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包括若干个枕头,所述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设置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与枕头本体滑动或转动设置的按摩部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按摩部相连接,驱动机构能驱动按摩部往复运动,以对人体进行按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设置按摩装置,使得枕头实现对用户肩颈的多个挡位按摩,增加了枕头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若干个枕头内部的语音模块、录音模块和上位机之间的无线传输,实现了两个用户之间的互动以及当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时,对另一用户的语音进行录音并传送给已睡眠用户的存储模块内,在保证已睡眠用户睡眠质量的同时科学的促进若干组用户之间的互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
技术介绍
工作压力日益加大,而睡眠是消除身体和大脑的疲劳、消除压力最简单有用的方法,因此,人们对自己和家人的睡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枕头是睡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对睡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有技术中的枕头普遍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和不适合家庭使用,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包括若干个枕头,所述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设置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与枕头本体滑动或转动设置的按摩部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按摩部相连接,驱动机构能驱动按摩部往复运动,以对人体进行按摩;所述按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枕头本体内部的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按摩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与联动块相匹配的驱动轮组以及与驱动轮组固定安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推送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下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枕头本体内部的滑道内,所述滑块与滑道相匹配。所述驱动轮组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低挡驱动轮、第一高挡驱动轮、第二低挡驱动轮和第二高挡驱动轮,所述第一低挡驱动轮与第二低挡驱动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高挡驱动轮与第二高挡驱动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低挡驱动轮与第二低挡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与对称设置的两个按摩部之间距离相同,所述第一高挡驱动轮与第二高挡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与对称设置的两个按摩部之间距离相同,以便实现对按摩部的往复运动。所述第一低挡驱动轮与第二低挡驱动轮均为一端凸起的偏心轮,所述第一高挡驱动轮与第二高挡驱动轮均为两端均凸起的偏心轮。所述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还包括有采集模块、通话模块、录音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采集模块、通话模块以及录音模块均设置于枕头内,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在用户处的用户的睡眠数据;通话模块用于支持不同用户之间语音通话;录音模块用于录制其所在用户处的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睡眠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关闭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处的通话模块,启动未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处的录音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呼吸传感器,用于实现对压力、心率以及呼吸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置于上位机以及各个枕头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所述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存储模块,各个枕头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录音模块收录到的语音信息传输给上位机,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将通过上位机传输的未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存储,至少能支持若干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所述旋转电机、推送电机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实现控制单元对按摩装置的控制。所述枕头本体包括脑窝支撑区和肩颈支撑区,若干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设置于脑窝支撑区的中心以及周围,所述心率传感器设置于脑窝支撑区的中心位置,所述呼吸传感器设置于脑窝支撑区的两侧。若干组所述按摩装置均匀对称设置于所述肩颈支撑区的两侧边缘位置;所述肩颈支撑区两侧对称设置的按摩部的运动方向呈钝角,用于实现对肩颈的按摩。所述滑道长度与对称设置的两个按摩部之间距离相匹配。所述旋转电机和推送电机分别设置于枕头本体的两侧底部,避免影响用户睡眠。所述枕头内设置有与联动块相匹配的按摩槽,所述联动块的中部设置有卡环,所述联动块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联动块的顶端与按摩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按摩槽的下方,所述按摩槽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按摩槽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卡环通过弹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底面,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卡环的顶面,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卡环的外径,从而限制了卡环的运动范围,进而实现所述联动块的往复运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按摩装置,使得枕头实现对用户肩颈的多个挡位按摩,增加了枕头的适用范围。(2)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个枕头内部的语音模块、录音模块和上位机之间的无线传输,实现了两个用户之间的互动以及当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时,对另一用户的语音进行录音并传送给已睡眠用户的存储模块内,在保证已睡眠用户睡眠质量的同时科学的促进若干组用户之间的互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的连接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的枕头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的按摩组件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的按摩组件的第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的按摩组件的第二视角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的按摩槽与联动块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枕头本体、101,脑窝支撑区、102,肩颈支撑区、103,滑道、104,按摩槽、1041,第一限位环、1042,第二限位环;2,按摩装置、201,按摩部、202,联动块、2021,卡环、2022,底座、203,驱动机构、2031,驱动轮组、20311,第一低挡驱动轮、20312,第一高挡驱动轮、20313,第二低挡驱动轮、20314,第二高挡驱动轮、2032,转动杆、204,推送电机、205,旋转电机、206,滑块、207,弹簧;3,采集模块、301,压力传感器、302,心率传感器、303,呼吸传感器、4,通话模块、5,录音模块、6,控制模块、601,上位机、602,控制单元、7,无线传输模块、8,存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枕头,所述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设置有若干组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包括与枕头本体(1)滑动或转动设置的按摩部(201)以及驱动机构(203),驱动机构(203)与按摩部(201)相连接,驱动机构(203)能驱动按摩部(201)往复运动,以对人体进行按摩;/n所述按摩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枕头本体(1)内部的联动块(202),所述联动块(202)与按摩部(20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3)包括分别与所述联动块(202)相匹配的驱动轮组(2031)以及与驱动轮组(2031)固定安装的转动杆(20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枕头,所述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设置有若干组按摩装置(2),所述按摩装置(2)包括与枕头本体(1)滑动或转动设置的按摩部(201)以及驱动机构(203),驱动机构(203)与按摩部(201)相连接,驱动机构(203)能驱动按摩部(201)往复运动,以对人体进行按摩;
所述按摩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枕头本体(1)内部的联动块(202),所述联动块(202)与按摩部(20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3)包括分别与所述联动块(202)相匹配的驱动轮组(2031)以及与驱动轮组(2031)固定安装的转动杆(20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032)的一端与推送电机(20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0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205)下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06),所述滑块(206)滑动设置于枕头本体(1)内部的滑道(103)内,所述滑块(206)与滑道(103)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智能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2031)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低挡驱动轮(20311)、第一高挡驱动轮(20312)、第二低挡驱动轮(20313)和第二高挡驱动轮(20314),所述第一低挡驱动轮(20311)与第二低挡驱动轮(2031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高挡驱动轮(20312)与第二高挡驱动轮(20314)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刚,于慧娟,侯勇,周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新正健天津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