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48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声穿刺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针体和针座;所述针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弧状的刻度槽;所述刻度槽与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刻度槽的侧面和底部经过磨砂处理;所述针尖内侧面采用磨砂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穿刺针的针体显影并不突出,针尖无法与针体区分开,穿刺准确性低,穿刺难度且有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声穿刺针。
技术介绍
介入性超声指在实时超声影像监视下,将穿刺针或导管准确地插入到人体内各种器官或组织内,进行穿刺抽液、组织学活检、置管引流、肿块消融或疼痛治疗等各种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临床,对临床诊断提供病理依据。目前市场上的穿刺针表面大多为光滑型,超声波投射在其表面为镜面反射,形成的声束数量少,如与穿刺针进针方向形成的角度偏小,则针体更难显影,常常导致临床医师无法确定穿刺针的穿刺方向和穿刺距离,存在针尖显影并不突出,无法与针体区分开,无法准确观察针尖,需反复确定目标位置,穿刺准确性降低,增加了穿刺的难度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穿刺针的针体显影并不突出,针尖无法与针体区分开,穿刺准确性低,穿刺难度且有风险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声穿刺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针体和针座;所述针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弧状的刻度槽;所述刻度槽与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刻度槽的侧面和底部经过磨砂处理;所述针尖内侧面采用磨砂处理。特别的,所述刻度槽的长度为针体圆周周长的1/2或1/3。特别的,所述刻度槽的宽度为1mm。特别的,每两个刻度槽之间的间隔为1cm。特别的,所述针尖的斜面与针体的轴线的夹角为15~18°。特别的,所述刻度槽的槽边为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针体表面设有多个刻度槽,刻度槽的侧面和底部经过磨砂处理,磨砂发生的漫反射,能方便超声显影,还便于临床医师确定穿刺针的穿刺方向和穿刺距离;刻度槽的长度为针体圆周周长的1/2或1/3,能以最大限度减少穿刺时候的阻力和涩感;在针尖内侧内侧面采用磨砂处理,针尖也能够超声显影,更容易确认目标位置,增强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穿刺的难度和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尖;2.针体;3.针座;4.刻度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超声穿刺针,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1、针体2和针座3。针体2的表面设有多个弧状的刻度槽4。刻度槽4与针体2的轴线垂直。刻度槽4的侧面和底部经过磨砂处理。刻度槽4的槽边为弧边。针尖1内侧面采用磨砂处理,便于临床医师找到针尖1。刻度槽4的长度为针体2圆周周长的1/2或1/3。刻度槽4的宽度为1mm。每两个刻度槽4之间的间隔为1cm。针尖1的斜面与针体2的轴线的夹角为15~18°。针尖1的斜面与针体2的轴线的夹角较小,这样有利于穿刺,提高穿刺过程的顺畅性。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针体和针座;所述针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弧状的刻度槽;所述刻度槽与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刻度槽的侧面和底部经过磨砂处理;所述针尖内侧面采用磨砂处理;所述刻度槽的长度为针体圆周周长的1/2或1/3;所述刻度槽的宽度为1mm;每两个刻度槽之间的间隔为1cm;所述针尖的斜面与针体的轴线的夹角为15~18°;所述刻度槽的槽边为弧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针尖、针体和针座;所述针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弧状的刻度槽;所述刻度槽与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刻度槽的侧面和底部经过磨砂处理;所述针尖内侧面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良卢素洁唐泉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