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61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提供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处理方式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快速除冰需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重量份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2份、抗冲击改性剂3份、润滑剂4、钛白粉1.5份、微细活性碳酸钙15份;将上述各成分启用高速热混机进行干混料,高速混料至120‑150摄氏度并保持1‑3min,制得干混料。主要用于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VC稳定性的提升方法,特别涉及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PVC-U管道是以卫生级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增色剂等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和注塑机注塑成型,通过冷却、固化、定型、检验、包装等工序以完成管材、管件的生产。物化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抗冲强度高,流体阻力小,较同口径铸铁管流量提高30%,耐老化,使用寿命长,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是建筑给排水的理想材料。PVC-U由于掺杂的辅料的不同有着较大的物理、化学属性的差别,实施上以现有的监管条件来说,PVU-U一旦流通到市场就无法控制器使用场景,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制作之初就统一提升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以避免在后续的流通和使用环境中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以解决统一提升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以避免在后续的流通和使用环境中造成损失。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重量份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2份、抗冲击改性剂3份、润滑剂4、钛白粉1.5份、微细活性碳酸钙15份;将上述各成分启用高速热混机进行干混料,高速混料至120-150摄氏度并保持1-3min,制得干混料;在上述混料过程中,在温度50℃加入有机锡稳定剂,在温度60℃加入加工助剂;在温度50-70℃加入钛白粉,在温度80-120℃加入填充剂微细活性碳酸钙;将上述干混料送入经预热40-90min的挤出机,干混料经加热至塑化温度,其中固体输送区的料筒温度控制在100~240℃,物料塑化区的温度控制在120~300℃;料筒真空度一般为0.08~0.09MPa,熔体输送区的温度应略低一些,为160~1800℃;螺杆转速一般为20~30r/min;口模连接器温度180-260℃;挤压成型的管材经真空定型机在真空环境下定型冷却至常温,切割后得到成品PVC管材。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干料混合时间为30-40min。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型冷却在真空水冷,其中冷却水温度为18-22℃,真空度为26-28Kpa。本专利在具体使用时,具备更好的机械强度,并能够在光照环境中能抵抗更为强烈的光线影响。在具体使用时上述产品可更为广泛的适用于更多的工况环境,可避免在现有缺乏有效检查和管控手段下,PVC-U管道被误用至不适合工况环境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上”、“下”、“外”、“内”等方位用语是针对于特定情景的描述用语,并不表示对所述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重量份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2份、抗冲击改性剂3份、润滑剂4、钛白粉1.5份、微细活性碳酸钙15份;将上述各成分启用高速热混机进行干混料,高速混料至120-150摄氏度并保持1-3min,制得干混料;在上述混料过程中,在温度50℃加入有机锡稳定剂,在温度60℃加入加工助剂;在温度50-70℃加入钛白粉,在温度80-120℃加入填充剂微细活性碳酸钙;将上述干混料送入经预热40-90min的挤出机,干混料经加热至塑化温度,其中固体输送区的料筒温度控制在100~240℃,物料塑化区的温度控制在120~300℃;料筒真空度一般为0.08~0.09MPa,熔体输送区的温度应略低一些,为160~1800℃;螺杆转速一般为20~30r/min;口模连接器温度180-260℃;挤压成型的管材经真空定型机在真空环境下定型冷却至常温,切割后得到成品PVC管材。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干料混合时间为30-40min。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型冷却在真空水冷,其中冷却水温度为18-22℃,真空度为26-28Kpa。本专利在具体使用时,具备更好的机械强度,并能够在光照环境中能抵抗更为强烈的光线影响。在具体使用时上述产品可更为广泛的适用于更多的工况环境,可避免在现有缺乏有效检查和管控手段下,PVC-U管道被误用至不适合工况环境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重量份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2份、抗冲击改性剂3份、润滑剂4、钛白粉1.5份、微细活性碳酸钙15份;将上述各成分启用高速热混机进行干混料,高速混料至120-150摄氏度并保持1-3min,制得干混料;/n在上述混料过程中,在温度50℃加入有机锡稳定剂,在温度60℃加入加工助剂;在温度50-70℃加入钛白粉,在温度80-120℃加入填充剂微细活性碳酸钙;/n将上述干混料送入经预热40-90min的挤出机,干混料经加热至塑化温度,其中固体输送区的料筒温度控制在100~240℃,物料塑化区的温度控制在120~300℃;料筒真空度一般为0.08~0.09MPa,熔体输送区的温度应略低一些,为160~1800℃;螺杆转速一般为20~30r/min;口模连接器温度180-260℃;挤压成型的管材经真空定型机在真空环境下定型冷却至常温,切割后得到成品PVC管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PVC-U管件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重量份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2份、抗冲击改性剂3份、润滑剂4、钛白粉1.5份、微细活性碳酸钙15份;将上述各成分启用高速热混机进行干混料,高速混料至120-150摄氏度并保持1-3min,制得干混料;
在上述混料过程中,在温度50℃加入有机锡稳定剂,在温度60℃加入加工助剂;在温度50-70℃加入钛白粉,在温度80-120℃加入填充剂微细活性碳酸钙;
将上述干混料送入经预热40-90min的挤出机,干混料经加热至塑化温度,其中固体输送区的料筒温度控制在100~240℃,物料塑化区的温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甫孟蓝蓝赵小军李胜利马楠楠张璐凯张超峰孟幸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康宅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