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57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板、控制开关、护栏组件、收纳组件、便摇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床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护栏组件位于床板的上端;所述收纳组件位于床板的下端;所述便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便摇组件分别在床板下端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移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移动组件分别位于床板下端面的四角位置;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在床板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具备相应的便摇组件和移动组件,在保证该护理床可移动的前提下,使该护理床具备摇床的功能,便于实现对儿科患者的哄睡,极大的降低儿科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家属的劳动负荷,设计更为人性化,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用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护理床。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目前常见的儿科护理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工人员对患病儿童进行护理,便于儿科患者的康复,这种儿科护理床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功能过于单一,此类护理穿难以进行摇动,不便于儿科患者的入眠,而长期的人为哄睡,会极大的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负荷,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儿科用护理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具有可移动、可固定、可晃动、可物品收纳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板、控制开关、护栏组件、收纳组件、便摇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床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护栏组件位于床板的上端;所述收纳组件位于床板的下端;所述便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便摇组件分别在床板下端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移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移动组件分别位于床板下端面的四角位置;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在床板的侧面上,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护栏组件防止好动儿科患者可能发生的掉落,通过收纳组件实现对儿科患者常用物品的收纳,通过便摇组件方便实现护理床的前后晃动,通过移动组件实现该护理床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护栏组件包括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下端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下端分别和床板上端面的四角位置固定连接,通过护栏组件中支撑杆和方形框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好动儿科患者在护理床上翻动可能发生的掉落。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和床板下端面的中部偏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中部设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前端面设有便拉凹槽,通过收纳组件中的抽屉可以实现对儿科患者常用物品的收纳,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设有和抽屉相对应的抽屉槽,所述抽屉和抽屉槽配合安装,保证抽屉的正常安装,为收纳组件的正常收纳工作奠定基础。作为优选,所述便摇组件包括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前后相对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和床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便摇组件中弧形底板的接触地面,使该护理床具备摇床功能。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支腿,所述电动伸缩支腿的上端和床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电动伸缩支腿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移动组件的存在,不仅可以实现该护理床的移动,同时该移动组件中电动伸缩支腿可伸缩的特性,为该护理床变为摇床奠定了基础。有益效果在于:具备相应的护栏组件,可以有效避免好动儿科患者由于自身翻动可能出现的掉落状况,极大的增强了该护理床的安全性;具备相应的收纳组件,可以可以实现对儿科患者常用物品的收纳,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具备相应的便摇组件和移动组件,在保证该护理床可移动的前提下,使该护理床具备摇床的功能,便于实现对儿科患者的哄睡,极大的降低儿科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家属的劳动负荷,设计更为人性化,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立体的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床板;2、控制开关;3、护栏组件;31、方形框;32、支撑杆;4、收纳组件;41、安装座;42、抽屉;43、便拉凹槽;5、便摇组件;51、连杆;52、弧形底板;6、移动组件;61、滚轮;62、滚轮座;63、电动伸缩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板1、控制开关2、护栏组件3、收纳组件4、便摇组件5和移动组件6;床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护栏组件3位于床板1的上端,护栏组件3包括方形框31,方形框31的下端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四个支撑杆32的下端分别和床板1上端面的四角位置固定连接,通过护栏组件3中支撑杆32和方形框31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好动儿科患者在护理床上翻动可能发生的掉落;收纳组件4位于床板1的下端,收纳组件4包括安装座41,安装座41的上端面和床板1下端面的中部偏前端固定连接,安装座41中部设有抽屉42,安装座41的中部设有和抽屉42相对应的抽屉槽,抽屉42和抽屉槽配合安装,保证抽屉42的正常安装,为收纳组件4的正常收纳工作奠定基础,抽屉42的前端面设有便拉凹槽43,便拉凹槽43便于实现抽屉42的拉出,为收纳组件4中保存物品的取用提供便利,通过收纳组件4中的抽屉42可以实现对儿科患者常用物品的收纳,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便摇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便摇组件5分别在床板1下端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便摇组件5包括弧形底板52,弧形底板52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前后相对的连杆51,连杆51的上端和床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便摇组件5中弧形底板52的接触地面,使该护理床具备摇床功能;移动组件6的数量为四个,移动组件6分别位于床板1下端面的四角位置,移动组件6包括电动伸缩支腿63,电动伸缩支腿63的上端和床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支腿6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座62,滚轮座62上安装有滚轮61,电动伸缩支腿6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通过移动组件6的存在,不仅可以实现该护理床的移动,同时该移动组件6中电动伸缩支腿63可伸缩的特性,为该护理床变为摇床奠定了基础;控制开关2固定在床板1的侧面上,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护栏组件3防止好动儿科患者可能发生的掉落,通过收纳组件4实现对儿科患者常用物品的收纳,通过便摇组件5方便实现护理床的前后晃动,通过移动组件6实现该护理床的移动。采用上述结构:首先,可将儿科患者置于床板1上,其次,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护栏组件3中支撑杆32和方形框31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好动儿科患者在护理床上翻动可能发生的掉落,可以收纳组件4中的抽屉42可以实现对儿科患者常用物品的收纳,通过控制开关2控制电动伸缩支腿63缩短,使滚轮61离地,而便摇组件5中弧形底板52着地,此时护理床固定,同时由于弧形底板52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控制开关(2)、护栏组件(3)、收纳组件(4)、便摇组件(5)和移动组件(6);/n所述床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n所述护栏组件(3)位于床板(1)的上端;/n所述收纳组件(4)位于床板(1)的下端;/n所述便摇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便摇组件(5)分别在床板(1)下端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n所述移动组件(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移动组件(6)分别位于床板(1)下端面的四角位置;/n所述控制开关(2)固定在床板(1)的侧面上,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控制开关(2)、护栏组件(3)、收纳组件(4)、便摇组件(5)和移动组件(6);
所述床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
所述护栏组件(3)位于床板(1)的上端;
所述收纳组件(4)位于床板(1)的下端;
所述便摇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便摇组件(5)分别在床板(1)下端的左右两端对称分布;
所述移动组件(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移动组件(6)分别位于床板(1)下端面的四角位置;
所述控制开关(2)固定在床板(1)的侧面上,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组件(3)包括方形框(31),所述方形框(31)的下端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四个支撑杆(32)的下端分别和床板(1)上端面的四角位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儿科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4)包括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梅任华赵琴芬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