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桂卿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7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牙垫本体、上牙套、下牙套、插管口、咬合硬垫口、上牙槽、下牙槽、硬垫护套管的组合结构。牙垫本体为软硅胶或其塑料复合材质的人体工程学结构。实现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方便,成本低。全牙整体防护,牙垫本体软材质的人体工程学结构,无损伤性,舒适度和稳定性高,整体硬质的硬垫护套管卡合设置在咬合硬垫口内,无需过度的插管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所有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气管插管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后,为防止患者将口腔内的气管导管咬闭(咬扁),甚至是咬破,造成患者窒息、呼吸不畅的现象,需要在气管导管侧边放置一个牙垫。现有技术的牙垫一般是在气管插管旁侧加一个硬塑材质的咬合器,病人在长时间咬合状态下会自感不适,双下颌关节容易产生疲劳感,牙垫容易压迫病人上腭导致损伤,患者可将牙垫用舌头往外顶或往口腔两侧顶,从而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分离,导致气管导管移位或气管导管咬闭。当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潮湿失去粘性,容易移位及松脱,造成气管导管插管效果差或脱出。现有技术的牙垫大致分为咬口牙垫和口垫,研究数据表明:气管导管固定不当占非计划拔管的9.70%~43.70%。咬口牙垫主要是利用胶布及扁带将牙垫及气管导管固定于两侧面颊上,稳固性差,容易造成导管移位,牙垫松脱,口腔粘膜破损,严重者造成气管导管的脱出。口垫主要用于行胃镜检查患者口中放入的牙垫,防止患者咬管,该牙垫体积大,容易使患者产生疲劳等不适,舒适度低。现有技术的牙垫或口垫均采用插管或咬位牙的局部防护,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牙垫采用插管或咬位牙的局部防护、压迫病人上腭导致口腔粘膜损伤、导管与牙垫易分离、牙垫松脱、气管导管脱出、导管移位或气管导管咬闭、插管效果差、稳固性差、体积大、舒适度低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包括牙垫本体、上牙套、下牙套、插管口、咬合硬垫口、上牙槽、下牙槽、硬垫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本体呈U形的人体工程学咬合牙床状,整体一体设有上牙套、下牙套和插管口,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上下相对设置在所述牙垫本体上下两侧,上下相对分别设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槽底呈开口向后平放或前端分别设有0-3度水平张角的近似平放的U形,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外槽壁高于内槽壁,所述外槽壁和内槽壁为前端高于后端的降坡状,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前端中间位置整体一体或上下咬合一体设有咬合硬垫口,所述咬合硬垫口呈圆端长方形,所述咬合硬垫口内整体一体或卡合套接连接设有硬垫护套管,所述硬垫护套管设有插管口,构成所述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进一步地,所述牙垫本体为食品级软硅胶材质或硅胶与塑料的复合软材质,所述牙垫本体包括整体一体固定式结构、两侧后端整体一体连接张合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三种,所述整体一体固定式结构为所述上牙套、下牙套和咬合硬垫口一次性整体注塑成型;所述两侧后端整体一体连接张合式结构的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的前端和两侧为开放咬合连接,后端两侧分别整体一体向后半圆形或弧形凸出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分别连接同侧的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的后端;所述分体式结构为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呈分离体的咬合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咬合硬垫口的外侧端口大于或等于内侧端口。进一步地,所述咬合硬垫口为硬质硅胶、硬质塑料或硬质硅胶与硬质塑料的复合硬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牙垫采用插管或咬位牙的局部防护、压迫病人上腭导致口腔粘膜损伤、导管与牙垫易分离、牙垫松脱、气管导管脱出、导管移位或气管导管咬闭、插管效果差、稳固性差、体积大、舒适度低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牙垫本体、上牙套、下牙套、插管口、咬合硬垫口、上牙槽、下牙槽、硬垫护套管的组合结构。牙垫本体为软硅胶或其塑料复合材质的人体工程学结构。实现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方便,成本低。全牙整体防护,牙垫本体软材质的人体工程学结构,无损伤性,舒适度和稳定性高,整体硬质的硬垫护套管卡合设置在咬合硬垫口内,无需过度的插管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所有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牙垫本体、2-上牙套、3-下牙套、4-插管口、5-咬合硬垫口、6-上牙槽、7-下牙槽、8-硬垫护套管。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包括牙垫本体1、上牙套2、下牙套3、插管口4、咬合硬垫口5、上牙槽6、下牙槽7、硬垫护套管8。首先设置牙垫本体1。再在所述牙垫本体1上整体一体一次性注塑设置呈U形的人体工程学咬合牙床状的上牙套2、下牙套3和咬合硬垫口5。然后在所述上牙套2和下牙套3上分别整体一体设置上牙槽6、下牙槽7。最后在所述上牙槽6和下牙槽7的前端中间设置的圆端方形的咬合硬垫口5内卡合套接连接设置硬垫护套管8。所述硬垫护套管8两端设置插管口4。完成所述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的实施。当然,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包括牙垫本体、上牙套、下牙套、插管口、咬合硬垫口、上牙槽、下牙槽、硬垫护套管,其特征在于:/n所述牙垫本体呈U形的人体工程学咬合牙床状,整体一体设有上牙套、下牙套和插管口,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上下相对设置在所述牙垫本体上下两侧,上下相对分别设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槽底呈开口向后平放或前端分别设有0-3度水平张角的近似平放的U形,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外槽壁高于内槽壁,所述外槽壁和内槽壁为前端高于后端的降坡状,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前端中间位置整体一体或上下咬合一体设有咬合硬垫口,所述咬合硬垫口呈圆端长方形,所述咬合硬垫口内整体一体或卡合套接连接设有硬垫护套管,所述硬垫护套管设有插管口,构成所述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包括牙垫本体、上牙套、下牙套、插管口、咬合硬垫口、上牙槽、下牙槽、硬垫护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牙垫本体呈U形的人体工程学咬合牙床状,整体一体设有上牙套、下牙套和插管口,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上下相对设置在所述牙垫本体上下两侧,上下相对分别设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槽底呈开口向后平放或前端分别设有0-3度水平张角的近似平放的U形,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外槽壁高于内槽壁,所述外槽壁和内槽壁为前端高于后端的降坡状,所述上牙槽和下牙槽的前端中间位置整体一体或上下咬合一体设有咬合硬垫口,所述咬合硬垫口呈圆端长方形,所述咬合硬垫口内整体一体或卡合套接连接设有硬垫护套管,所述硬垫护套管设有插管口,构成所述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口腔气管插管咬合式安全防护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卿
申请(专利权)人:郑桂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