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48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1
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领域。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包括:将生长基底有二维材料的一面与支撑层经胶层粘接,保持胶层具有流动性的条件下,于刻蚀液中去除生长基底后,刻蚀液中含有沸点低于胶层的固化温度的低沸点溶剂,在低于胶层的固化温度下加热,使低沸点溶剂转化为气态以撑开并消除二维材料的褶皱后,将二维材料背离支撑层的一面与目标基底结合,去除支撑层及胶层,实现二维材料从生长基底转移至目标基底。本申请通过上述特定的操作,不仅能够实现二维材料从生长基底转移至目标基底,还有效降低转移后的二维材料表面存在褶皱、破损的问题,且转移后的二维材料表面基本不存在胶层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原子级别厚度的碳材料,它有着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热导率,高透明度等优秀的特性,因此石墨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材料。想要利用石墨烯独特的电学性能,就需要把石墨烯制备相应的电学器件。由于通常石墨烯生长在生长基底上,无法直接使用,所以需要相应的转移方法,把石墨烯转移到目标基底后使用。石墨烯转移最常见的方法是用聚合物转移方式,比如PMMA转移方式,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先旋涂PMMA层到石墨烯/铜箔表面,再在150℃热板上进行烘烤得到固化的PMMA层,固化的PMMA层用于支撑,在腐蚀完铜箔后,用硅片捞起,得到PMMA/石墨烯/硅片,最后使用丙酮清洗得到石墨烯/硅片成品。然而采用聚合物转移方式获得的石墨烯,存在褶皱、破损的问题,导致石墨烯电学性能退化,并且采用上述方式转移后很难从石墨烯表面完全除去PMMA层,因此获得的石墨烯也会存在聚合物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其能够实现二维材料从生长基底转移至目标基底,有效降低转移后的二维材料表面存在褶皱、破损的问题,并且转移后的二维材料表面基本不存在聚合物污染。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示例提供了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生长基底有二维材料的一面与支撑层经胶层粘接,获得层状结构:生长基底/二维材料/胶层/支撑层。保持胶层具有流动性的条件下,于刻蚀液中去除生长基底以获得层状结构:二维材料/胶层/支撑层。于刻蚀液中去除生长基底后,刻蚀液中含有沸点低于胶层的固化温度的低沸点溶剂,在低于胶层的固化温度下加热,使低沸点溶剂转化为气态以撑开并消除二维材料的褶皱后,将二维材料背离支撑层的一面与目标基底结合,获得层状结构:目标基底/二维材料/胶层/支撑层。去除支撑层及胶层,获得层状结构目标基底/二维材料,实现二维材料从生长基底转移至目标基底。也即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采用胶层转移方式,首先,保持胶层具有流动性的条件下进行转移,由于胶层没有固化具有流动性,其相比于固化的胶层,更易于从二维材料表面去除,不会导致二维材料发生破损或聚合物污染。其次,申请人发现,由于生长基底本身存在一定的微小的褶皱,因此生长在生长基底的二维材料也会存在相应的褶皱,但由于现有的粘合剂层为固态,因此即使去除生长基底,二维材料也保持微小的褶皱,采用胶层的设置,由于胶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低沸点溶剂在加热转化为气态(可以为挥发,也可以为气化)时,二维材料能够被撑开以消除上述褶皱,避免了因褶皱导致的二维材料的相关性能的退化,同时由于二维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且胶层支撑并保护二维材料,避免膨胀时二维材料破损。显然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缓解现有的聚合物转移方法导致的:转移后的二维材料表面存在褶皱、破损以及聚合物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3为实施例2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4为实施例3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5为对比例1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6为对比例2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7为对比例3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8为对比例4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9为对比例5转移后的石墨烯的SEM图;图10为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5转移后的石墨烯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图标:10-生长基底;11-二维材料;12-胶层;13-支撑层;14-目标基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申请提供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目的在于采用聚合物转移方式,将二维材料从生长基底转移至目标基底。其中,术语“二维材料”是指选自包括以下的材料的组中的材料:一个或多个单层同质原子或异质原子,其按层布置,具有层内强键和材料层间较弱键;或单层的同质原子或异质原子,其为自立式的或被支撑在另一材料上,其中原子布置在平面结构(其具有一维显著小于其另外两维)中;或晶体材料,其中单元晶胞沿两个空间维度重复但不沿第三维度重复;或厚度小于5纳米的材料。二维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石墨烯、氮化硼、磷烯、石墨烯氧化物、氟代石墨烯、石墨炔、硼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二维材料为石墨烯。需要说明的是,生长在生长基底的二维材料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在此不做限定。二维材料可替代地可被限定为导电薄膜。生长基底可以为金属,例如铜、镍等,目标基底可以为硅片、云母片或石英片等,在此也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限定。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阅图1,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生长有二维材料11的生长基底10。其中,二维材料11可为采用沉积方法生长,或析出方法生长在生长基底10,在此不做限定。S2、将生长基底10有二维材料11的一面与支撑层13经胶层12粘接,获得层状结构:生长基底10/二维材料11/胶层12/支撑层13。为了保证胶层12对于石墨烯能够起到支撑效果,并且限制胶层12脱离石墨烯,因此引入支撑层13。支撑层13为厚度较薄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制得,进而才能在刻蚀过程中支撑层13能够漂浮在刻蚀液上,保证转移的顺利进行,因此可选地,支撑层13包括但不局限于PP(聚丙烯)、PI(聚酰亚胺)、PS(聚苯乙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还可以为PVC(聚氯乙烯)等。例如,支撑层13包括PP、PI、PS或PET中的至少一种,具体例如支撑层13包括PP、PI、PS或PET,还可以为PP和PI等复合材料。其中,胶层12由液态聚合物涂覆所得。液态聚合物具有流动性以及一定的粘度,因此能够粘接二维材料11与支撑层13中,由于其较为粘稠,因此不至于其在粘接在二维材料11与支撑层13中后脱离二者。可选地,液态聚合物包括光刻胶和液态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光刻胶及液态PMMA粘稠度适宜,在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的同时便于涂覆形成胶层12,同时可较为稳定的粘接在二维材料11与支撑层13中,不会脱离二者,并且在后续便于去除。可选地,光刻胶包括但不局限于RZJ-304光刻胶、AZP4620光刻胶、390PG光刻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生长基底有二维材料的一面与支撑层经胶层粘接,获得层状结构:所述生长基底/所述二维材料/所述胶层/所述支撑层;/n保持所述胶层具有流动性的条件下,于刻蚀液中去除所述生长基底以获得层状结构:所述二维材料/所述胶层/所述支撑层;/n于刻蚀液中去除所述生长基底后,所述刻蚀液中含有沸点低于所述胶层的固化温度的低沸点溶剂,在低于所述胶层的固化温度下加热,使所述低沸点溶剂转化为气态以撑开并消除所述二维材料的褶皱后,将所述二维材料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与目标基底结合,获得层状结构:目标基底/二维材料/胶层/支撑层;/n去除所述支撑层及所述胶层,获得层状结构目标基底/二维材料,实现所述二维材料从所述生长基底转移至所述目标基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长基底有二维材料的一面与支撑层经胶层粘接,获得层状结构:所述生长基底/所述二维材料/所述胶层/所述支撑层;
保持所述胶层具有流动性的条件下,于刻蚀液中去除所述生长基底以获得层状结构:所述二维材料/所述胶层/所述支撑层;
于刻蚀液中去除所述生长基底后,所述刻蚀液中含有沸点低于所述胶层的固化温度的低沸点溶剂,在低于所述胶层的固化温度下加热,使所述低沸点溶剂转化为气态以撑开并消除所述二维材料的褶皱后,将所述二维材料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与目标基底结合,获得层状结构:目标基底/二维材料/胶层/支撑层;
去除所述支撑层及所述胶层,获得层状结构目标基底/二维材料,实现所述二维材料从所述生长基底转移至所述目标基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沸点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低于所述胶层的固化温度下加热采用的温度为3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为1-10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江王焕明许智蒋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