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694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包括防脱结构和监测结构,防脱结构包括上卡环、下卡环和连接杆,上卡环包括第一环杆、第二环杆和卡杆,第一环杆的一端和第二环杆的一端铰接,第一环杆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卡槽,第二环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卡动件,卡动件包括推块和卡杆,卡杆滑动安装在第二环杆中,推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卡环外侧,卡杆在第一环杆的卡槽正对第二环杆另一端端部时其朝向卡槽的一端在卡杆由推块相对第二环杆滑动而嵌入卡槽内;下卡环和上卡环结构相同,两者通过连接杆相连;监测结构包括固定块、光电检测模块、电源、控制器和无线连接模块。本装置可避免瓶塞穿刺器扯离输液瓶,同时在输液结束后及时通知护士站处的护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输液时,存在以下情况:1、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在输液线被拉扯时容易从输液瓶内脱出,从而使得输液器污染甚至药品污染,也就是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瓶固定不稳,易松脱,从而给临床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2、输液结束后,患者有时候呼叫不及时或者护士查看不及时,导致输液完了不及时更换输液瓶或者拆下输液器,从而使得血液倒流而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影响患者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以提高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瓶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瓶塞穿刺器扯离输液瓶,同时在输液结束后及时通知护士站处的护士,从而及时更换输液瓶或者拆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包括防脱结构和监测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上卡环、下卡环和连接杆,所述上卡环包括第一环杆、第二环杆和卡杆,所述第一环杆的一端和第二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杆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环杆的另一端中空,该另一端端部敞开,且在所述第一环杆绕着第二环杆铰接处转动时正对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环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卡动件,所述卡动件包括推块和卡杆,所述卡杆滑动安装在第二环杆中,所述推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卡环外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环内并连接卡杆,所述卡杆在第一环杆的卡槽正对第二环杆另一端端部时其朝向卡槽的一端在卡杆由推块相对第二环杆滑动而嵌入卡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形成环状结构,其内环环径大于输液瓶瓶颈处的外径、小于输液瓶瓶颈上环形凸沿的外径;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的环面平行且上下设置,两者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环杆与第二环杆之间的铰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上下正对,所述下卡环的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环环径大于输液器上输液管与瓶塞穿刺器连接处的外径、小于瓶塞穿刺器在该连接处上环形凸沿的外径;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在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上均设置有;所述监测结构包括固定块、光电检测模块、电源、控制器和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上卡环的第一环杆或者第二环杆上,并位于所述上卡环的外侧,但不位于所述第一环杆或者第二环杆的端部,所述固定块上安装光电检测模块、电源、控制器和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光电检测模块的检测部位于上卡环上方,并朝向所述上卡环内环所在侧,所述光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电源和无线连接模块,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连接护士站的服务中心。优选地,所述卡槽和卡杆都为环状结构。优选地,所述上卡环的第一环杆正对下卡环的第一环杆设置,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的推块通过推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环杆的外侧面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块和转动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推块滑动轨迹线末端的一侧,但不位于所述推块滑动轨迹线上,所述转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块的顶部,转动轴线水平并正对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的铰接处设置,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通过相对其一端的转动位于推块滑动轨迹线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固定块通过伸缩杆连接上卡环,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上卡环的环面,且指向所述上卡环的环心。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语音播报模块,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电连接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防脱结构防止瓶塞穿刺器脱离输液瓶,从而使得瓶塞穿刺器在输液过程稳定连接在输液瓶上,无需担忧输液线拉扯问题;通过监测结构来监测输液瓶输液的情况,以在输液即将结束时通过将相关信息发送至护士站的服务中心的方式通知护士站处的护士,从而使得护士及时获知并去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但未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并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上卡环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卡环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图中:上卡环1、第一环杆11、第二环杆12、卡槽13、下卡环2、连接杆3、卡动件4、卡杆41、推块42、推杆5、伸缩杆6、固定块7、光电检测模块8、语音播报模块9、输液瓶10、瓶塞穿刺器20、环形凸沿3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包括防脱结构和监测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上卡环1、下卡环2和连接杆3,所述上卡环1包括第一环杆11、第二环杆12和卡杆41,所述第一环杆11的一端和第二环杆1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杆11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卡槽13,所述第二环杆12的另一端中空,该另一端端部敞开,且在所述第一环杆11绕着第二环杆12铰接处朝第二环杆12的另一端转动时正对所述卡槽13,所述第二环杆1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卡动件4,所述卡动件4包括推块42和卡杆41,所述卡杆41滑动安装在第二环杆12中,所述推块42滑动设置在第二卡环外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环内并连接卡杆41,所述卡杆41在第一环杆11的卡槽13正对第二环杆12另一端端部时其朝向卡槽13的一端在卡杆41由推块42相对第二环杆12滑动而嵌入卡槽13内,此时,所述第一环杆11和第二环杆12形成环状结构,其内环环径大于输液瓶10瓶颈处的外径、小于输液瓶10瓶颈上环形凸沿30的外径;所述下卡环2和上卡环1的环面平行且上下设置,两者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环杆11与第二环杆12之间的铰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上下正对,所述下卡环2的第一环杆11和第二环杆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环环径大于输液器上输液管与瓶塞穿刺器20连接处的外径、小于瓶塞穿刺器20在该连接处上环形凸沿30的外径;所述下卡环2和上卡环1通过连接杆3相连,所述连接杆3在第一环杆11和第二环杆12上均设置有。通过上述防脱结构的设置,可将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20固定在输液瓶10上,且不滑脱,具体是通过上卡环1卡接输液瓶10瓶口处的环形凸沿30顶部、下卡环2卡接在瓶塞穿刺器20上的环形凸沿30底部、上卡环1和下卡环2通过连接杆3连接的方式使得输液器的输液线被向下拉扯时瓶塞穿刺器20不脱离输液瓶10,从而起到防脱的效果;再者,在上卡环1和下卡环2中,通过第一环杆11相对第二环杆12的铰接实现上卡环1和下卡环2的打开以将本装置脱离或者装在输液瓶10和瓶塞穿刺器20上,而卡动件4的设置,则能使得第一环杆11和第二环杆12相对固定,避免打开。优选地,所述卡槽13和卡杆41都为环状结构。所述上卡环1的第一环杆11正对下卡环2的第一环杆11设置,所述上卡环1和下卡环2的推块42通过推杆5连接,以同时打开或者关闭上卡环1和下卡环2。所述第二环杆12的外侧面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块7和转动块,所述固定块7位于推块42滑动轨迹线末端的一侧,但不位于所述推块42滑动轨迹线上,所述转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块7的顶部,转动轴线水平并正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包括防脱结构和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上卡环、下卡环和连接杆,所述上卡环包括第一环杆、第二环杆和卡动件,所述第一环杆的一端和第二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杆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环杆的另一端中空,该另一端端部敞开,且在所述第一环杆绕着第二环杆铰接处转动时正对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环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卡动件,所述卡动件包括推块和卡杆,所述卡杆滑动安装在第二环杆中,所述推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卡环外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环内并连接卡杆,所述卡杆在第一环杆的卡槽正对第二环杆另一端端部时其朝向卡槽的一端在卡杆由推块相对第二环杆滑动而嵌入卡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形成环状结构,其内环环径大于输液瓶瓶颈处的外径、小于输液瓶瓶颈上环形凸沿的外径;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的环面平行且上下设置,两者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环杆与第二环杆之间的铰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上下正对,所述下卡环的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环环径大于输液器上输液管与瓶塞穿刺器连接处的外径、小于瓶塞穿刺器在该连接处上环形凸沿的外径;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在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上均设置有;/n所述监测结构包括固定块、光电检测模块、电源、控制器和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上卡环的第一环杆或者第二环杆上,并位于所述上卡环的外侧,但不位于所述第一环杆或者第二环杆的端部,所述固定块上安装光电检测模块、电源、控制器和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光电检测模块的检测部位于上卡环上方,并朝向所述上卡环内环所在侧,所述光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电源和无线连接模块,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连接护士站的服务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点滴输液防脱报警器,包括防脱结构和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上卡环、下卡环和连接杆,所述上卡环包括第一环杆、第二环杆和卡动件,所述第一环杆的一端和第二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杆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环杆的另一端中空,该另一端端部敞开,且在所述第一环杆绕着第二环杆铰接处转动时正对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环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有卡动件,所述卡动件包括推块和卡杆,所述卡杆滑动安装在第二环杆中,所述推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卡环外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环内并连接卡杆,所述卡杆在第一环杆的卡槽正对第二环杆另一端端部时其朝向卡槽的一端在卡杆由推块相对第二环杆滑动而嵌入卡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形成环状结构,其内环环径大于输液瓶瓶颈处的外径、小于输液瓶瓶颈上环形凸沿的外径;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的环面平行且上下设置,两者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环杆与第二环杆之间的铰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上下正对,所述下卡环的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环环径大于输液器上输液管与瓶塞穿刺器连接处的外径、小于瓶塞穿刺器在该连接处上环形凸沿的外径;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在第一环杆和第二环杆上均设置有;
所述监测结构包括固定块、光电检测模块、电源、控制器和无线连接模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上卡环的第一环杆或者第二环杆上,并位于所述上卡环的外侧,但不位于所述第一环杆或者第二环杆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菊华韦利金黄玉梅陈鑫韦静芳谭韦慧莫玉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