)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7)和进液阀(6),顶盖(4)和保护壳(1)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8),顶盖(4)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22),保护壳(1)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内壁设置有抽滤桶(20),抽滤桶(20)的尺寸与滤袋(22)一致,抽滤桶(20)内壁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过滤孔,保护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负压机构和储液仓(18),储液仓(18)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液管(12),保护壳(1)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抽气管(9)、过渡仓(15)、排气口(14)和三个通气管(16),过渡仓(15)设置于保护壳(1)的内壁上,排气口(14)设置于过渡仓(15)的顶部内壁上,抽气管(9)设置于排气口(14)的内壁上,三个通气管(16)分别设置于过渡仓(15)的一侧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保护壳(1)顶部外壁,转动电机(5)输出轴的底部外壁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4),转动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国贾小亮毛献波张莎莎林怡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成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